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青鹽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之泰芬珠悠閑奮斗日常、重生美利堅,這是我的時代、[原創3] 流觴曲、上號,我現在強得可怕、讓闊別三年的班花高潮不斷、宇宙的季節(五悠)、誘妻成癮:厲總的心尖寵、直播:暴打東北虎,這叫小蘿莉、[綜漫] 三次篡位失敗后修羅場了、長相思[夭柳同人]
在蘭州城內,一個巨大的作坊已經初見雛形,在一個個巨大庫房中,堆滿了從茶卡鹽湖拉來的泛青色的湖鹽 “墨祭酒,此鹽苦澀至極,哪怕是牛羊也不愿食用此鹽,墨侯的制鹽之法當真可以將其變成可食用之鹽?”高士廉皺眉道,據他所知,墨頓的制鹽之法,乃是用粗鹽提純為細鹽,可不是這鹽湖中的天然鹽石。 墨頓解釋道:“高大人放心,茶卡鹽湖的結晶鹽乃是天然上等的食用鹽,味道苦澀乃是因為其中含的雜質比較多,只要將鹽中的其他東西去掉,這些在青海之地猶如泥土一般的鹽,就會變成最為美味的食鹽,如果進一步提純,甚至能夠變成關中最為暢銷的細鹽。 “細鹽!”高士廉心中一震。 這些青色的鹽在茶卡鹽湖拉出來,如同泥土一般不值錢,如果能夠將變成細鹽,其身價將會暴增,這其中的利潤恐怕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高士廉看著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墨頓,不由感嘆一聲,也就是敗家子一般的墨頓,要是換成其他人又如何能夠舍得這些瘋狂的利潤。 “啟稟大人,你要的新鹽已經制好了!”前來乃是朝廷派來的工部七品鹽官,見到墨頓和高士廉一臉喜色的前來稟報道。 墨頓哈哈一笑道:“高大人,我等不若嘗嘗著青海之地的鹽味道如何?” 二人來到制鹽作坊之中,只見一個個泛青色的鹽粒已經堆積了如山,顯然已經儲存了不少新鹽。 七品青衣鹽官快步上前,用托盤挑出幾小塊食鹽遞到二人的面前,墨頓伸手拿出一小粒放入嘴中,頓時一種劇烈的咸味充斥著口腔,高士廉也同樣如此。 “此鹽味道純正,乃是難得上等食鹽!”高士廉同樣嘗了嘗,不禁眼睛一亮,此制鹽之法的確可行。 墨頓滿意的點了點頭,這種鹽的味道比不上細鹽,但是已經沒有了苦澀的味道,可以食用了。 “從此以后,西北之地再無缺鹽之憂?!备呤苛袊@道,重要的茶卡鹽湖的湖鹽遍地都是,分量大,西北之地歷來缺鹽,有此鹽湖整個關隴之地的鹽價定然會大降,將會有無數關隴百姓為之受益。 “運城有解鹽,墨家有雪鹽,還有山東之地的海鹽,川蜀的井鹽,如今此鹽尚未命名,高大人可有興趣為此鹽命名!”墨頓笑道。 高士廉點了點頭,看著泛青色的鹽塊,心中一動道:“此鹽來自于青海之地,鹽粒大又帶點青色,不若就叫大青鹽如何?!?/br> “大青鹽!的確是名副其實?!蹦D點了點頭道。 “多謝高大人命名!”青衣鹽官聞言大喜道。 “此鹽產量如何?”墨頓問道。 青衣鹽官回答道:“此乃剛剛運行,日產不過三千斤,不過只要原料足夠,人手招夠,產量還可以提高數倍?!?/br> 墨頓點了點頭道:“那就按照大青鹽的名號,作坊造出七成粗鹽,三成細鹽,供應整個關隴之地?!?/br> “是!”青衣鹽官躬身回答道。 墨頓和高士廉又看了一遍大青鹽的生產作坊,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墨祭酒,如今鹽已經生產出來了,如何來賣?!备呤苛畣柕?。 墨頓聞言微微一笑,如今大青鹽剛剛投產,根本沒有多少存鹽,要想短時間將聚集這么多的財富,那就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鹽票法。 而事實上如果條件允許,墨頓更傾向于實行千年之久的鹽引之法,恐怕將會賺的更多,然而鹽引之法只能是朝廷頒布,而且限制銷售的范圍,墨頓可沒有這么大的權力和精力來整頓整個大唐的鹽業。 最終他還是想出了最適合大青鹽的鹽票法。 “鹽票法?”高士廉皺眉道。 “不錯,一小子來看,鹽價居高不下,一來是鹽的產量少,運輸不便,二來則是有不少鹽商從中盤剝加價,甚至是以次充好,百姓花費了不少的錢財,買來的卻是劣質的食鹽?!蹦D分析道。 高士廉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此乃大唐鹽政的弊端。 “如今大青鹽背靠幾乎取之不盡的鹽湖,產量定然暴增,再則依靠暢通的磚路,運輸的成本大大降低。如此一來,要想打響大青鹽的牌子,小子準備沿著蘭州到洛陽的磚路,在各個城中設置鹽倉,商人無需長途跋涉,只需要拿著鹽廠發布的鹽票,即可在就近城中的鹽倉中,領取大青鹽。 這樣一來,各個鹽商需要多少領多少,即減少了運輸成本和儲存的風險,又可以避免鹽商囤積居奇,又讓各個鹽商之間競爭,避免鹽商私自加價?!?/br> “此乃妙法呀!若是能夠推廣,鹽價大降,實乃天下百姓之幸事?!备呤苛畵艄澷潎@道。 墨頓搖搖頭道:“此方過度依賴磚路,沒有磚路之地,實施起來要困難重重?!?/br> 高士廉并沒有失望,而是眼睛一亮道:“等到三橫五縱圖完全竣工之后,此方定然大放異彩。 墨頓點了點頭道:“眼下大青鹽的產量有限,能夠滿足蘭州到洛陽磚路兩旁的百姓已經是勉為其難,再遠的地方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高士廉點了點頭道:“如今鹽已經造出,只要將最后兩成的缺口補上,我等就可回到長安城了?!?/br> 墨頓狠狠點了點頭,這一趟遠征他出來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 “轟!” 當大青鹽和鹽票法在墨刊上公布出來,長安城的鹽商頓時轟動。 在任何時代,鹽都是百姓生活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另一方面則關系到朝廷的稅收。任何朝代鹽稅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小數目。 西北之地多了一個產鹽重地,這對方方面面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尤其大青鹽背靠取之不盡的茶卡鹽湖,又依靠蘭州到洛陽的磚路,產量巨大,運輸方便,可以說條件得天獨厚。 一些大鹽商不禁咬牙切齒,墨頓的鹽票法,直接打破了他們對食鹽的壟斷,而一些小鹽商,紛紛雀躍歡呼,他們之前受制于大鹽商,利潤攤薄,如今有了鹽票之法,從此以后再也不用受制于人,直接就近從鹽倉中提貨,輕輕松松的賺錢。 所有人都知道,賣鹽乃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生意,當鹽票一旦發行,短短幾天時間立即被大大小小的鹽商搶購一空,墨頓所需要的最后兩成賑災款終于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