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2
書迷正在閱讀:洪荒少年獵艷錄(御女天下)下部、逍遙小散仙(17卷)、現代逍遙錄(全)、賤女yin心(1-51)、鄉村活寡(1-7卷72)、惡霸(1-270)、撥云記(1-5.1)、mama的護膚液(原文+續)全、三千美嬌娘(全)、邪欲之皇(更新至第170章)
籌規劃,均由劉基等人負責。先把城中的燕雀湖填平,調集數十萬民工,經過一年多艱苦努力,日夜施工,才把主要宮殿建成。 羅開隨著朱柏走過一條大街,來到秦淮河畔,拐過夫子廟,皇城已然在望。 只見此城座北朝南,占地極廣。 據知此城擴建之時,是把六朝的建康城、石頭城、東府城和南唐的江寧府城都包括在內,并向北擴展。全城由山、水、城融為一體,擁有如此自然景觀的都城,是歷朝從不曾有過。 眾人來到城南正陽門,卻見城樓異常宏偉,共有四層門券、三道甕城,城墻之上,共有二十三個藏兵洞,足可容納三四千士兵。城垣四周,均有護城河環繞,把鐘山、幕府山、雨花臺等重要高地,全都包納在城內。而這樣的建構,對城防確極為有利。 一行人通過正陽門的千斤閘,翻身下馬,便見數十守城士兵走上前來,把馬匹牽至城旁的馬廄。 朱柏朝羅開道:“沒得父皇御準,是不能騎馬出入宮城,請羅莊主見諒?!?/br> 羅開淡然一笑,說道:“好說,好說?!边@些朝中規矩,其實不用朱柏多言,一般平民百姓也早已知曉。 而那些同行的御林軍,全都留在城門口,經過一輪交接,再由數名侍衛領在前頭,直朝洪武門走去,過得洪武門,即見一條大街向北伸延,只見這條大街異常寬闊,卻是人稱的御街。 沿著大街兩旁,均建有不少樓房,東面是行政區,依次為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工部等機構。這些樓房后面,便是翰林院、詹事府、太醫院、東城兵馬司等所在。 而大街西面,卻是最高軍事指揮區,自北向南,依次為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后軍都督府,此外還有掌管禮樂、郊廟、社稷等的太常寺。 穿過這些大樓,便是通政司、錦衣衛所、旗手衛所、欽天監、府軍前衛等。 沿著大街來到五龍橋,便是承天門所在,過了承天門,便是端門。來到這里,朱柏叫眾人在此稍待一會,接著見有數名腰懸大刀,虎背熊腰的侍衛走上前來,朝朱柏躬身道:“王爺,請!” 朱柏點了點頭,向羅開等人道:“這是宮中的規矩,不論王爺親貴,都要在此檢查搜身,還要把隨身兵器放下,才能夠進宮?!?/br> 笑和尚呵呵笑道:“宮規真個不少,要我在這里住一世,可真大大的不妙!” 上官柳也不住搖頭苦笑,眾人跟隨那些侍衛走進一個房間,放下身上的兵器。 而朱柏終究是王爺,侍衛們只是在他身上粗略搜一搜,而羅開等人自是不同,由頭至腳,均被摸了過透,并且登記了名字籍貫,方行放人。 紫嫣雩身為女子,便由宮中女官帶到另一房間進行檢查。 經過一輪搜身后,交由兩名太監領頭帶路,沿著大路往午門方向而去。 只見午門下寬上窄,撲實穩重,四周均以雕花大理石砌成須彌座。城臺之上,有五座黃瓦金頂、重檐彤飾,當真氣派非凡。而正中見一主樓,另有鐘樓、鼓樓各一。樓與樓之間以閣道相聯。每日正午,鐘鼓齊鳴,聲震九霄。 眾人走下午門,前面分有三個洞門。正中洞門較闊,鋪以青石,原來此門只供皇帝出入。左側旁門,為文武百官通道,而右側為宗室王公通道。 說到午門,此乃宣讀皇帝圣旨的地方,也是皇帝對臣下實行杖責的所在。但判決死罪斬首,一般不會在這里,而在太平門外的刑部天牢或鬧市。 但唯一的一次例外,便是燕王朱棣奪位,攻拔京城,把方孝孺斬于午門之內。 方孝孺是朱允炆的老師,當時朱棣命方孝孺為他起草登極詔書。豈料方孝孺擲筆拒絕,終被磔殺,滅十族(即在宗親九族之外加上朋友學生)。當時朱棣把方孝孺九族共八百七十三人誅盡,乃是無法泄怒,再將其門生朋友算為一族,都予以處死,死者不計其數。 兩名太監領著眾人走過內御河,來到奉天門,一名太監回頭道:“稟告王爺,皇上吩咐在仁和宮設宴,王爺請!”接著轉而向東,穿過文樓,繼而往北,朝仁和宮而去。 朱柏暗暗想著:“仁和宮乃惠妃的居處,父皇因何會在仁和宮召見,這可奇怪了?”他心里雖是滿腹疑惑,但既是父皇的意思,也不必再多想了。 沿路走著,只見四周守衛比往常特別多,朱柏當然明白原因,畢竟今日召見的人,均是江湖上響當當的武林高手,為防安全起見,防衛自必森嚴。 過了不久,終于來到仁和宮,遠遠望去,見此殿高大雄偉,由漢白玉砌成一個丈高的平臺,臺分三層,均有白玉欄桿圍繞。眾人踏上石階,來到平臺,便見殿前站滿了人,乍看之下,朱允炆亦在其中。 羅開等人上得平臺,環看四周,不禁眉頭蹙起。只見仁和宮四周,早已站滿了軍兵,細看那些軍兵衣飾,個個身穿鎧甲,肩披綾錦斗蓬,一看便知是皇帝的近衛軍,密密麻麻的,不下數百之眾。 方睛云與羅開互望一眼,心里均暗暗戒備。 笑和尚走到羅開身旁,低聲說道:“羅莊主,見了這一個陣仗,今日這一宴,瞧來必不是好宴?!?/br> 話甫說完,便見數人迎面走來,其中一人,正是皇太孫朱允炆。在他身后,還跟著兩個武官,看那模樣,似乎是他的親隨。而在這二人身后,卻是日火教的史多巴,另一人正是四大靈王之一龜靈王。 只見朱允炆滿臉堆歡,迎上前笑著道:“眾位英雄都來了,真是好得很,皇上若然知道,必定開心得緊?!?/br> 羅開和紫嫣雩等人一一回禮。紫嫣雩看見龜靈王,心里自是歡喜,但臉上 卻亳不動色,緘默不語,只是向朱允炆微微一笑。 米允炆看見她的表情,更是明白不過,當下回過身來,向史多巴道:“還不上來見過宮主?!彼@句口吻,便如命令下屬一般,豈料史多巴卻欣然受落,似乎不以為忤。 史多巴應了聲是,與龜靈王踏前兩步,揖道:“史多巴見過宮主,貴宮這位英雄在府上作客數日,多有招待不周,希望宮主見諒?!?/br> 紫嫣雩笑了一笑,聽得史多巴言詞暢順,雅不似外邦人,不禁暗暗贊許,沒想這人的漢語竟如此了得,當真小見!便道:“青火王有禮了,本宮管教下屬不當,若有得罪之處,請勿見怪?!?/br> 龜靈王向紫嫣雩躬身一禮,道:“屬下該死,有負宮主所望?!?/br> 紫嫣雩擺一擺手,示意他不用多言,龜靈王也不打話,移身站在她身后。 朱允炆呵呵笑道:“好了!大家既是自家人,倘有什么前嫌,從今一筆勾消好了?,F在時候已經不早,大家一起進殿,坐下來再說話?!?/br> 自從朱允炆出現后,朱柏始終一聲不響,待聽得朱允炆這樣說,才上前招呼羅開等人進殿。 羅開略一謙讓,走在朱柏叔侄二人身后。來到殿堂,不由眼前一亮,卻又暗暗生驚。只見殿堂高敞開闊,四周間金藻繪,光耀溢目,雄渾莊嚴。而殿內四周,禁衛成列,肅然站立。大殿之北,建有一六階平臺,臺上早己設置四張御座。而御座兩側,各另有朵殿(側堂)。 臺下左右兩旁,并列有二行幾椅,每邊十個坐位,排得整齊有序。 這時十多名宮監走上前來,帶領羅開和紫嫣雩等人在左邊坐下,而朱柏叔侄及數名文武官員,卻坐在右邊。待得各人坐定,御膳內侍上前為眾人斟滿了酒。 朱允炆率先舉起酒杯,朗聲道:“眾位英雄難得進京,本王先代皇上敬大家一杯?!闭f完一喝而盡。 眾人心想:“皇帝尚未出現,而這個未來皇帝,竟然先當起主子來,難道他真不怕皇帝怪罪?”但既然朱允炆已拿起杯子敬酒,也不能不給面子,當下齊齊舉起酒杯,還了一禮,謝了一聲王爺,便即仰首喝了。 羅開放下酒杯,打量四周,見自己眾人身后均站有禁衛,個個腰懸大刀,排成一行,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心想這樣的酒宴,委實令人難安。 而方晴云、上官柳、笑和尚等人,自然也感到這不尋常的壓力,無不暗自戒備。幸好他們都是走慣江湖的人物,什么危險的大場面沒見過。此刻雖身臨險地,卻并不如何恐懼。 第三章 計誘美女 便在此時,隨聽得階臺上步聲輕響,接著一個宮監從側堂走出,身后跟著十名待衛。 只見那宮監在御坐旁邊垂手肅立,而十名待衛卻分站平臺兩側。羅開定眼望去,見這些待衛個個身形魁梧,目光灼人,一看便知全是身具武功的好手,心想:“看這些人的模樣,敢情是朱元璋的貼身待衛了?!?/br> 羅開思念甫落,聽得那太監尖著聲線道:“皇上駕到,跪下接駕!” 殿堂上眾人聽見,連忙起身離座,跪倒在地。 接著環佩玉聲璆然,夾著步履之聲由側堂傳來。 羅開心中奇怪,想道:“莫非不只皇帝一人?”想到這里,便見一個身穿黃袍,頭戴龍冠的老者緩步走出。 殿上各人看見皇帝,忙跪接圣駕,叫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個沉厚圓潤的聲音道:“諸位平身?!?/br> 眾人各自回座,羅開往臺上望去,見朱元璋居中而坐,仔細一看,見他年過六旬,長得臉方眉粗,樣貌頗為威武,只是與外間傳言,卻全不相同。一直以來,傳說朱元璋生就一副貴相,手長及膝,眼圓嘴闊,形如猿猴。但現在看來,長相并非如何怪形怪狀,只是一個尋常的老者而已。 而朱元璋身旁,坐著三個女子,其中兩人,約有二十余歲,而另一個只有十七八歲年紀,均是傾城傾國之貌。只見三人花枝招颭,繡帶飄飄,帷云翦水,滴粉搓酥,說不出的美艷動人。 坐在朱元璋右邊的女子,正是瑤姬安插在皇帝身邊的惠妃。而在她身旁,便是她的妹子吳倚翠,才入宮不入,現已冊封為美人,入主長春宮。左邊的女子,卻是吳家姊妹的嫂子,正是大將軍吳貞的妻子。 因何吳家三美,一下子都全集中于此,此事必須從頭說起:惠妃本名吳倚琳,年方二十一,長得花嬌月艷,粉面桃腮,原是天熙宮的一名弟子。其兄長吳貞,乃朱元璋的親將,曾四下征戰,立功不少,深受皇帝重用。 天熙宮自瑤姬執掌后,暗地投效朱允炆,一心要助他成其大業,取得天下。 瑤姬藉著吳貞的關系,把吳倚琳安插在皇帝身邊,作為耳目,終于不負所望,成為朱元璋的愛妃。 前時瑤姬聽了“一滴血”應天鈞的建議,遂使人通知吳倚琳,著她不惜任何代價,務須把她妹子吳倚翠誘入宮中,好讓她和朱元璋成其好事。 吳倚琳起初聽著,還是有點猶豫,這畢竟是干及自家兄妹的事,倘若一個不好,勢必禍及家人。但瑤姬卻道,這一著只是要觸怒她妹子的未婚夫傅姚,藉比誣陷燕王,使他失去皇帝的信任,決不會拖累其兄長吳貞。美倚琳聽罷,也無可奈何,她深知瑤姬手段狠毒,倘若自己不肯答允,必然后果堪虞。 但依明宮慣例,外戚非得奉召不得入宮。當晚,吳倚琳遂稟告朱元璋,說自己掛念家人,打算派人宣召妹子進宮,陪伴數日。 朱元璋早聞惠妃的meimei長得極美,只是不曾親眼見過,既然惠妃這樣提出,也齊多想,就一口應承了。 次日,惠妃派了太監到吳家傳旨,著吳倚翠進宮。 是夜吳倚翠宿于仁和宮,姊妹二人久無見面,自然各訴離衷,十分親熱。 隔日早上,朱元璋待得早朝一散,便即匆匆趕到仁和宮來,打算看看惠妃的妹子,是否真如外間傳聞一樣,是個天仙化人的人物。 朱元璋一來到仁和宮,宮女太監早已跪滿一地。朱元璋伸手止住通報,一腳便踏進惠妃寢宮。吳倚琳這時正與妹子梳頭,乍見皇帝一聲不響的跨步進來,不禁吃了一驚,連忙扯了扯妹子,兩人連忙跪下接駕。 朱元璋捋著頷下的胡須,笑道:“免禮,平身?!闭f著坐在一旁,只把眼睛在吳倚翠身上瞧。只見眼前這美女年約十七八歲,朗目疏眉,皓齒朱唇,當真長得妍姿艷質,世間難尋。 吳倚琳冷眼旁觀,看見朱元璋這色迷迷的目光,便知計劃成功了大半,當下笑道:“皇上怎地突然來此,嚇了臣妾一跳?!?/br> 朱元璋呵呵笑道:“沒什么,只是知道惠妃meimei到來,朕過來看看罷了。是了,你們不用理會朕,朕坐一會兒便去,繼續做你們的事吧?!?/br> 吳倚翠剛梳完頭,但聽見皇帝的說話,不由大羞,慌了手腳,一朵插在頭上的發釵,當的一聲落在朱元璋腳邊。朱元璋俯身拾了起來,徐徐插回吳倚翠的髻邊。 吳倚翠見皇帝為她插釵,愈益害羞,立時紅暈蓋臉,幾無地自容。忙道:“多謝皇上?!痹捄?,三腳兩步,匆匆逃到內室去。 吳倚琳看見,微微笑道:“小妹生性害羞,極少與男人接觸,皇上今日這樣待她,恐怕她再也不敢進宮來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真是個嬌羞美麗的女孩子,有趣,有趣!” 吳倚琳聽得這句說話,便知朱元璋不懷好意,乜斜他一眼,微笑不做聲,心想成事了,若沒猜錯,瞧來不出多日便有好戲看了。 朱元璋坐了一會,見吳倚翠始終沒有出來,知今晚也不便留在仁和宮,便和吳倚琳閑聊幾句,站起離去。 吳倚翠經過那件事,果真不敢再住在宮里,當日便與姊姊說明,吳倚琳無奈,也不敢太過顯露形跡,便叫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