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誣告李靖(第三章)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之泰芬珠悠閑奮斗日常、重生美利堅,這是我的時代、[原創3] 流觴曲、上號,我現在強得可怕、讓闊別三年的班花高潮不斷、宇宙的季節(五悠)、誘妻成癮:厲總的心尖寵、直播:暴打東北虎,這叫小蘿莉、[綜漫] 三次篡位失敗后修羅場了、長相思[夭柳同人]
這一段時間,整個長安城可以一波三折,先是大軍深入幾千里遠征杳無音訊,舉國擔憂。 隨后,且末城的消息傳來,唐軍俘獲吐谷渾最后的力量,此次西征大獲全勝,吐谷渾再無反抗的余地,當捷報傳來,長安城滿城歡呼。 唯一的遺憾則是伏允這個老狐貍再一次逃了,而且是逃到了八百里瀚海之中,左領軍衛和火器監再次追擊,讓所有人為之揪心。 經過整個長安城長達半個月的焦急的等待,終于傳來了左領軍衛和火器監大勝歸來,執伏允人頭而歸的消息。 頓時舉國歡呼,吐谷渾這個宿敵終于敗在了大唐的手中,李世民下令當即罷朝三日,舉國慶祝。 尤其是大唐以一千騎兵的劣勢,高高飄起一面大唐旗幟,就嚇退近萬的于闐騎兵,更是讓所有人津津樂道。 然而沒有等李世民舒心的日子過多久,赤水道軍擅自劫掠拓跋部落的消息再一次傳來,更讓李世民憤怒的是李道彥竟然差點被打敗,竟然被蘇定方的八千傷兵所救。 “李道彥無能,三千將士就這樣無辜冤死!”李世民一臉怒吼道。 滿朝眾臣一個個都是一臉無語,一場暢快淋漓的西征,竟然被李道彥弄的險些稱為笑柄,不過李道彥乃是宗室子弟,一眾朝臣實在不便發表意見。 李世民心中滴血,三千將士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巨大的撫恤費用暫且不說,一想到大唐男兒如此冤枉的丟了性命,李世民都感覺到臉紅,無顏對這些將士的父母交代。 “拓跋部落膽敢對我大唐動武!實乃不可饒恕,還請陛下下令平定拓跋部落,否則我大唐將士定然心寒?!鼻丨傄荒樑鸬?。 其他軍方紛紛附和,如今唐軍連吐谷渾都已經消滅,西域之地再無敵手,突然在拓跋赤辭手中吃了如此大虧,又豈能善罷甘休。 “萬萬不可!此事乃是我大唐有錯在先,如果再次興兵討伐拓跋部落,讓天下人如何看到我大唐?!遍L孫無忌連忙道,他最為了解李世民,知道李世民最為看重天可汗的名號,投其所好道。 不少文官紛紛贊同道。 整個朝堂也分為兩派,一派是主張武力討伐,一方是想要顧忌大唐信譽,放過拓跋部落。 李世民頓時猶豫不決,此事關系他在天可汗的名號,也關乎大唐在西北各部落的信譽,可是讓他就這樣吃了啞巴虧他怎么也不愿意的。 就在整個朝堂爭論不休的時候,突然一個御史突然出列道:“啟稟陛下,前線利州刺史高甑生上告西海道大總管李靖擁兵自重,沽名釣譽、偏向異族,有謀反之意?!?/br> 御史話音一落,頓時滿朝嘩然。 李靖可是大唐的軍神,又是西征的大總管,手握大唐最精銳的部隊,如果他要謀反的話,恐怕大唐都要抖三抖。 “高甑生?”李靖臉色一變,反問一句道。 “啟稟陛下,高甑生同樣攻擊烏蘭部落,被李將軍責罰?!鼻丨偣淼?。 眾臣頓時面面相覷,關于李靖的謀反的傳聞,一直都在朝堂中流傳,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李靖兵鋒太盛,一旦叛亂恐怕無人能夠抗衡。 而這一次高甑生上報李靖為了二人攻擊黨項部落而處罰他們的事情,這種偏向異族的行為,的確是觸犯了朝堂那根敏感的神經。 “陛下,高李二人的確是違反了軍令,李將軍處罰二人并無不妥之處?!鼻丨偣淼?。 “不錯,軍令如山,我軍遠征本就是困難重重,高李二人為冒領軍功,不惜違背軍令,本應處罰!”尉遲恭出聲道。 不少武將也紛紛附和道,紛紛痛斥高李二人的喪心病狂的行為。 之前出言的御史低頭頓時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眾多武將紛紛為李靖辯解,且不知正好中計,聲援李靖的人越多,李靖的出境就越危險。 李世民面無表情的說道:“諸位愛卿認為此事如何處理?!?/br> 一時之間,滿朝寂靜。 “此事既然高刺史上告,朝廷自然要查明驗證,也好還李將軍清白!”房玄齡無奈道,他乃是百官之首,這個時候自然要他來出面。 “微臣附議!”長孫無忌附和道。 “臣等附議!” 眾臣紛紛附和道。 “既然如此,大理寺卿……”李世民正準備下令,突然一個侍衛直接進入太極殿內。 “啟稟陛下,前線八百里急報!”侍衛大聲道。 自從西征開始之后,李世民早已經下令,但凡西征的事物,皆可直接上報太極殿任何人不得阻攔。 眾臣心中一緊,八百里加急只有發生戰事的時候,才會使用,如今伏允已經伏誅,吐谷渾已經平定,怎么還會有戰事,莫非高甑生所告之事為真! 李世民眼神一縮,伸手一招,龐德立即將急報接過遞到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打開一看,看到急報的內容頓時臉色一松,一封急報李世民足足看了一刻鐘。 “不知前線有何戰事?”房玄齡在百官的示意下,試探道。 李世民哈哈一笑,將手中的急報交給百官傳閱道:“諸位拓跋部落已經平定,拓跋赤辭不日將會到達京城?!?/br> “當真?” 房玄齡和百官爭相傳閱急報。 “國家利益為重!” “任何膽敢向大唐揮刀之人皆為敵人!” “原諒拓跋赤辭是陛下之事,我等的任務就是送拓跋赤辭見陛下!” …………………… 八百里加急中,一句句慷慨激昂的話語頓時激起了整個朝堂的驕傲。 “國家利益!” 李世民越是品味這句話,越是覺得意味深長,此四個字恐怕可以作為大唐日后的行事標準。 武將們也是不禁傲然、激情滿懷,當年東突厥向我大唐揮刀,東突厥滅亡頡利可汗被俘虜進入京城,那動人的胡旋舞舞姿至今讓人念念不忘。 吐谷渾膽敢向大唐揮刀,伏允的人頭正在送往大唐的路上,更別說你一個小小的拓跋部落,又有何膽量膽敢挑釁大唐。 文官更是眼睛一亮,如此一來消滅了膽敢挑釁大唐權威的拓跋部落,又維護了大唐的信譽。 不少文官已經在腦海中思索,當拓跋赤辭被送到長安城的時候,該如何對拓跋赤辭嘉獎各種虛無縹緲的封號,一如當年對待頡利可汗一般。 至于八百里加急中提到了收繳黨項各部鐵甲的事情,根本沒有引起朝廷的任何波瀾。 “那高甑生上告李將軍一案……?!遍L孫無忌試探著問道,既然李靖已經攻破了拓跋部落,那高甑生上告李靖沽名釣譽意圖謀反的事情自然不攻自破。 “簡直是一派胡言,李將軍忠君為國,為了國事不惜遠赴千里遠征,如此勞苦功勞,又豈能任人污蔑,來人,派遣使者前往蘭州,立即將高甑生李道彥二人就地免職,押回長安城交給三司會審!”李世民大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