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但他不去煽動百官跟著一塊攜帶了事,也不是為了看圣天子可憐,只是為了維系朝政穩定而已。 皇后喃喃道 “可也不是圣上想要做圣天子……他是被逼著一步步前進的,若不是錯生帝王家,堪出龍脈,或許也能平淡過完此生,又或者是生入尋常百姓家,也好過如今被拘束的一生了?!?/br> 謝蘊忍不住一笑,這真是他聽過最無能的借口了。 “是,他確實是被逼著一路行來,但這只能說明他沒自知之明,我講了,既然一開始都不愿意做圣天子,為何又要接任太子之位呢,僅僅因為他身負純粹的龍脈,所有被迫必須要做皇太子嗎?如他有自知之明,拼死也不做太子,先帝總不可能真的要他死,說到底,他心中也存在一絲企圖與僥幸,想要享受萬眾矚目的榮光,所以才會順水推舟,一路走到如今,只是他承受不住這天下的重擔,倒也不必將原因推脫旁人?!?/br> 以及另外一個可能,說什么生入尋常百姓家,天下至尊的身份都能過得如此凄慘,難道尋常百姓就能過得很好嗎? 尋常百姓也有尋常百姓的艱苦,那是比坐在宮廷之中長吁短嘆更為深刻的皮.rou煎熬,況若亂世風起,做皇族大概率也能保全自身,然而若做尋常百姓,或許連死于哪一具鐵蹄亂刀之下都不知道。 不過,這種假設,又是沒必須說出來的話了。 謝蘊站了起來,低頭看著她已經陷入執念中的雙眸,帶著嘆息的意味說道 “此事不必再談了,與其勸我,不如多勸圣上開闊心態……怡姝,你是很好的皇后,我從來都對你滿意,只是,若真有再來一次的機會,或許我不會再堅持非要你做皇后不可?!?/br> 一心為圣天子謀劃的執念,若圣天子賢明圣德,自然能成一代帝后佳話,然若圣天子昏庸無能,卻是可悲可嘆了。 這是謝怡姝第一次聽到從兄長口中說出后悔的話,而且說是為了自己,可她并不覺得喜悅。 世上從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事情發生就是發生了,難道企圖靠做夢去圓滿一切的遺憾嗎?! 皇后坐直了身軀,朝著謝蘊準備離去的背影大喊 “兄長!姬徹天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出現,難道你也要做一輩子的教書先生,庸碌過完一生嗎!” 她心知肚明,若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兄長要挽救的也不是她成為太子妃的事情,而是姬徹天被測出蛇脈的禍事! 兄長所有的謀算,都是建立在姬徹天繼任圣天子之后的事宜,但為此而做的所有安排,最終實行的只有她成為太子妃,成為皇后這一件事情而已。 而其余的所有計劃,全被兄長壓下不談,甚至又在奪權之中輕易的落敗,她不相信是兄長的能為真正不如長公主與國師,也不相信兄長會不做任何反抗就輕易認輸,而是故意為之。 可故意落敗,又是為何? 那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做法,就算真是欲揚先抑的謀略,然而若抑到最后也沒揚起的機會,那謝蘊就是一個失敗的家主,一個平庸至極的世家公子。 甚至百年之后,與世人傳說之中,他也是被打擊的一蹶不振的失敗方,什么韜光養晦的念頭,也不過是自我安慰的說辭,沒有人會在意,知道他究竟是怎樣的深意。 這個道理,兄長不會不知道,可他卻寧愿賭上自己一生,甚至百年后的名聲,也不愿去展現他的才能,甘心只做一個敗落后的教書先生,那只有一個原因——如今的圣天子不值得他去費心侍奉,所以寧愿退隱。 而說的更準確一點。 與其說他不愿輔佐當今圣天子,不如說他在等真正讓他青睞之人的現身。 他在等姬徹天的出現。 這是他們兄妹之間十余年朝夕相處,不必言明的默契,外人無數種猜測謝蘊沉寂的真正原因,她卻不用試探,就知道兄長真正的心思在何方。 普通人尚且不愿意叫人了解自己真正的內心所想,更何況是心有溝壑之人,然而這樣的話,卻也沒有讓謝蘊動容半分, 他停下腳步,回頭去看看著仿佛握住自己重要把柄,并為了圣天子而用這把柄來刺向自己的meimei,也只是輕輕一笑,說 “弦為知音動,馬為伯樂行,若無知音伯樂,種苗勤四季,桃李滿天下,做一個培育英才的教書先生,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有何不可呢?!?/br> 他轉身離去,聲音散落風中。 “小妹,早在你是太子妃的時候,我就已經給過他成為知音伯樂的機會,但你還記得那個時候,還是太子的姬徹云,說了什么嗎?” 謝怡姝愣在原地,看著兄長逐漸遠去的身影,竟再也說不出什么勸說的話了,只順著抬起頭看向空中的明月出神。 那個時候,姬徹云同樣的怯懦卑微,卻又有成為皇太子的激動,想要親近自己,卻又不敢太過親近,于是便去討好兄長,又或者他也只是單純的想要和謝氏未來的家主拉進關系而已,總而言之,每每見到兄長,倒是很殷勤的樣子。 某一日,謝蘊前來殿中拜訪,和姬徹云下棋時閑聊,突然說 “圣上時日無多,太子殿下想過以后嗎?” 圣上分明還健在,他卻說出這樣好像期待圣上駕崩之后取而代之的話,這幾乎是等同謀逆了。 說出之后,便叫姬徹云手下猛的一抖,撞翻了棋盒,無數雪白的棋子落入棋盤上,將一局棋徹底打亂,再沒有進行下去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