秦功 第251節
嬴政轉頭看向宦官,隨后從宦官手中,拿過竹簡,把他交給姚賈。 “這是白衍命人送來的竹簡!” 嬴政說道。 姚賈見狀,連上前兩手接過竹簡。 隨后站在地圖旁,姚賈便拿著竹簡,緩緩打開,起初看第一眼的時候,忍不住詫異,看到后面之時,目光已經滿是意外。 離間?。?! 那白衍居然想用離間計,離間趙國朝堂。 “姚賈,你覺得這辦法,是否可行?” 聽到收起竹簡的聲音,嬴政轉頭,看向姚賈。 這卷竹簡,已經送到這里不少時日,但嬴政一直沒有把它拿出來,因為若想做到反間,同樣不易。 還不如先看看能不能以兵道伐之。 若是可以,直接蕩平趙國城池,一路攻破邯鄲。 然而方才傳來潁川的消息。 面對如今趙國境內,只有王翦一路大軍,面對李牧與司馬尚,眼睜睜的看著以大軍滅趙的可能越來越小。 嬴政不由得再次想起這卷竹簡,或者說這卷竹簡內,那個對付李牧的方法。 “王上,不好說,或可一試!” 姚賈回答道。 姚賈與其他大臣不同,姚賈本就常年游走各國,為秦國離間他國,而趙國,姚賈最是了解,因為來秦之前,姚賈可是在趙國為官。 此刻看著這卷竹簡,姚賈滿是意外,對那白衍滿是好奇。 按道理,若是他姚賈得知公子嘉的舉動,想到這件事情,還不足為奇,畢竟他姚賈了解趙國。 但偏偏提出此舉的,是白衍! 白衍怎么可能對趙國朝堂如此了解?莫非有人告訴他的。 “王上,既然白衍將軍上書,眼下或可讓他去試一試?!?/br> 姚賈看向嬴政。 竹簡里雖然說利用公子嘉,離間趙王遷與李牧,但他也沒有太大的把握能夠成功離間,還不如讓上書的白衍,去趙國試一試。 或許上書的白衍,心中已經知道如何說服公子嘉。 嬴政聽到姚賈的話,點點頭。 …… 烈日下。 往年四月中旬的時候,應當是春暖花開,不曾想今年趙國時逢干旱,常年沒有降雨導致氣溫過高。 在灼熱的烈日下趕路,即使是鐵騎將士,都不好受。 根本走不了多久,就需要休整,否則一但中暑的話,后果很嚴重。 從祁城一直到閼與。 好在值得慶幸的是,白衍率領鐵騎大軍抵達閼與之時,并沒有看到李牧的趙軍。 王賁與楊彥,仍舊率領五萬大軍,在圍困閼與。 作為王翦之子,當初王翦與桓齮攻打閼與之時,王賁便跟在其父親身邊,參與過攻打閼與。 故而如今王賁親自領兵攻打閼與,在攻城方面,更為得心應手。 與當初王翦與桓齮攻城的方法差不多,除開使用攻城的機械外,王賁還用囊土攻城的方法配合攻城,意圖讓城內的守軍疲于應對。 白衍率領鐵騎來到大軍軍陣之時。 大軍之中,身著秦甲的王賁與楊彥,正一邊看著閼與,一邊互相議論。 突然看見白衍率領浩浩蕩蕩的鐵騎大軍趕來,王賁與楊彥二人,都有些意外,叮囑副將看守城門,警惕城內守軍之后,二人便騎馬朝著鐵騎鐵軍方向趕去。 伴隨著三人會面。 “副將軍!” “副將軍??!” 楊彥與王賁騎馬來到白衍面前,拱手打禮,目光看著白衍身后的鐵騎將士,滿是疑惑。 白衍對著二人拱手回禮。 “二位將軍,情況有變,楊端和將軍所部,被潁川賊寇困于潁川,由于糧草輜重受阻,短時間內無法攻趙?!?/br> 白衍騎著馬,對著王賁與楊彥說道。 白衍的話音方才落下,就看到王賁與楊彥皆是臉色一驚。 “被困于潁川?” 王賁與楊彥聽到白衍的話,二人都是將軍,幾乎立刻就意識到南邊若是沒有牽制,李牧與司馬尚會全力進攻他們這一路秦軍。 “要撤兵嗎?” 楊彥開口問道。 既然潁川哪里,他父親率領的秦軍無法按時抵達趙國,那他們單獨面對李牧與司馬尚,勝算基本沒有。 “不撤兵,王翦將軍命我前來與二位將軍會合,防止李牧突襲!” 白衍搖搖頭,若是能撤兵,王翦早就下令讓他率領鐵騎大軍護送這支大軍撤退。 余光看著遠處閼與的城池上,數不清的趙國士卒,正在警惕的看著這里,而城池下,有不少秦卒將士的尸體。 聽到白衍的話,王賁眉頭微皺。 王賁清楚父親領兵的性格,若是換做往常,早已下達撤兵的命令。 “副將軍,若是不撤兵,眼下我等也絕不能守在這里!” 王賁看著白衍,開口說道。 單是面對李牧與司馬尚率領的趙國大軍,就足夠讓任膽戰心驚,如今若是不撤回祁陽,那也絕不能守在這里。 王賁轉頭看向閼與城,他清楚,若是秦國大軍守在這里,閼與城內的守軍看到李牧到來,一定會配合李牧,到時候他們這支大軍的情況,就會很兇險。 “的確不能守在這里!” 白衍聽到王賁的話,點頭說道,眉頭微皺。 面對李牧,其實白衍心中也是很緊張,當初王翦給他下令之時,他已經做好抵達這里,就與李牧血戰的準備。 如今沒想到抵達這里后,發現李牧的趙邊騎,并未抵達。 如此一來,留給他的選擇就有很多。 并且每一個選擇,每一個命令背后,他都能決定著,這數萬將士的生死。 “王賁將軍,楊彥將軍,我打算留下一部分大軍,繼續包圍閼與,其余大軍隨我往井徑方向,行進二十里?!?/br> 白衍看著王賁與楊彥,開口說道。 白衍心中清楚,步卒日行三十里至五十里,是正常的行軍范圍之內,五十里是接近于極限,若是再想往上,就要丟棄軍備輜重。 李牧與司馬尚率領的是代地、雁門的趙軍,騎兵數量雖然頗多,但步卒數量,仍舊占據大部分。 二十里,防不住李牧的騎兵,但卻可以有效提防李牧的步卒。 在如此烈日之下,李牧若想突襲秦軍,解閼與之圍,也一定會算好距離,不會讓趙軍方才抵達,便成疲憊之師。 也就是說在抵達閼與的前一天,李牧的趙軍距離閼與,一定不會大于二十里。 當初胡進的祖父胡陽,便是沒有算準距離,以至于疲兵,被趙奢擊潰。 如今面對李牧,白衍也打算用這二十里,來防止李牧的突襲,以及防止閼與這里的守軍會與李牧里應外合。 “二十里!” 王賁聽著白衍的話,面露思索。 王賁很快就知道察覺到白衍的用意,心中忍不住感嘆,他不得不承認白衍的方法很大膽,以攻為守,以逸待勞。 就是有危險,他們可以退回閼與,因為這里包圍閼與的大軍,并未跋涉二十里,完全可以以逸待勞,到時候李牧也會有忌憚。 想到這里。 王賁對著白衍點點頭。 “王賁贊同副將軍!” 王賁拱手說道。 另一邊,楊彥的眉頭緊鎖,顯然沒有像王賁那般反應迅速。 但最終楊彥也點點頭。 白衍見狀,便下達命令,讓楊彥負責看守閼與,王賁率領三萬大軍,隨他往井徑方向,行進二十里。 閼與城頭。 趙國士卒手持弓弩站在城道之中,看到城外又來了一支鐵騎大軍,趙國士卒眼中滿是絕望。 原本他們面對秦國的大軍包圍,守住城池的希望本就不大,如今又來一支數量龐大的秦國鐵騎,這幾乎讓他們看不到半點活路。 然而就所有趙國士卒絕望之時,所有趙國士卒突然看到,鐵騎大軍突然全部離開,與之一起的,還有三萬左右的秦國大軍。 “他們怎么撤了?” “對啊,他們怎么撤了?” “你看,他們停下堆土了!” 城道內,一名名趙國士卒驚呼道。 看著那支鐵騎大軍離開后,城外遠處一個個土堆的秦卒,也紛紛停下推土。 這是什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