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233節
如今天下其他諸侯國有人笑秦人沒有活路,可是曾經的秦人更慘。 秦律雖然嚴謹,但比起其他諸侯國的百姓,秦人至少還要出頭的機會,明白事理的老秦人正是知道這點,故而任憑數百年來,其他諸侯國暗地里如何鼓動,秦人老根基都沒亂。 一般動亂的,都是方才攻打下來的地方。 這段時間白衍在朝堂上,基本每天都能聽到,官員匯報潁川郡發生的動亂,百姓的sao動。 并且據統計,至最后一批大軍從新鄭撤回之后,不過四月,潁川郡到現在已經出現三十多起士族鼓動百姓的案子,而絕大部分的士族,都已經將族人與財產遷移到其他諸侯國。 故而除了收繳田地之外,這類事情屢禁不止,特別赴任的秦國官員面對尚未同化的潁川百姓,很多在秦國很容易處理的事情,在當地卻無比麻煩。 不少官員都直言,當初魏國奪取秦國河西,整整耗費十多年,方才消化,如今面潁川郡,秦國若想消化,少則二十年,多則三十年以上。 畢竟一個是河西,屬郡,一個是昔日韓國的國都,韓國舊族、權貴,以及百姓對韓國的執念,都根深蒂固。 下朝后。 李信、羌瘣、白衍三人,正準備離開,上次一頓酒,三人的關系進步很大。 對于李信與羌瘣來說,白衍雖然年輕,但身份背景,都與他們一樣,武藝還沒比試,但言行舉止讓人舒服,喝酒更是不下他們。 這樣的人,好相處。 “左庶長,王上讓你留步!” 一名宦官急匆匆的趕來,對著白衍說道。 “李信將軍,羌瘣將軍,失陪!” 白衍點點頭,轉身對著李信與羌瘣拱手。 李信與羌瘣拱手,并沒有介意,而且他們都知道,若是沒猜錯,白衍很可能這兩日就會離開咸陽。 王宮書房內。 白衍跟著宦官來到上次來過的書房,方才進去,就看到秦國的一眾大臣,都已經在書房內,看著地圖,其中還有一位接近六十歲,眉毛有顆痣的大臣,白衍十分面生。 白衍上前,來到巨大的地圖旁,對著另一邊開口說話的嬴政,彎腰拱手輯禮,當看到嬴政無意中看過來一眼,白衍并沒有出聲打擾,安靜的站在一旁。 “既然已經決意與月氏和談,那春耕在即,三月內,無論如何,都要發兵伐趙?!?/br> 嬴政看著地圖,隨后轉頭看向左丞相隗狀:“隗狀,秦國的糧草輜重,可還足夠?” “回王上,若是算上戰事損耗,足夠兩年有余?!?/br> 年邁的隗狀,對著嬴政拱手說道。 去年秦國有些地方,也時逢干旱,與趙國一樣,但好在河東河西,以及蜀地,糧草沒有受到影響。 “王翦!” 嬴政聽到隗狀的話,目光看著地圖,點點頭,隨后突然看向另外一名大臣。 直到這時候。 白衍這才知道,原來這名年邁,眉毛有顆痣的大臣,居然是日后滅掉數國的大將王翦。 他就是王翦? 帶著這個念頭,白衍不著痕跡的打量這位老將。 雖然王翦已經將近六十,身形不似年輕那般魁梧,但不難看出,年輕的時候,王翦一定也是一個壯漢。 垂暮之年的王翦,臉上有著不少淡淡的皺紋,那時象征著歲月洗禮下,身軀已經逐漸衰老,不過與其他將軍相比,這樣的將軍,給人感覺更顯穩重,老練。 白衍在打量王翦的時候,王翦面對嬴政的詢問,巨大官服袖口抬起。 “王上,戰李牧,微臣只可一試!然,不敢言勝?!?/br> 王翦開口說道。 聽著王翦那渾厚的嗓音,對于王翦的回答,白衍沒有覺得奇怪,當初余將軍跪在王翦府邸前,王翦也是這般之言,沒有把握勝李牧。 李斯、昌平君、隗壯等人,聽到王翦的回答,也沒有意外。 當初秦國大將軍桓齮,面對李牧的時候,就是因為轉瞬即逝的一個失誤,被李牧抓住機會,落得軍潰身死的下場。 上次迎戰李牧,王翦便是沒把握,方才撤軍。 如今再次面對李牧。 王翦的話,實屬明智之舉。 “李牧!” 嬴政聽著王翦的話,目光再次看向地圖,看著趙國的位置,惆悵的呢喃一句:“不管能不能勝,此番必須發兵伐趙?!?/br> 書房內。 聽著嬴政的話,李斯等人都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明白,此次伐趙,實乃必行。 雖說在春耕之時伐戰,乃是大忌,耗費國力難以估量,然而眼下對于秦國來說,秦國就是拼著損耗國力,也要發兵趙國。 因為秦國耗得起,趙國耗不起,對于秦國來說,絕對不能讓趙國喘息過來。 但一想到李牧,這個讓所有人聽到,都心生陰郁的名字,沒有誰敢保證,能在此次伐戰中得利。 白衍站在地圖旁,不動聲色的打量眾人一眼。 看著這些秦國大臣的模樣,白衍清楚,顯然這時候似乎還沒有人想到離間計,或者說,似乎這時候還沒有人,在趙國找到入手的地方。 趙國丞相郭開。 這個日后可以害死李牧的人,如今在趙國明明位高權重,身為趙國丞相,按道理,眼前這些大臣不可能不知道。 特別是還有姚賈在。 但為何這時候卻一個人都沒有提出離間計?莫非是日后趙國發生什么事情,才突然讓這些秦國大臣,讓王翦看到機會。 帶著疑惑,不了解趙國的白衍,眼下也沒有貿然的開口。 畢竟除開知道是郭開設計讓趙王遷殺死李牧之外,其他具體細節,白衍一概不知,若是眼下開口,一但面對詢問,只能說用郭開離間,其他的根本說不出什么。 這純屬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還不如待回到上郡,打聽一下趙國的具體情況,到時候再上書咸陽。 “王上,或可增調上地駐軍由王翦將軍率領,出井陘一地,再讓楊端和將軍率河內大營的兵馬,分由南北夾擊邯鄲?!?/br> 尉繚這時候站出來,看著嬴政,輕聲說道。 第二百零四章:嬴政的命令,抵達藍田。 尉繚的話。 讓書房內的眾人,全都看向地圖。 這兵分兩路的進攻,就連白衍也一眼看穿尉繚的意圖,王翦本就有將近十萬大軍在邊境,如今還增調大軍,這是逼迫李牧不得不迎戰王翦。 但井陘可是趙國的腹地,北上便是番吾,番吾再往北,便是雁門郡與代郡。 可以說井陘是趙邊騎、代北軍馳援邯鄲的必經之路。 在井陘與趙邊騎、代北軍作戰,可謂是危險重重。 想到這里,白衍有些擔憂的抬起頭,然而這不抬頭還好,這一抬頭,就看到李斯、昌平君、尉繚等人,全都看向自己。 就連嬴政,都把目光看向他。 一時間,白衍眨了眨眼,立刻就想到什么。 “由白衍將軍為王翦將軍副將,率領麾下所部鐵騎,共赴井陘?!?/br> 尉繚看著白衍說道,說完后,轉頭看向嬴政。 這時候。 年邁的王翦也轉頭看向年紀輕輕的白衍,白衍的事跡這位老將軍也曾聽說過,但王翦還是有些好奇。 身為秦國老將,王翦自然知曉像白衍這類年輕的將軍,應當培養提攜,但眼下王翦似乎能感覺到,尉繚話語之中,對于白衍的看重。 甚至看起模樣,昌平君、李斯、隗狀等人的表情,似乎并沒有半點意外,也沒有意見。 這就不禁讓人有點奇怪。 王翦眉頭微皺,大半月之前,上郡方才發生戰事,聽說高奴鐵騎損傷過三分之一,應當修養才是,而且高奴城聽說已經全部焚毀。 以往這時候,其他大人,或多或少都會提出不同的意見,為何這時候,所有人都沒有意見? “王翦!” 這時候,嬴政的聲音,讓疑惑的王翦回過神,連忙拱手接令:“微臣在!” “寡人命你兩月后率領大軍出井陘,迎戰李牧!” 嬴政開口下令道。 嬴政不管王翦有沒有把握,戰勝李牧,但這一戰,兩個月后,必須要打。 “諾!” 王翦拱手接令,開口說道。 嬴政聽到王翦接令之后,目光轉而看向白衍:“白衍,明日你便動身回高奴,兩月后你為王翦副將,一起動身前往井陘?!?/br> “諾!” 白衍拱手接令。 雖然嬴政與其他大臣沒有提過馬鐙一事,但白衍相信,既然嬴政讓他兩個月后就出兵,那定然是會在兩個月內,把足夠的馬鐙送到高奴。 接下來,就是涉及春耕以及庫存、人馬調動之類的事情,白衍不清楚這些,故而一直安靜的聽著。 過了一個時辰。 白衍方才與其他大臣一同離開書房。 “王翦將軍!” 離開書房后,白衍才有機會,與王翦打招呼。 對于這個老將軍,白衍心中可不會有半點馬虎,更別說日后還要與王翦一起,對付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