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書迷正在閱讀:白月光帶崽上綜藝后,大佬他慌了、公主總是被迫黑化、獨寵醫妃:王爺你放手、穿越九零:成了三個反派的全能后媽、老祖宗的咸魚馬甲又被扒了、穿書之炮灰大佬請歸位、穿書后我卷瘋了修仙界、穿書后,豪門假千金撕了炮灰劇本、穿進年代文里被莽夫嬌養了、穿到遠古獸世種田忙
“???”李木子十分不解的看向她。 “像我,2月生日,老早就得對外宣稱25了。不像你....”焦陽又嘆了口氣,“10月中旬生日,現在還能自稱24歲?!?/br> 李木子略微有些擔心的看著自家閨蜜,拉著她去沙發,跟她一塊并排坐下,“你最近還好吧?怎么感覺你今天怪怪的?是因為前段時間的考試?還是......李海洋?” 焦陽神色有些奇怪,“切,跟他有什么關系?”見李木子一臉不信,她語氣異常堅定,“我早就不喜歡他了?!?/br> “喜歡了七年的人,你真舍得就這么放棄了?”李木子略微有些遲疑,“況且,是不是有些誤會....要不......” “有什么舍不得的?!苯龟枒醒笱蟮纳炝藗€懶腰,隨意的向后靠,“他失去了一個時時刻刻把他放在心尖上的人。而我失去的,只是一個不在意我的人?!?/br> 她輕斂眼眸,聲音溫吞,“說到底,還是他李海洋吃虧了?!?/br> 第122章 那個夏天 高三的那個夏天,那次的畢業旅行,是焦陽第一次見到李海洋,那個只活在閨蜜口中的只會仗著年長欺負她,又裝又冷,還總愛壞自己姻緣的破哥哥。 那個時候,無憂無慮。 新冠還沒肆虐,出門不用戴口罩,去哪都不用查健康碼。 她們高中畢業那年,正好是李海洋念完mba,從國外回來。 那幾年正好是各種綁架案,傳銷案頻繁報道的幾年。 兩個小姑娘單獨出去玩兒,李家爺爺奶奶自然是十分不放心。 擔心自家嬌養了十多年的小公主被人拐走賣到大山當生育工具,便強壓著李海洋跟過去保護。 縱然李海洋十分不愿意,但到底meimei是自己的。 不出意外的話,他這輩子也就這么一個meimei了。 因此再不愿意,也還是動身跟了去。 那天,三人去逛森林公園。 李海洋單手插兜,漫不經心的跟在兩個姑娘的身后,揮手拒絕前來要微信的男男女女,矜矜業業的扮演者工具人,保鏢的角色。 但再敬業的工具人,也是個人。 是人就有三急,有上衛生間的需求。 李木子從小就有個很奇怪的習慣,就是別人去衛生間,她就想去。 因此,焦陽就在衛生間門口等著他們出來。 逛了一天的景點,她是又累又渴,順手給李木子發了個微信:掉廁所的孩子,我去附近買點水哦~ 沒過多長時間,她就順利的買到水,正準備回去找那兄妹倆的時候,她突然整個人傻在原地。 這地兒,著實有點兒太大了吧? 別看焦陽平時一副灑脫成熟,御姐勁兒,但其實.....她是個不折不扣的路癡。 一遇到東南西北這種高深的課題,她不得不向嬌小可愛的李木子俯首稱臣。 手足無措的站在原地,焦陽努力的回想著回去的路到底該怎么走? 再說.....誰能告訴她,為什么森林公園的植物,都長得差不多??? 想了半天,她終于承認,自己沒這個本事。 只能灰溜溜的拿出手機,盡力忽視掉微信上,李木子對她方向感的冷嘲熱諷,認慫般跟閨蜜打電話求助。 有人說,好朋友有1/4的基因都是相似的,兩個人待在一起時間久了,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心電感應。 她準備給李木子打電話的時候,李木子正巧也給她打了過來。 “祖宗,你是不是太看得自己了,就那么三兩分鐘的功夫,能渴死你不?”李木子聲音越發著急,“你現在在哪???周圍有沒有什么標志性的東西?” “嗯......”焦陽左右四周看許久,自信滿滿的走到路邊.....的其中一棵樹下,整個人站得筆直,“那個,我旁邊有棵樹?!?/br> 低沉干凈的男聲在焦陽頭頂響起,“旁邊有棵樹?你怎么不說頭頂有片云呢?” 出來玩兒的這些天,焦陽很少聽到李海洋說話,瞅不冷得聽到他嘲弄的聲音,她被嚇了一跳,但礙于面子,焦陽強裝鎮定的扯出笑容,抬起頭看向他。 突然,她整個人呆在原地,手指緊緊地攥著包包的背帶,心尖跳動的聲音愈發清晰。 陽光透過樹葉灑在男孩兒的發梢,少年干凈的臉龐掛著漫不經心的笑意,堅毅的下巴意外的鑲嵌著小梨渦。 后來的日子,每當焦陽想起當時的情景,她都能清晰的回憶起:在那個瞬間,她好像看到他的小梨渦里盛滿了甜滋滋的果酒,讓她忍不住溺死在里面,永遠不舍得離開。 當時的場景,好像一切都是那么剛好。 她迷路了,而他恰好找到她。 李海洋彎腰敲了敲她的額頭,語氣里的嫌棄壓都壓不下去,“走啦,小傻子?!?/br> 18歲的那個夏天,焦陽不可救藥的喜歡上李海洋。 當天晚上,在李木子滿臉不解的凝視下,她打扮精致,拿了一大捧芍藥花敲開了李海洋的房門。 那天,是焦陽第一次見到那樣嚴肅的李海洋。 他說,“你現在還小,以后,也還會遇到很多人?!毖凵駡远ǖ耐崎_了她手里的芍藥花,“芍藥,除了代表結情.....還有個別的名字,叫將離草?!?/br> 第二天,三個人相顧無言,各回各家。 * 之后...... 醫學生的課程本就緊張,再加上她又學的是中醫,不僅中西醫兩套課程都要修完,還要多多跟有經驗的老大夫上門診,積累一些課本上學不到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