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204節
但一想到,當初呂不韋將小妾,贈予嬴異人,想到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 更何況,徐師并非是他小妾,而是屬于酒樓內的。 眼下幫他維系與仲衍的關系,也算是人盡其用,族人哪里也好說話。 “是!” 徐師低著頭,怯生生的點頭,隨后悄悄的站在白衍身旁。 呂生看向白衍,拱拱手。 白衍也拱手回禮。 禮畢之后,白衍便帶著徐師離開呂府。 …… 街道上。 白衍帶著徐師,很快就來到發生命案的地方。 大街上已經圍滿了人。 “你們說,他們怎么就想不開,直接撞墻而死?” “我哪知道,不過聽說是那鐵騎將士仗勢欺人,這兩人不堪受辱?!?/br> “??!怎么可能?那白將軍前段時間,方才率領鐵騎大軍,以死戰,守住上郡門戶,不讓上郡百姓遭殃,白將軍麾下的將士,怎會仗勢欺人?” 一名名百姓,看著遠處地上,倒在血泊中的兩具尸體,紛紛議論道。 說話間。 一些得知來龍去脈的百姓,炫耀著自己得知的一切,享受同伴以及其他人望過來的目光。 不少人都不相信是鐵騎將士所作所為,畢竟前段時間,就是那些鐵騎將士血戰,他們方才度過劫難。 “白將軍是白將軍,白將軍人好是沒錯,別說高奴百姓,就是我心里都清楚白將軍心善,但做這件事的是鐵騎將士,那白將軍年紀輕輕,方才成為鐵騎主將不久,難免有疏忽!” “你這么一說,好像也有道理!” 流言的恐怖之處,就是一直都在忙碌農耕田地的百姓,知道的事情有局限。 在百姓眼中,很多時候看到的,聽到的,就是真的,不然怎么會有那么多人說。 故而一個人的話,不管有多少人相信,只要有人相信,就會越傳越廣,越來越多的百姓相信。 白衍站在人群中,看著那些信誓旦旦的百姓,他清楚眼下就是抓那些百姓逼問也已經來不及,事情已經傳開,很難在追溯源頭。 甚至很可能就是追問下去,也會一無所獲。 畢竟這件事,便是故意做出來讓百姓腦海里浮現這股想法,是故意為之。 “讓開!” “讓開??!” 遠處,一名名秦卒手持長戈,從遠處的街道走來,開始取代秦吏,看守住現場。 “走吧!” 白衍轉頭對著徐師說道,隨后從人群旁,繼續朝著前方走去。 徐師連忙跟上。 此刻看著走在前面的將軍,徐師滿是疑惑,在呂府聽到呂茹的話后,眼下在這里,聽到這些百姓的議論聲。 即使是她,此刻都隱約感覺到,或許真的與呂茹說的一樣,有人想誣蔑白衍將軍。 不過她不明白,連她都感覺不對勁,為何將軍的模樣,卻一點都不著急。 將軍不可能聽不出來! 街道上。 白衍帶著徐師慢慢走著,聽著耳邊時不時,傳來百姓的議論聲,眉頭微皺。 是羋啟,還是趙國? 從楊憲辭官,再到馮去疾赴任,整個過程不過十日左右,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想好對策,并且知道馮去疾到任的日子。 不太可能是其他勢力! 羋啟與趙國,嫌疑最大。 想著想著。 一路來到郡尉府邸。 府邸門外,懷早已等候多時,見到白衍,連忙上前。 “將軍,有人誣蔑將士,隨后撞墻而死!業、啄已經去詢問那名將士?!?/br> 懷對著白衍拱手說道,他已經有感覺到,有人在故意抹黑將軍治軍不嚴。 “可有結果?” 白衍開口問道,并沒有太著急。 連呂茹一介女子,都能很快想到這件事情的蹊蹺,榆中城守魏榮想不到,郡守馮去疾,絕對不可能不知道。 “尚在調查!” 懷對著白衍說道。 說話間,懷突然想到什么,急忙告訴白衍。 “將軍,郡守也在府內!” 懷把馮去疾在身后府邸內的事情,告知白衍。 白衍聞言,滿是意外,目光看向眼前的郡尉府大門。 馮去疾,那個在日后,位極秦國丞相的人,如今就在府內! 第一百八十二章:焚城一事! 郡尉府邸內。 或許是今日難得好天氣。 在這冬日之中,即使是在涼亭,也并不覺得寒冷。 胡進正在與馮去疾跪坐在一個木桌前,小聲的交談。 伴隨著下人來報,二人都忍不住笑了笑。 “那小子終于來了!” 胡進笑著說道,緩緩起身。 馮去疾也點點頭,起身后,目光看院子旁,那進入府邸的長廊。 “老夫在咸陽之時,便一直期盼,能見見這位年紀輕輕的白將軍,終是如愿?!?/br> 馮去疾也一臉笑意。 沒多久。 在胡進與馮去疾的目光下,就看到一個身著布衣,佩著秦劍的少年,便進入二人的視野之中。 白衍讓徐師在院子內等候,便進入涼內。 方才進入涼亭,白衍就看向胡進身旁,一名五六十歲的老者。 “白衍,拜見胡將軍!” 不過白衍沒有著急,畢竟還沒有介紹,故而先是與胡進拱手輯禮。 胡進還禮之后,便給白衍介紹。 “白衍,這位便是郡守馮去疾,馮大人!” 胡進對著白衍說道。 白衍聞言,連忙轉過身,認真的面對眼前灰白發的老者,舉起雙手,認真的輯禮。 “白衍,拜見馮郡守!” 白衍拱手說道。 馮去疾也十分認真的后退一步,對著白衍,拱手還禮。 說起來在這個時代,最好的地方應該就是禮數,但凡有一點身份,在周禮之下,除非撕破臉面,否則即使是雙方吵架,也是一邊打禮,一邊爭論。 這在稷下學宮辯論之時,格外明顯。 眼下白衍雖是城守,但第一次見面,拱手打禮之時,已經年過半百,并且身為郡守的馮去疾,依舊會認真的還禮,禮數不會有絲毫怠慢。 禮崩樂壞一詞,從始至終,說的都是各國諸侯對于周室的言行舉止,是一種比喻,并非真的說不需要禮儀。 在禮儀方面,事關一個人的名聲、前程,從古至今,越有身份的人越在乎,就連君王亦是如此,即使對方一無是處,也不會說在禮儀方面怠慢。 因為在禮儀之后,便是‘慕名而來’這一詞。 “久仰白將軍大名,疾在咸陽時,時常聽聞姚賈那老家伙說過年輕有為,就連孟中丞都贊不絕口,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常人!” 馮去疾與白衍禮畢之后,放下雙手,言語間,便是對白衍一番感慨。 “馮大人謬贊,白衍不過一介小子,當是白衍久仰馮大人才是?!?/br> 白衍聽著馮去疾的恭維,可不敢有半點馬虎。 不僅是因為馮去疾比他年紀長,職位高,更重要的是,他可是知道,日后正是眼前這老者,在秦國一統之后,與李斯平起平坐。 “大人,請!” 白衍說完,率先對著馮去疾做出請的手勢。 白衍的舉止,讓一旁的胡進都有些意外,要知道當初第一次見到白衍之時,白衍那時候在那么多將軍面前,都沒有這般主動親近。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