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大明 第307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后宮全性轉[快穿]、我是保安亦是流氓、東歐阻街女郎公路擺大排擋、開局一木筏,海上求生、邊&子文集、浮華之下(nph、高干、強制愛)、惡魔雙子(雙胞胎骨科1V1)、喜結連理(偽骨科)、謀金?。ü叛訬P)、危情(NP)
高一葉道:“秋大人,你與其擔心攤子大了守不守得住流寇,不如擔心一下蒲州老百姓的生活,這蒲州可是‘天下之中’,人口比別的州縣多了不止三倍,幾十萬人在大旱災之下無法安生,咱們若是不把工廠建得大點,招的工人多點,這些老百姓沒吃的,跑去加入流寇大軍,您才會更加頭痛啊?!?/br> 秋千翻聽到這話,僵住,最后長長地嘆了口氣:“李夫人所言即是,與其擔心攤子大了守不住,不如擔心攤子小了容不下老百姓,那就依得你這個圖紙來建吧?!?/br> 第532章 罷官 蒲州城開始大興土木,整個州都在瘋狂的建建建。 西邊的碼頭小鎮大規模擴建! 南邊的鐵礦小鎮大規模擴建! 北邊的水泥廠和造紙廠小鎮大規模擴建! …… 到處都在挖挖挖! 整個蒲州呈現出一股欣欣向榮的氣息。 而與此同時…… 陜北!延安府。 在接到神一魁復叛的消息之后,楊鶴帶著賀瘋子,匆匆趕到了延安府,延綏巡撫洪承疇的巡撫衙門。 穿著一身干凈整潔的官袍,儀態端正的洪承疇,早已經在這里恭候多時了。 “洪大人!”楊鶴一到就劈頭蓋臉地問道:“那神一魁鬧得如何了?速速報來?!?/br> 洪承疇臉上云淡風輕:“楊大人別急,神一魁已死了?!?/br> “什么?”楊鶴大吃一驚:“我在蒲州時聽說神一魁復叛,所以匆匆趕回,怎么才走到延綏,他就死了呢?” 洪承疇:“本官安排孤山副將曹文詔、榆林參政張福臻、甘肅總兵楊嘉謨三人三面進擊,將神一魁部圍住,一戰功成,先干掉了神一魁的弟弟神一元,動搖了賊子的軍心,再使出反間計,勸誘神一魁的手下黃友才,黃友才果然中計,暗殺了神一魁?!?/br> 楊鶴聽了這話,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涼皮。 這洪承疇什么牛筆人物???本官就趕了這么幾天路的時間,他就已經把神一魁給殺了?太猛了吧。 楊鶴:“神一魁死后,他的余部也散了吧?” 洪承疇面無表情:“還沒散,神一魁的余部還有十萬人,在紅軍友、李都司、杜三、楊老柴四個人的率領下,還在繼續頑抗?!?/br> “還有十萬?”楊鶴一聽這個數字,就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這也太多了,就算神一魁死了,就憑這十萬人,也不好收拾啊。 洪承疇:“這十萬人并不足懼,下官正要率軍去收拾這些余賊,楊大人若是擔心,不如和下官一起來吧?!?/br> 楊鶴:“好,本官倒要看看,你如何解決這十萬賊寇?!?/br> 接下來,洪承疇就開始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幾日后,洪承疇率領自己的家丁兵“洪兵”在北上的路上,匯合了孤山副將曹文詔。 曹文詔能力雖強,脾氣卻不大,非常聽指揮,洪承疇叫他東,他就東,叫他西,他就西。他這種性格,若是碰上一個狗屎總帥,那必定是死無葬身之地。 但洪承疇并不是狗屎,而是明末排得上號的強人。 悍勇的將領碰上了強大的指揮,其結果…… 洪兵加上曹文詔,只一戰就打敗了十萬賊軍,生擒活捉了杜三、楊老柴。 不過,洪承疇的生擒和別人的生擒不一樣,他生擒敵將之后,是用來斬首的,不是用來勸降的。 杜三、楊老柴兩人被他咔嚓咔嚓斬了腦袋,滴著血的首級掛在了城門口示眾。 賊軍升下的兩員大將紅軍友、李都司繼續逃亡! 洪承疇和曹文詔則一路追擊。 楊鶴只好跟著一起跑,一路上就親眼看著洪承疇換著花樣,用各種各樣的招式吊打流寇,先用反間計殺掉紅軍友,接著假裝中伏跑進李都司的埋伏圈,在埋伏圈里打開“狂暴姿態”,反向殺出去,將李都司的腦袋做成了城門口的裝飾品。 至此,神一魁、神一元、以及他麾下四大流寇紅軍友、李都司、杜三、楊老柴全部授首,被殺得一個不留。 殺完賊之后,洪承疇再一反手,將九萬降賊丟到了楊鶴手上:“楊大人,首惡已除,這些從賊嘛,那肯定是不能再殺了,得招撫。但是招撫這件事情下官不拿手,還是楊大人來吧?!?/br> 楊鶴看著面前九萬顆跪伏在地的人頭,腦門頓時一陣青痛……尼瑪……這怎么整? 不要慌! 御史吳甡,他有十萬兩銀子呢。 楊鶴趕緊寫信:“吳甡,好久不見,疏于問候,今天天氣真不錯!你吃了嗎?我這里有九萬降賊,你那十萬兩銀子拿來給我花花行嗎?” 吳甡:“我去年買了塊表,超耐磨?!?/br> 吳甡也只好寫信了:“梁兄救我!我這里有九萬降賊,不知道澄城縣還能不能……咳……本官知道這個人數多了點,澄城縣肯定有困難,但是有困難可以克服,要為朝廷分優嘛?!?/br> 梁世賢內心狂喜,表面淡定地回復道:“是有點難,但下官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為朝廷分優,那些人都送過來吧?!?/br> …… 京城,御書房。 崇禎皇帝朱由檢,正一臉疲憊地翻看著奏章。 山西那邊的情況真是一天比一天糟糕,王嘉胤雖死,但余部依舊有三十幾萬人,本部主力在王嘉胤的左丞相紫金梁的率領下,繼續轉戰各方。 非本部的其余各股流寇,則繼續星散入各地,例如不沾泥部又一次從河曲縣附近渡過黃河,回到了陜西。 散開的流寇,比聚在一起的流寇更煩。 鬧得各地叫苦不迭。 彈劾楊鶴的奏章,堆滿了朱由檢的書桌。 “諸賊窮餓之極,無處生活,兵至則稽首歸降,兵去則搶掠如故。此必然之勢?!?/br>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br> “道路皆怨撫?!?/br> “楊鶴主張招安,誤國不淺?!?/br> 看著這一大堆奏章,朱由檢的心情就好似坐上了一臺跳樓機。 主撫是為什么?朱由檢再清楚不過了!當時三鎮總兵入京勤王,楊鶴手里無兵,除了招撫又能怎么辦?所以朱由檢才會一力支持楊鶴主撫。 但現在建奴攻勢暫緩,勤王軍已經回去了陜西。 那就肯定不能再繼續撫了!可以轉為剿了。 但這么大的政策轉換,必須得找個人來背鍋。 這背鍋俠,肯定不能是朕,那就只能是楊鶴了。 朱由檢提筆寫道:“楊鶴總制全陜,何等事權。乃聽流寇披猖,不行撲滅,涂炭生靈,大負委任。著革了職,錦衣衛差的當官旗,扭解來京究問。員缺推堪任的來用。練國事姑著降三級,戴罪剿賊自贖,如仍玩縱,定行重治不宥?!保ū径握浴秶丁肪砭乓?。) 他這么一寫,也就意味著楊鶴完了。 主撫政策正式結束,主剿政策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大明朝廷對待流寇的態度,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篇章。 第533章 我們為仙肥而來 朱由檢寫完圣旨,把鍋甩給了楊鶴,心里稍安。 大太監曹化淳從旁邊湊上來,低聲道:“皇上,楊鶴罷官之后,三邊總督這個職位,可就空缺出來了。必須再擇一個能力出眾的官員頂上才是,否則各省互不統屬,在剿匪之時又會互相推來推去?!?/br> 朱由檢“嗯”了一聲:“朕得好好想想?!?/br> 他正在考慮這三邊總督的位置由誰來接好,外面跑進來一個小太監,大聲道:“皇上,捷報,捷報?!?/br> 一聽說捷報,朱由檢就開心:“速速報來!” 小太監飛快地道:“延綏巡撫洪承疇,組織士卒,平定了神一魁之亂,殺賊一萬,俘賊九萬,現陜北流寇已平?!闭f完,雙手遞上一份奏報。 朱由檢翻看看完詳情,大喜,心情就好似坐上了一臺噴射機:“洪愛卿真是不負朕的重望啊,哈哈哈……我想到了,這三邊總督一職,就交給洪愛卿吧?!?/br> 于是…… 短短三年,洪承疇從一個小小的四品督糧道,像坐火箭一樣,直升為了三邊總督,總督陜西、甘肅、延綏、寧夏軍務。 ……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冬。 寒風呼嘯,冷入骨髓。 吳甡、史可法,正坐著馬車,緩緩地駛進澄城縣城。 吳甡現在已經不再是“天使”了,他的十萬銀子早已經花完,而且朝廷對流寇的態度也從“撫”轉為了“剿”,不再需要他去安撫。 但吳甡并沒有回到京城去,而是留在了陜西,被任命為了陜西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官小權大,職責就是到處走走,到處看看,看到什么不對勁的,就可以向皇帝打小報告,地方官最怕的就是這種貨色。 吳甡現在就看到了一點不對勁的地方,壓低聲對史可法道:“你看,現在隆冬,冷風殺人,這澄城縣的老百姓走在街頭上,居然沒有冷得慫頭慫腦的,而是個個都紅光滿面。那邊還有一群小孩在蹦噠,真是有沒有搞錯?別的地方的孩子,在這種天根本不敢出門,全都縮在被窩里瑟瑟發抖呢?!?/br> 史可法點頭:“是的,他們個個都有厚棉襖?!?/br> 吳甡感覺有點不太對勁了:“一件棉襖的價格是五兩銀子,等同于一柄最好的倭國武士刀,這是普通老百姓買得起的?” 史可法小聲道:“別的地方的老百姓肯定買不起,但這澄城縣,那就不奇怪了?!?/br> 吳甡:“何解?” 史可法伸手指了指城隍廟的方向:“吳大人你看?!?/br> 吳甡隨著史可法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就看到了一尊巨大的金色雕像,比縣城里最高的建筑物還高了一頭,龐大的身軀威武霸氣,一雙眼睛,仿佛在注視著全城。 吳甡低聲道:“那就是你說的道玄天尊?” 史可法點頭:“是的,那就是道玄天尊,它照顧著這一方水土,保護著這一方百姓,所以這澄城縣的老百姓極富?!?/br> 吳甡壓低聲道:“史大人,你堂堂世襲的錦衣衛,進士出身,可別被邪教給帶歪了?!?/br> 史可法:“真不是邪教!欺騙老百姓,慫恿他們做壞事的才叫邪教。幫助老百姓,做好事的那怎么能叫邪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