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翻盤
第408章 翻盤 朱校長快要被這人氣死了,這名學生從頭至尾帶頭鬧事不說,還故意煽動挑撥了很多人一起鬧事。 要不是怕落人口實,他都想將這人開除了,這種禍害他們學校要不起。 他深吸一口氣,對那名組長說:“我這邊有宋楚做的研究項目資料,可以證明這是她提出來的?!?/br> 組長還沒說話,鬧事領頭學生又插嘴道:“朱校長,這件事都過了多久,你們完全可以讓教授們寫出來,讓宋楚照抄一遍,然后拿來應付調查組和我們?!?/br> “這種不能證明日期的東西,根本就沒法拿出來當證據吧?”他又道。 今天無論如何,都要讓調查組的人相信,宋楚走了便利和捷徑,然后將結果定下來。 這樣學校被迫至少也得對宋楚做停學處理,嚴重的更甚至直接開除學校。 只要宋楚被這樣處罰,他就能拿到那五百塊錢了。 而且他本身也覺得宋楚一個新生怎么可能有那種本事,他自認為自己能力不比宋楚差,可之前寫的一些東西卻被嚴教授批判浮夸和沒有研究價值,這讓他非常不爽。 那些老家伙還不是看在宋楚背后有厲害的人撐腰,這才區別對待的。 這次他要一起將這些人拉下來,讓他們魚目混珠,不將他這樣的人才看在眼里。 “你,你這是謬論?!敝煨iL又被這人氣到了。 那名組長原本剛準備說看看朱校長提供的資料,可聽到這人的話后就停住了動作,“這位同學說的確實有道理?!?/br> “朱校長,你們還能提供其他的證據嗎?不然這件事你們和宋楚都洗不清干系?!彼a充了一句。 朱校長知道來調查的這位組長,他聽說這人正直是正直的,可為人卻比較古板,喜歡以主觀意識為主來判斷。 也就是先入為主的認為宋楚走了關系,現在也就以這個意識來做事。 他真是有嘴都說不清了,那份項目資料,上面就算寫了日期,這些人也可以說是后加上去的。 讓參與的教授們作證,他們又說這是串通一氣的,那還查什么?直接定罪好了,太氣人了。 可要是讓這些人去實驗室親眼看著宋楚帶著教授們做實驗,又怕有敵特jian細什么的,將實驗的過程和重點泄露出去。 指不定還要說,他們提前給宋楚背了書,讓她這樣做的。 正在朱校長一籌莫展時,秘書推門進來,在他耳邊說了一句。 朱校長有些莫名,農科院的院長打電話找他干嘛? 難道也是為了宋楚這件事?可又覺得農科院應該不至于會來管這種事情。 但不管怎么說,這個電話他還得要去接的。 “我去接一個電話,麻煩你們稍等幾分鐘?!彼麑δ敲M長說。 組長點頭:“可以?!?/br> 朱校長去接完電話,原本郁悶的心情一掃而空,黑臉也變成了笑臉。 秘書見狀沒忍住問:“校長,是不是有什么好事發生了?” 要知道朱校長最近都在為鬧事的事情發愁,一個多星期了臉上都沒笑臉。 朱校長笑著說:“好事,當然是好事了?!?/br> “你快去將這一期新到的《國際農科》拿來,咱們就靠它翻盤了?!彼劬Χ夹χ觳[起了。 最近來自各方的壓力,還有學生鬧事的處理,讓他郁悶死了,特別是剛才在會議室發生的事,更讓他憋屈。 現在看里面的人還有什么話說,不得不說還是宋楚有先見之明。 秘書一聽也松了口氣,雖然不知道要怎么翻盤,可看到朱校長這模樣,那是志在必得,也沒多說什么,急忙就跑去找雜志。 朱校長一改之前的沉悶,意氣風發的進了會議室。 不單只讓丁副校長等人詫異,連調查組的人都覺得他情緒變化很大。 那名組長開口道:“朱校長,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你們這邊還能拿出什么證據來嗎?沒有的話,我們就只有將宋楚帶走去審問了?!?/br> 只要宋楚親口承認了,那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至于她背后的顧家,他并不懼怕,畢竟他是秉公辦事,要顧家敢對他如何,他也就去鬧。 這些人也都是受那次運動的影響太深,什么都想著去舉報和鬧,可現在顯然已經不是當年了。 朱校長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這才道:“當然有證據了,我已經讓秘書去拿,麻煩你們再等幾分鐘?!?/br> 組長皺了皺眉頭,“行吧,我就看看你們還能提供什么證據?!?/br> 鬧事帶頭的那名學生,也不認為學校能拿出什么證據,想必是拖延時間。 大約過了五分鐘,秘書氣喘吁吁的捧著一本雜志跑了進來,遞給朱校長。 朱校長接過雜志快速的翻到了中間,看到了以宋楚署名落款的兩篇論文,整個人的心徹底安定了下來。 他將翻開的雜志遞給那名組長,“這就是證據?!?/br> 那名組長接過雜志,看著上面全是英文:“……” 弄本他看不懂的書,說是這是證據,這要糊弄誰呢? “朱校長,你這是什么意思?這鳥文誰看得懂,你別隨便拿那本書就來糊弄我?!彼欀颊f。 朱校長無語,光聽這句話就知道這家伙沒文化。 “這是英語,這也不是書,而是國際最權威的農科雜志?!?/br> 朱校長伸手指了指翻開的那篇論文備注,“你看這論文的著作署名寫著京都農大宋楚?!?/br> “只要是業內的專家都知道,這本雜志如果要投稿,并且就能夠刊登出來,那至少也要在發行日的一個月前?!?/br> “而這兩篇論文發表的內容,就是我們學校正在做的重要項目實驗,完全由宋楚主導,其他的教授專門家輔助?!?/br> “別說咱們的專家給宋楚做功課背書來投機取巧,我們學校的項目實驗可才開展了半個多月,而宋楚卻是在一個月前就投稿了?!?/br> “那個時候項目實驗可還沒開展呢,而且這是最權威的雜志,上面的文章需要本人自己撰寫,我們國內之前還沒有一人在上面刊登過論文呢?!?/br> 這也是他特別激動和驕傲的地方,很快全國的農科領域都要沸騰的,農科院可是第一時間就打了電話來的,而宋楚這樣的人才可出自他們京都農大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