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江南變故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之泰芬珠悠閑奮斗日常、重生美利堅,這是我的時代、[原創3] 流觴曲、上號,我現在強得可怕、讓闊別三年的班花高潮不斷、宇宙的季節(五悠)、誘妻成癮:厲總的心尖寵、直播:暴打東北虎,這叫小蘿莉、[綜漫] 三次篡位失敗后修羅場了、長相思[夭柳同人]
隨著墨家村的緊急施工,渭水大橋旁的的三層樓,在最短的時間內增高了兩層,隨著一個巨大的望遠鏡安裝完畢,渭水大橋的新指揮部正式成立。 曾經推著輪椅堅持修橋的身影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五樓中那個長長的望遠鏡,以及代為督工的祖名君。 “高山流水!” “伯牙子期!” “人生難得一知己呀!” 隨著渭水大橋有條不紊的復工,關于相夫氏一脈李云和算學一脈的祖名君互為知己的故事在大唐廣為流傳。 一個是天妒英才,身患怪病卻堅持相夫氏一脈的夢想,一個是算學一脈的精英,拋物線的開創者,其算學的學問為渭水大橋修建可謂是居功至偉,而在李云不利行走之后,毅然挑起大梁。 “李兄,以我看此處的承重應該不用再加固,已經足夠承重了,這一點,你大可相信小弟,以小弟的算學絕對不會算錯了?!弊婷钢媲暗膱D紙,自信道,在算學一道,他自認為無人出其左右。 然而輪椅上的李云卻微微搖頭道:“祖兄的算學,李某自然信得過,然而祖兄卻只計算到了承重,水流、橋身下沉等因素,卻忘記了還有一種因素對大橋的影響極大,那就是風力!” “風力!”祖名君皺眉道,“一點點小風也能對如此大橋有影響?!?/br> “一點點風!”李云搖頭苦笑道:“祖兄是沒有到過海邊,每到夏秋的時候,沿海地帶都會掀起颶風,摧房毀屋常有之事,關中之地雖然風力較小,但是也不能排除龍卷風和短時間的超級大風,一旦強風吹拂過橋面,就會在橋面上下形成風渦,猶如水底暗流漩渦一般?!?/br> 祖名君眉頭一皺,道:風力雖強,應該不可能將如此重的大橋吹倒吧!千古以來,只聽說過洪水沖垮大橋,從未聽說過風將大橋吹倒的案例?!?/br> 李云苦笑道:“那是因為千百年來的大橋都是拱橋,全靠自身的拱形支撐重量,而渭水大橋乃是首屈一指的懸索橋,其一半的重量是需要粗大的懸索支撐,并沒有石拱橋那樣的重力,一旦遇到了狂風持續吹,形成風力和橋面的共振,李某將其稱之為渦振,渦振一起就會引起橋面顛簸,輕則橋面抖動,重則,橋毀人亡?!?/br> 李云說完,用力的朝著旁邊的渭水大橋的模型吹氣,果然只見模型的橋面竟然在風中晃動起來。 “共振!”祖名君心中一頓,他自然知道共振,此乃墨家子的首次提出,但是已經得到了百家的認可。 “墨家學問,果然名不虛傳,李兄更是讓祖某佩服呀!”祖名君嘆息道。 李云曬然道:“僥幸而已,如果不是這一次因為墨兄得知了自己的病因,從而悟出了一些水壓氣壓的道理,恐怕今日李某也難以將造橋之術融化貫通?!?/br> “恭喜李兄,終成一家之言?!弊婷зR道。 “這些也多謝祖家的相助?!崩钤凄嵵馗兄x道,二人相視一眼,不由同時哈哈大笑,頓時心生有此知己,此生無憾的感覺。 隨后二人一個化身為頭和眼,一個化身為手和腳,有時也為學術爭吵的面紅耳赤,也為建橋精誠合作。 知己難尋,此乃天下人的公認,否則高山流水的故事廣為流傳,如今有一個大唐般的伯牙子期在眼前怎能不讓人驚嘆,而且李云和祖名君的傳奇經歷,并不遜色于伯牙子期的故事,渭水大橋也同樣不比高山流水差。 更有長安百姓不惜長途跋涉,前往渭水河邊去看正在修建的渭水大橋,當看到雄偉的大橋無不為之驚嘆,當看到渭水大橋邊那高高聳立的五層高樓,無不肅然起敬。 一時之間,墨家相夫氏一脈的名望時隔千年,再一次在大唐聲名赫赫。 江南之地。 楊思齊一身墨服,在其身后跟隨者眾多弟子,墨家三脈之中,相里氏一脈的墨家村如日中天,相夫氏一脈因為渭水大橋而揚名天下,而唯獨鄧陵氏一脈只剩他獨木難支。 為了讓鄧陵氏一脈發揚光大,不比其他兩脈相差太遠,于是楊思齊就開始廣收弟子,一時之間,鄧陵氏一脈在江南可謂是風光無限,弟子云集。 “師父果然厲害,一出手就為江南解決如此難題?!编嚵晔弦幻}大弟子鄧龍奉承道,鄧龍乃是江南庶族地主的子弟,對墨技十分的喜歡,江南大開發剛一開始,就主動拜楊思齊為弟子,成為鄧陵氏一脈的大弟子。 楊思齊傲然道:“要論修橋之術,相夫氏一脈當世第一,要論機械之術,墨家村獨步天下,而要論機關之術,我鄧陵氏一脈從未服過誰,就算是現在滿大唐建造銀庫的公輸家也同樣如此?!?/br> “有師傅在,我鄧陵氏一脈定然大興?!编圐埖纫槐娮拥芾事暤?。 “那是自然,墨家三脈千年以來一直都是不分伯仲,我鄧陵氏一脈又豈能讓其他兩脈專美于前?!睏钏箭R豪氣大發。 “鄧陵氏一脈傳承千年,自然不凡,此刻卻和其他兩脈也有不少差距,眼下有個機會,卻可以讓鄧陵氏一脈一舉超過其他兩脈,不知師父有沒有興趣?!倍茏有さ强嵵氐?。 “一舉超過其他兩脈,師弟未免太過心急了,如今相里氏一脈有墨家村這個龐然大物,更有墨家子這個天縱之才,相夫氏一脈主持渭水大橋,李春之后李云名震天下,而鄧陵氏一脈,全靠師父一力支撐,我等尚未出師,談何超越其他兩脈?!编圐埫碱^一皺道。 他乃是庶族地主,在江南地位地下,而肖登奎乃是江南世家肖家之人,二人常常因為觀點不和而爭執。 肖登奎冷笑道:“大師兄,小弟可未妄言,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錯過,我鄧陵氏一脈將會遺憾終生,再無出頭之日?!?/br> “千載難逢?你且說說!”楊思齊心中一動道。 “那就是我鄧陵氏一脈代替墨家村,主導江南大開發?!毙さ强Z出驚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