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書迷正在閱讀:少將軍的掌上嬌[重生]、傾世盛寵:病嬌公主狠又颯、全貴族學院聽我心聲后,寵瘋我、家園、穿成古代小廝后娶了一國之君、穿到蟲族星系我卻成了一只狗、之死靡它(短文1v1)、墨唐、清穿之泰芬珠悠閑奮斗日常、重生美利堅,這是我的時代
但有句話叫什么,通過本質看設計,通過外在裝備辨別裝備性能。 但凡利用建筑結構搭建的東西都有規律可言,像他這種大型擺件,若想在設計原素跟視覺方面造成沖擊,那必然是得創新加精而細的構件。 別的不說,這必然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跟精力,光憑他一人,貪心不足蛇吞象,哪怕再加上幾個人,短短八九日,也只能弄出一件虎頭蛇尾的東西來。 畢竟表面的視覺美化,可不一定能夠出類拔萃。 所以,十有八九,這件作品……不會被選中。 鄭曲尺繼續朝前走,有幾名工匠正在激烈地商議著什么內容,她隱約聽到了其中的對話。 “我乃弓人出身,你且說說,制弓射日不可行,但彎弓射大雕可行?” 弓人? 根據考工記上內容,一般木匠細分下來,有輪、輿、弓、廬、匠、車、梓七大工種。 輪,就是專門制造車輪。 輿,車廂之類的模型工。 弓,弓箭工。 廬:廬器,那就是刀、劍、戈、戟、茅等兵器的柄。 匠:建筑房屋之類的工人。 梓:這類人工作比較雜,以木樂器為主,但也做一些箭靶、飲器之類。 “你不懂,我參考過往年霽春匠工會的作品,繁花似錦,其工藝集美觀、實用,你這張弓設計出來可減力、又多發,雖實用,但卻不好看,叫人瞧不上?!?/br> “據聞,今年當評判的是來自六國的七姓大家,肯定比往年更嚴格,畢竟前幾年也沒少出彩的作品,普通的木藝品,的確缺少些叫人眼前一亮的感覺?!?/br> “可時間緊,任務重,大型的器械便不用想了,咱們還是想想做件什么出奇不意的東西吧?!?/br> “不如做百寶嵌?” 他口中的“百寶嵌”,就是在同一件器物上鑲嵌多種經過加工的珍貴材料,從而達到突出構圖主題和強化裝飾效果的目的。 這種百寶嵌鄭曲尺曾在展廳見過,是一件宋藝品,它是在螺鈿鑲嵌工藝的基礎上,加入寶石、象牙、珊瑚以及玉石等材料形成的鑲嵌工藝。 鄭曲尺腦中浮現出相關資料,但她想,這個提議絕對不會有人同意。 果然。 “就算咱們傾家蕩產,也湊不出百寶不說,那個寶石如何嵌入器物上?這工藝咱們能比龜茲國那群癟三手更巧?別到時候整個不倫不類的東西出來,貽笑大方?!?/br> “我擅南方雕刻梨木大立柜,咱們可做一件高逾丈余,然后在上面進行設計出彩,不必拿寶物嵌入,而是雕刻出戲獅獻寶,其場面宏偉壯觀,再以金器鑲嵌邊角,打造出一種富麗緊致的線條……” “可是這時間可充足?” “估計不行……但是咱們趕工卻可以將它做出來,雕刻部分是最費時力,我們可以多找些人來幫忙……” ??h的家具,向來樣式單調普遍,臃腫笨重,實用強,美觀度實屬一般,更別提引進什么雕刻工藝,這人的想法不錯,聽著他的描述,鄭曲尺都有些期待他們的作品了。 方才聽三個對話。 一個顯然擅結構框架,一個擅外飾雕刻,一個則有審美藝術跟時間規劃,倒是一個合適的小團體。 接下來,她又繼續朝前走。 她看到有工匠想標新立異,整了一堆奇型怪狀的木頭,只可惜手藝配不上想法,一直在那里唉聲嘆氣,做廢一批又一批的木料。 哥們,咱實在不行,就加入吧,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她也替他愁掉了一根頭發后,就又抬步,直到看到一個匠師叫鄭曲尺驚嘆了。 這都快完成過半了吧。 這是什么時候就開始準備的??? 就是她看著總有點眼熟……再仔細一看,這不是她之前做的起土器plus版嗎? 別以為你披了件“增強型”的外衣,我就認不得了。 所有簡易起重,都是由一個單梁吊臂、一個絞車、一根繩和滑輪的滑輪組完成。 她的起土器是最原始的定滑輪滑車,但卻是一種復式滑車,在同一軸上裝有直徑不同的兩個滑車,直徑大的為絞,作為原動力由人搬動絞車,帶動直徑小的轆轤轉動,把東西吊起來。 在這其中,她設計了減重設計與轉向器。 《孫子·攻謀》篇中,論述了攻占敵城時必須建造帶樓櫓的車,巢車是一種桿上安有滑車的活動瞭望臺,可見滑車在春秋時已擴大到用于軍事方面。 接照歷史進程,這個時代應該也有人設計出來了,她曾問過其它人,得知這個時代其實早就有定滑滑輪,但是只是單滑輪,一個轆轤,導致工事功效太低。 所以,她的起土器相當于一種開創跟改進的啟發…… 比如這位匠師,他或許便從中得到啟發。 《天工開物·作咸》記述的蜀省井鹽汲鹵機械,它由一個轆轤和兩個定滑輪組成,用牛拉轆轤作動力。 別說,她看資料上的圖紙,倒是跟眼下這個匠師所搭建的器械十分相近。 假如他真能做出來,的確也是一件利益于民眾的好事。 這一圈看下來,所有人都很忙碌,反倒顯得她很閑。 老實說,特別驚艷的沒見著,畢竟現代社會啥稀奇古怪的東西鄭曲尺沒見過。 但要說于民于民生有用的,卻很多,他們都在開拓自己的能力,開創著力所能及利民利國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