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218節
“此卷,白衍要進獻王上?!?/br> 白衍趁著這個機會,把竹簡交給宦官,這是白裕在書信中,告訴他的。 宦官接過竹簡,連忙點頭。 “白將軍,請!” 宦官對著白衍做個請的手勢,示意白衍隨他進王宮。 白衍點點頭,十分客氣的還禮,也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白衍的舉動,讓宦官有些意外,若是一些年邁的大臣或許還好,但年輕的文武百官之中,像李信、蒙恬等人,雖不至于輕視,但也不曾高看他一眼。 能對他這個不起眼的宦官,如此客氣之人,眼前這少年還是第一個。 想到這里。 宦官看向白衍的眼神,不自覺的出現一抹親近。 方才宦官在知曉來者是白衍之時,內心之中還有些許擔憂,畢竟白衍兇名在外,又立功無數,就連其他宦官同僚曾經說過,王上私底下,也幾次提過這白將軍。 本以為這位領兵在外的白將軍,長相魁梧,高傲氣盛。 不曾想。 先是其外貌讓人吃驚,之后言行舉止,更讓人意外連連。 宦官捫心自問,若非知道眼前的少年是白衍,他根本無法把眼前的少年,與傳言中殺伐果斷、領兵兇狠的白衍放在一起。 宮門外。 跟著宦官,白衍一路來到王宮大門,第一次踏入王宮的門檻。 方才進去,白衍透過巨大的空曠地,一眼就看到遠處那個坐落在百步階梯上,巨大的咸陽宮殿。 看著那座象征著秦國權利中樞的宏偉宮殿,白衍一步步的跟著宦官走去,心里滿是緊張。 直到許久,來到百步階梯面前,跟著宦官,一步步踏上階梯,踏上這一階階象征著權利高度的地方。 白衍甚至緊張得聽得見自己的心跳。 最后。 白衍方才來到一座巨大的宮殿面前。 伴隨著一扇扇巨大高聳的宮門敞開,白衍站在宮門外,等待著宦官進去。 在等待里面宣告之時,白衍不斷深呼吸,感覺時間似乎過得很慢,又似乎是一眨眼。 下一刻。 宮殿內就傳來宦官的宣告。 “宣,白衍進殿!” 宦官的聲音,從里面傳出,白衍為之一震,好在深呼吸之后,白衍目光堅定下來,大步朝著王宮內走去。 巨大的宮殿內。 文武百官跪坐在兩旁,這是從商周就一直傳承下來的規定,不管是當初的商,還是后面的周,在官員上朝時,都會有坐墊跪坐。 雖說商周早已消失,但無論是秦國,還是其他諸侯國,都一直延續這個傳統。 跪坐制,是表示君王對于人才名臣的尊敬。 故而。 眼下白衍可以說,就是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在進入宮殿大門,也是在百官的目光中,一步步朝著大殿中央走去。 大殿上。 一名三十歲的男子,頭戴王冕,也看著從大殿之中,獨自走進來的少年。 男子便是秦王嬴政。 此刻嬴政抬頭,目光看著那名年紀輕輕的少年,也是十分意外。 完全沒想到,此前接二連三給他驚喜的白衍,居然是這般模樣,又或許,應該叫鄒興更合適。 想到這里,嬴政嘴角上揚。 因為整個大殿之中,唯有他嬴政,知道那少年根本不是白氏子弟。 大殿中央。 白衍此刻腦袋也有些懵,即使有過再多準備,但直到真的在這一刻,當真的在秦國文武百官之中走過,當真的親眼看到大殿上,那名帶著王冕的男子,白衍腦海還是會一片空白。 沒有任何想法。 “上郡高奴城,城守白衍,拜見王上!” 白衍站在大殿中央,對著大殿上的秦王嬴政,微微彎腰,頭看前面的地面,拱手輯禮。 行禮之后,白衍自己都能感覺到,自己的呼吸到底有多急促。 “白衍,免禮?!?/br> 白衍聽到大殿上,那個男子的聲音,這一刻,內心激動得有些顫抖。 從齊國來秦國的他,眼下終于見到秦王嬴政! 并且秦王嬴政,親口叫他的名字。 由于激動,白衍差點忘記謝恩,好在很快反應過來。 “謝王上!” 白衍說道,隨后抬起頭,看向遠處大殿上,那個頭戴王冕,三十歲的嬴政。 不胖,或許猶豫常年cao勞政事,臉頰有些顯瘦,面貌說不上美,但絕非一些有心人說的那般丑陋。 這一眼,白衍看得十分認真,乃至于有些失神。 白衍的這般舉止,很快也讓上面的秦王嬴政注意到。 嬴政臉上露出些許笑意。 對于大殿下,那少年的眼神,嬴政并不陌生,很多人,第一次見到他,眼神都是這般激動。 不過看到這段時間,讓他不斷驚喜的少年,眼下與他人一樣,第一次見到自己如此激動,嬴政心里說不滿足是假。 但嬴政也有些意外。 比起其他官員第一次見面時候的激動,他隱約從那少年眼中看到絲許崇敬。 是錯覺?還是? 嬴政有些疑惑,他可是知道這少年是齊人,一個秦人見他,露出如此眼神,尚可以理解。 但一個年紀輕輕的齊人,露出這般眼神。 這是在讓人好奇。 嬴政清楚的知道,在天下人眼中,如何看待他! “白衍!” 大殿上,嬴政看著少年,緩緩開口。 想起孟於對于這個少年的評價,看著如今這個叫做白衍的少年,嬴政有太多好奇,但眼下有一件事情,必須要問。 大殿上。 嬴政收起笑容過后,給人完全是兩種感覺。 這一刻,看著嬴政沒有笑容,不怒自威的模樣,白衍回過神,這才感覺到,方才的失禮。 “臣下在!” 白衍拱手應道,隨后等待嬴政的下一句話。 此刻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似乎也知道秦王嬴政,準備詢問什么,紛紛聚精會神的看向白衍。 其中。 就連文官為首的那名身穿秦國官服的昌平君,羋啟,都瞇著眼睛,看著那個少年。 “寡人問你,當初你為何會在百姓遷徙后,下令焚城?可有考慮后果?” 大殿內,響起嬴政的聲音。 這句話一出。 低著頭,拱手的白衍,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畢竟不知道嬴政是怎么看待焚城這件事。 眼下面對詢問,白衍還是如實說了出來。 “回王上,昔日白衍知曉上郡無援,面對匈奴與月氏的大軍入侵,白衍身負王恩,彼時白衍心中只有一念,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唯有焚城毀其勢、率軍死戰,以報王上提拔之恩,并沒有考慮身后事?!?/br> 白衍目光看著大殿上的秦王嬴政,拱手說道。 一句話,讓大殿上的嬴政十分意外。 就連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紛紛面色古怪的看向白衍。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這句話一出,此前在宮殿內,那些議論白衍應當率軍撤退的官員,就突然顯得小人起來。 畢竟在王上的詢問下,白衍在大殿上親口說,當時在知道上郡沒有援軍,為報王恩,方才下定決心,率軍死戰,連后事都沒有時間考慮。 這聽起來夸張,但事實誰都無法反駁,因為白衍當時也的確是連命都不要了,留在上郡高奴血戰。 大殿內。 正當白衍等待結果之時,片刻后,大殿上傳來一句話。 “善!” 白衍不知道他的回答是否讓嬴政滿意,但聽到這句話,心里松口氣。 大殿上,嬴政轉頭看向一名宦官,輕聲吩咐幾句,隨后看向大殿下的白衍,其實對著少年的賞賜早已經確定,方才不過是想問一問,親耳聽到少年的回答。 看著宦官拿著詔令,去宣讀對那少年的賞賜。 嬴政目光看向面前桌子上,這卷宦官方才呈上來的竹簡,上面還有一些雨水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