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書迷正在閱讀:大院來了個霸王花[七零]、紅男綠女(1v1)、蝴蝶(重生 1V1)、擺弄alpha的n種姿勢(主ba)、開始發瘋(np)、室友他每天都想殺了我、明日,我將與你相見、噩夢(無限循環,囚禁)、狐貍精她是萬人迷(NPH 九黎)、不想當魅族卻被迫下?!綨P】
“那你們算到我那日祭禮會天降異象差點被雷劈嗎?你們口口聲聲說我是繼承大統的天選之人,可我怎么感覺上天對此并不認同呢?” “那是意外,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罷了?!?/br> “無論是不是意外,這說明多羅閣對我也有算不透的地方?!泵霞男泻V定道,“再者說,若我真的只是鞏固你們地位的一個過客,多羅小驛有那么多掌簽,何需你親自出馬?一跟就是這么多年,你們定然還有事隱瞞?!?/br> “……”金如歸被他纏得頭疼,難得暴躁地拍了下案上的賬簿,“你當我愿意嗎?偌大的生意尚且顧不過來,還得在司天監裝樣子,我也不想跟你耗著,分明是你強留我的?!?/br> “我偏要強留,看看你們算到了多少,看看我到底是不是你的八厄?!?/br> “你這孩子怎么這么固執!”金如歸哀嘆,“早知該讓那雷結結實實劈你一下,興許能讓你腦袋靈光些,少去想那有的沒的?!?/br> 此番談話不歡而散,司天監旁人自是不知太子殿下與多羅閣祭司又聊了什么天機奧秘,他們只見到靜室再次閉門沉寂,徒留那位祭司獨坐幽篁里。 金如歸拂開雜亂堆疊的賬簿,在那把管用的金珠算盤上,虛空拎起一串黑色的“銹點”,喃喃自語:“阿痣,你也聽到了,要哄住他有多難……” 盡管他總想偷懶把這活推給江故,但不得不承認,整個多羅閣,除了他,沒人接得住孟寄行這一卦。他已是最會圓融變通的那個,卻還是架不住這人的探究、追尋和偏執。 權勢是它墊在腳底的天階,雷鳴是它饑餓已久的肚腸。 驚蟄已過,它終將蘇醒。 *** 皇帝病情急轉直下,昏迷五日后恢復清明,自知無幸,便將太子和四位顧命大臣叫來身邊,做最后的囑托。 宮人捧來遺詔,皇帝艱難起身,看過一遍后,當著眾人的面用了印。 丞相宣詔,孟寄行伏地接旨。 待傳位儀式結束,皇帝屏退旁人,招手示意孟寄行到榻前來,握著他的手說:“聽聞前陣子祭禮之時天降異象,咳咳,是多羅閣一位祭司驅云散雨,為你化解危局?” 孟寄行恭順回答:“是。父皇切莫擔憂,那日有驚無險,想來只是上天給兒臣設下的考驗,見兒臣足夠虔誠堅定,父皇亦是澤被天下,異象便盡數消散了?!?/br> 皇帝搖頭:“考驗也好,懲戒也罷,那都是說與無知之人聽的……我要問的是,你事后將那位祭司留在了司天監?咳咳,還常常與他探討星象命理?” “到底是在祭禮上出了不少力,兒臣想著提攜嘉獎一番,也算還他個恩典?!泵霞男斜苤鼐洼p地問,“父皇,有何不妥嗎?” “孤要提醒你,多羅閣不過是穩固皇權的籌碼之一,他們確實很有些非同尋常的能力手段,但身為一國之君,咳咳,萬不可全然聽信于他們……當然,也不必冒著大不韙去于打壓消磨他們,落得太祖皇帝那般……咳咳,不要過于依賴他們,便不會受制于他們,你可明白?” “是,兒臣明白。父皇放心,兒臣絕不會成為他們的附庸?!?/br> 孟寄行口中鄭重承諾,神思卻已飄到了別處。 父皇是個守成沉穩的君王,一生都未做過大開大合的激進之舉,對待多羅閣的態度也正如他所說,敬而遠之,不會特別倚重,也不會竭力排斥。這樣的君王大概就是多羅閣最喜歡的那種,一切都按部就班地來,在他們預想的因果中前行。 可他不是這樣的君王。 他想得到的,遠比一個君王還要多得多。 病榻上的人已處于彌留之際,他能聞到父皇身上散發出的腐朽氣息,聽到他胸腔里渾濁的痰音,看到他即將頹敗凋零的命數。他也知道,屬于自己的因果,才剛剛開始。 皇帝非常疲累,消耗了太多精力,說完這些就又變得昏沉。 孟寄行扶他躺下,為他掖好錦被,而后自語般地說:“父皇,你有沒有想過,多羅閣在這世上存在了多久?它為何一直旁觀著我們百代更迭、王朝起落?它隱藏著我們驚為天人又無法企及的能力,在等待什么? “父皇,你覺得天下是什么?是稷夏的疆域?是生生不息的子民?還是我們緊緊握在手里的皇權?在兒臣看來,我們所見之天下,不過是多羅閣編織出來的一場夢境,是一場演奏給眾生看的歌舞,他們才是這里的主宰……父皇,你可明白? “而我不會成為他們的附庸,也不會試圖去毀滅他們。人總是如此,知道的越多就越貪婪,我要撕開他們的軀殼,攥住他們的心臟,成為他們,取代他們。 “只有這樣,才算實現了我的心愿。 “父皇,這些話我連師父都沒有告訴,只說給你聽?,F在,你可以安心睡去了?!?/br> 皇帝神志恍惚,聽得不甚真切,但他聽出了太子語氣中的瘋狂,發現了他背離自己期盼的野心,不由得睜開眼,想要規勸幾句。 可當他側首看向此刻的孟寄行時,突然面露驚恐,渾身抖若篩糠。 皇帝目眥欲裂,用盡全部的力氣,伸手指向孟寄行。 他喘著粗氣,胸口如老舊的風箱般拉扯起伏,那根嶙峋的手指停在孟寄行的眉心,喉間發出嘶啞的聲音:“天毀……嗬嗬……國亡,逆子,逆子……嗬嗬……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