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184節
然而打開竹簡,里面的確是云山隘口傳來的消息,上面不僅有高奴的記號,更蓋有印章,里面的確是說月氏、匈奴大軍已經南下,數量十五萬。 若是一開始以為是假的。 但看完竹簡,勞儕立刻意識到不對勁,若是真的? 想到這里,勞儕臉色頓時一變,心里慌亂起來,特別是此前白衍就一直說,匈奴大軍會南下。 “為何竹簡會在你這里?” 勞儕看著木牌上的名字,隨后望向這個叫做烏木呼的匈奴男子,眼下他還是很疑惑。 “將軍,這是烏木呼冒失,從其他匈奴人手中搶來的?!?/br> 烏木呼對著勞儕說道,隨后把事情自己的來歷,以及經過,全都告訴眼前的勞儕將軍。 烏木呼其實知道的也不多,事情還是在離開高奴城后說起,在城守白衍的命令下,他帶著妻兒離開高奴城。 就在半路上,八名匈奴人攔住了他。 因為這八名匈奴人,都知道他年輕的時候,就是因為力氣大,得罪了部落首領,逃跑到秦國,后面遇到妻子后,就在高奴安家。 那些匈奴人攔住他的目的也很簡單,因為按照原計劃,這八名匈奴人已經提前兩天,負責在半路埋伏,截殺秦軍消息。 但發現高奴城城守白衍,突然讓所有百姓離開高奴,那八名匈奴人都意識到,鐵騎主將白衍,已經猜到部落南下。 然而,早已經離開高奴城的八名匈奴人,根本不知道城守白衍的安排,又因為匈奴人的身份,根本靠近不了高奴,甚至不敢讓秦軍看見他們。 好在后面的時候,他們突然看到近千百姓突然拿著郡守的竹簡,返回高奴,于是他們六個人便分兩個人,回高奴 而擔心人手不夠,那八人便找到他。 “那四名邊境秦卒的尸體,就在五里外的地方?!?/br> 烏木呼對著勞儕說道。 就在烏木呼的話音落下的瞬間,勞儕怒喝一聲。 “來人!遣一百騎兵,追殺那幾名匈奴人!” 勞儕是真的懵了,就在陰山關口五里的地方,匈奴人居然在哪里埋伏,截斷消息。 雖然其他隘口的消息,依舊會從其他地方送到榆中。 但距離最近的陰山隘口,受命駐守在這里的勞儕得知這個事情,如何不憤怒。 更讓勞儕害怕的是。 白衍此前說的是真的,不僅是匈奴大軍,就連月氏大軍都一起南下,并且數量足足有十五萬之多。 目光看向高奴城方向,勞儕一想到眼下白衍很可能率領麾下一直鐵騎,獨自與匈奴、月氏的大軍鏖戰,臉色愈發蒼白。 “你為何要幫秦人?” 勞儕看向烏木呼,開口問道,這是他最后的一個疑惑。 因為烏木呼是匈奴人,并且那些匈奴還承諾,如今匈奴已經有頭曼單于,與十年前不一樣,只要烏木呼這次立功,就可以回匈奴部落成為小頭領,獲得羊兒。 按道理。 烏木呼不會冒著生命危險,不顧妻兒,趁機把消息送來。 “嘿嘿!” 烏木呼看著勞儕,粗糙的臉上,露出笑容,隨后看向兒子。 在烏木呼身旁,十歲的孩童怯生生的看著勞儕,或許因為血緣的關系,這孩童面對勞儕與秦卒的時候,十分害怕。 但似乎想到什么,這名十歲孩童怯生生,如同想要哭的眼睛,逐漸堅定下來。 “白衍將軍是好人,最好的人,我長大后想跟隨白衍將軍,我想成為白衍大人麾下的將士?!?/br> 十歲的孩童看著勞儕,說完之后,小臉氣喘吁吁的,如同用完所有勇氣一般,低下頭。 關卡之上。 所有手持長戈的秦卒,都聽到孩童的聲音,遠處不知道什么情況的秦卒,一臉疑惑的望向孩童。 當看到那名孩童擁有匈奴血脈,并且還怯生生的模樣,回想方才孩童的話,一名名秦卒互相對視一眼。 他們很難想象,為何一名有匈奴血脈的孩童,卻立志要長大后,跟隨白衍。 就連勞儕,此刻看著這名小小的孩童,心里都滿是錯愕。 白衍這才到高奴多久,就是花錢收買一個大人,都做不到這種程度,更別說一個奶聲奶氣的孩童。 但這一刻。 勞儕看著孩童,卻明白為何烏木呼會幫秦國送消息。 “傳我命令,立即把消息傳告知胡進將軍?!?/br> 勞儕轉頭把竹簡交給親信,慌忙下令道。 “諾!” 勞儕身旁的親信接過竹簡,急忙轉身離去。 “你們先去榆中,日后將軍定會給與你們賞賜?!?/br> 勞儕見到親信離開后,對著烏木呼說道,隨后看向那名孩童,面色擔憂。 勞儕清楚,孟於大人已經前往高奴,眼下很可能已經追趕不上。 更讓人害怕的是,以匈奴與月氏的大軍數量,若是沒有援軍的話,上郡已經岌岌可危。 別說白衍那支鐵騎大軍,根本抵擋不住。 就是陰山隘口這里,也根本抵擋不住匈奴與月氏的大軍。 “遵命!” 烏木呼對著勞儕點點頭,隨后帶著自己的兒子在秦卒的帶領下,走下關卡。 半個時候之后。 知道事情緊急的勞儕,下令開始搬運交戰所需要的輜重來到關口。 不管日后能不能抵擋得住,在胡將軍命令抵達之前,他絕對不能退半步。 “讓開,你們讓我過去!” 勞儕正在指揮著屬下,突然傳來爭論的聲音。 不久后,一名秦卒帶著一名同樣穿著秦甲的秦卒,來到關口之上。 “將軍,這人非要去高奴!” 看守關口的秦卒對著勞儕拱手說道。 勞儕聞言,疑惑的看向那名秦卒。 “匈奴與月氏,十五萬人在高奴,你為何去哪里?你去哪里必死無疑,趕緊……” 勞儕眉頭緊鎖,說完之后,正想讓人把這名秦卒帶下去。 卻不曾想,話還沒有說完。 秦卒就笑了笑。 “將軍,若是如此,那我愿去赴死!” 秦卒的一句話,別說勞儕,就是其他忙著搬運箭矢的秦卒,都全都愣在原地。 “為何?” 勞儕眉頭緊鎖,滿是不解的看向秦卒。 “回將軍,我叫珪,乃是五大夫白衍部下士卒!” 珪看著勞儕,彎腰拱手,起身后指著北方:“如今我將軍在高奴,縱使十五萬敵軍,珪一人一馬,亦愿去高奴赴死?!?/br> 說話間,珪看著北方,就是眼下已經知道,在北方的高奴城,有十五萬匈奴、月氏的大軍在哪里。 但他還是要去。 “還望將軍讓我過關!” 珪轉過頭,看著勞儕的目光,沒有半分閃躲。 在他眼里,白衍在北方的天空下,那不管在北方有多少敵軍,他一人一馬,依舊要去。 “你只有一人,幫不了什么忙,去只會是個死!” 勞儕看著珪,不可置信,開口勸解道。 珪一臉笑意,沒有半分猶豫就回答勞儕。 “嘿嘿!愿赴死!” 珪笑著說道。 勞儕看著珪的眼神,這一刻,他突然羨慕白衍。 又想到之前的那名有著匈奴血脈的孩童,他很難想象,當初那個在陽城,手持秦劍一身是血的少年,不知不覺間,已經讓他都羨慕。 但也是在這一刻,勞儕突然想到,為何此前白衍僅憑猜測,就不惜冒著丟官,也要讓高奴百姓離開。 或許也正是那樣,白衍身邊才會出現這些人。 “去吧!” 想明白的勞儕,沒有再阻攔眼前的秦卒。 勞儕知道,別說一個陰山隘口,對于連死都不怕,寧愿赴死也要跟隨白衍的人,天下沒有任何雄關攔得住。 “多謝將軍!” 珪笑著說道,如同獲得恩賜一般,急忙朝著城樓下趕去。 隨后一人一馬,在陰山隘口,所有人的注視下,朝北而去。 “白衍!” 勞儕目光看著北方,呢喃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