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甚至還有許多人,去你家門上送禮?” 寧翹笑道:“送禮做什么?是想入鑲白旗,跟著奴才阿瑪為大清鞠躬盡瘁,跟著主子爺為大清浴血奮戰嗎?” “你何必明知故問裝傻?” 察哈爾庶福晉道,“王爺如今在做的差事,外頭人人都知道。你如今也不是出不得門,自然也是知道的。他們想走你的門路,不也是想在這里頭尋些好處么?” “什么好處?” 寧翹看著察哈爾庶福晉,微笑道,“庶福晉過來與奴才說話,也是為了這好處而來的嗎?” 察哈爾庶福晉道:“從前先帝時,并不曾別置漢軍旗,而是直接將那十六個佐領編入滿軍旗中。這會兒另置一軍,稱作八旗漢軍。又因為漢人精于火器,這八旗漢軍就是實打實的火器營,炮.兵營。這同蒙八旗和滿八旗是截然不同的。這樣的好處,誰不想要呢?” “外頭多少想要退旗的,換旗的,都指望著能在meimei跟前說句話,好叫meimei在王爺面前提一嘴呢?!?/br> 蒙八旗和滿八旗,混雜了許多的勢力在里面。建成的時候都要早于皇太極執掌他們的時候了。 而八旗漢軍,則完全是在皇太極手里分置出來的,這一手建立起來的屬于皇太極的勢力,那肯定是給了最好的配置的。 滿人不精通火器,漢軍旗能做到的事情,滿軍旗還真有些做不到。 這往后打仗,仰賴漢軍旗的時候也是很多的。 那些下五旗的人,在自己的旗分里尋不到什么好處,就想鉆空子,想鉆營一把,爭取去漢軍旗里頭搏一搏。 可哪會有那么容易呢?要真是那樣,那豈不是八旗都要亂套了? 再說了,他們又不會用火器,去了不勤學苦練,那也是拖累。 沒法子直接找到睿親王跟前,這些人就把目光投向了睿王府最受寵的侍妾這里。 接近寧翹,接近寧家,那肯定是比接近多爾袞容易許多了。 寧國光和寧敬茂的性子,寧翹是一點都不擔心的。父兄都在家里,就算有人真的上門去送禮,家里父兄也是妥善處理這件事的。 至于她,就算下五旗的福晉夫人們想要接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便是她今兒出來了,真要把這個口開了,也需要些時候。 她和那些人還沒進展到那個份上。 但也確實是,今兒確實不少福晉夫人對她都是很熱情的。 寧翹道:“庶福晉的意思,是也想要這樣的好處?” 察哈爾庶福晉道:“我察哈爾族人,很多都分散編入滿八旗和蒙八旗中了,想要他們沒有旗分顯然是不能的了。我自然也是希望他們能過得更好些。這人誰不想往高處走呢?” “只要王爺一句話,這事就是可以辦成的?!?/br> “事成之后,我自然不會忘了寧侍妾的提攜之恩。我察哈爾族人也不少,但凡所受恩澤任意一戶,若寧侍妾有所吩咐,他們都任憑差遣?!?/br> 寧翹想到李氏先前跟她說的那些事情。 怕是從很早的時候,察哈爾庶福晉就在籌劃這些事了。 可多爾袞受命另置漢軍旗的差事是在征服朝.鮮之后。 這本來也不是多爾袞分內的差事,這是皇太極信重,多爾袞才會有這個差事在身上的。 而察哈爾庶福晉卻好像是早就知道似的,早早的就開始預備這些事情了。 根據李氏所說,察哈爾庶福晉很早就開始召集這些所謂的編入蒙八旗和滿八旗里的察哈爾族人,游說他們同意,說服他們脫離現在的旗分。然后等到合適的時候,加入新建制的漢軍旗。 皇太極的心里肯定是想入關的。 哪怕這時候的大清所有人心里不是很相信自個兒會打進去,至少也知道將來是免不了要對關內作戰的。 打仗就意味著會有戰利品。 作為戰斗力很強的漢軍旗,必然是能夠在作戰中獲取更多的戰利品的。那些人想要鉆營進去,必定也是為了這個。 至于察哈爾庶福晉所說的交換條件,在寧翹看來,無疑于是一句空話的。 真要是事情辦成了,她不兌現了,察哈爾族人就是耍賴了,那又能如何呢? 再是撤回,也是白折騰一把。 況且在寧翹看來,她似乎還沒有那么大的分量吧。 她跟著多爾袞能有今日,靠的是什么?最重要的便是和福晉和佟佳氏都不一樣的,是她沒有那樣的私心。 真要是這么做了,那不是把自個兒的飯碗給砸了么。 察哈爾庶福晉的眸中流淌著鼓動的熱切。其實單獨看她,她也確實是如皇后所言的那樣,是個俏麗的女子。 但許是心深似海的緣故,哪怕是笑著的,也給人一種難以親近的疏離感。 對著福晉佟佳氏李氏等人,寧翹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就是察哈爾庶福晉這個人,似乎怎么都猜不透。哪怕她已經將她的意圖表現出來了,也始終是有種蒙著薄紗的看不透。 不遠處傳來的尖叫和嘈雜聲立刻扯斷了寧翹的思緒。 她本來就分神注意著外面的情形,這一sao動傳來,寧翹立刻就站了起來,往嘈雜的地方張望。 映入她瞳孔的,是四散奔逃的人群,和閃電般沖過來的十來條獵犬,以及那七八個展翅吊爪蓄勢待發準備獵取獵取的獵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