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還是有人能拿得出手
第257章 還是有人能拿得出手 這真空包裝機本來就是顧越指導生產的,誰都沒有他熟。 加上本來他擅長機械方面,很快就讓那名外商將想要知道的原理等,全都弄清楚了。 他剛才對之前那些人問了問題,他們吞吞吐吐的不說,還回答不上,也讓他失去了想要合作的想法。 原本他覺得這真空包裝機是真的好,特別是技術很先進,因為剛才那些人,他還差點以為這就是搞出來的噱頭,其實可能沒那么好。 現在聽了顧越的介紹,才發現真空包裝機比他想象的更好,技術領先了他們國內好多。 了解得差不多,外商很有意向,于是就坐下來談條件了。 這人因為要的數量比較大,因此價格上也以此來壓。 這回就輪到宋楚上場了,她一口流利的英語說出口后,這名外商都驚訝了下。 顯然沒想到突然來了兩名年輕的華國人,外語竟然都這么好,看上去還很專業。 于是頗有興致的和宋楚交鋒起來,他不但是做機械和生產線生意的,對談判也很擅長。 宋楚正談著,另一邊對外部有人過來和許衛湊耳說了幾句話。 許衛皺了皺眉頭,不過還是走到宋楚面前低聲道:“小宋,能稍微打斷兩分鐘,我和你說幾句嗎?” 宋楚對外商說了抱歉,就跟著許衛到了旁邊。 “小宋,現在是這樣的情況,我們國內現在想要進口一條紡織生產線,而正在和你談這位外商所在的公司,正好有目前全球最好的生產線?!?/br> 他面帶無奈的說:“只可惜之前對外部的人和他沒談下來,對于這個情況上面也非常重視,畢竟咱們的紡織品在出口商品中占了不小的分量?!?/br> “要是能夠將生產線簽下來,效率和技術等會提高很多,更有利于將來紡織品這一塊出口的競爭?!?/br> 宋楚聽出了他的意思,“那現在上面希望我怎么做呢?” “上面的意思是,能不能你們在真空包裝機上做一些讓步,然后你幫忙和他談談生產線的問題?” “當然,上面也不會讓你們的縣機械廠吃虧,到時候讓步多少,也會補償的?!彼a充了一句。 宋楚點點頭:“行,那我試試?!?/br> 對方的生產線技術很先進,直接進口就能用了,她也不可能讓顧越去研究生產線,然后自給自足。 畢竟條件有限,需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人力、精力才可能弄出來,耽擱的成本太大。 只能說現在依舊要進口別人的,但以后盡量努力去追趕,爭取將來都用自己的技術。 聽到她毫不猶豫的答應,許衛松了口氣,“小宋真是太謝謝你了?!?/br> 宋楚笑著說:“不用客氣?!?/br> 回到原位,宋楚并沒有一下就提生產線的事情,而是帶了個節奏,將真空包裝機的技術再次的拿到桌面上提,畢竟這目前是全球領先。 還很隱晦的給了顧越一個眼神,他非常聰明的加入了話題,讓那名外商越來越難以舍棄。 加上宋楚又拿出了之前和別人簽的合約,咬死不松口,他想了想還是無奈的同意了。 宋楚這才話鋒一轉,提起了那條生產線。 這名老外也是很精明的,一下就懂了宋楚想要他們生產線的意思,然后就在真空包裝機上做文章。 宋楚不想讓價,否則對之前簽約的人來說不公平。 倒不是覺得對不起那些簽約的外商,而是她覺得這牽扯到了價格誠信問題。 一旦今天她對這人讓利了,要是消息泄露出去,其他的外商心里會怎么想? 換成是她的話,心里絕對是不會舒服的。 那些人要不會主動找上門,也同樣要求讓利,可也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脾氣沖點的,心里肯定第一時間就將他們加入黑名單,再也不會合作,這對縣機械廠的口碑會有很大的影響。 可不讓利的話,這老外肯定不會同意賣生產線給他們。 宋楚一邊談,一邊思考要怎么平衡。 顧越很聰明,又和宋楚越來越默契,一下就猜出了剛才許衛將她拉過去的意思。 他同樣知道如果讓利,可能會給縣機械廠的口碑帶來影響,但那條生產線的進口,其實比他們真空包裝機的出口重要不少。 也不能說上面偏心,只能說輕重緩急不同。 他腦子也轉了轉,突然想出了一個辦法。 提出價格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他可以提供真空包裝機的三成技術。 反正等這些國家的機械公司將真空包裝機研究透,他也能將其更新換代了。 宋楚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這也是她剛才想到的,果然她們心有靈犀。 于是她就開始忽悠起來,顧越一旁幫腔,又說了不少核心技術問題。 老外覺得有道理,雖然只是三成的技術,但他們的機械廠卻能以此為突破口,自己加速研究破解技術。 他覺得宋楚說的對,時間就是金錢,用縮短的時間來賺更多的錢,何樂而不為。 他們要是破譯出來,再將真空包裝機完善下,也能賣給其他國家,然后賺取更多的價值。 最后總算敲定了訂單簽約,價格和條件不變,就是多了顧越這邊多提供三成的技術。 彼此之間都還算滿意,宋楚趁熱打鐵,讓對外部同時將生產線的合同也一起簽訂了。 從宋楚和許衛回來,到談判結束,大約用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這也讓之前和老外談生產線的幾名對外部同志驕傲又挫敗。 驕傲的是,他們還是有人能拿得出手,照樣將生產線談下來的。 畢竟這條生產線可不單只是他們華國看中,還有三個國家也盯上了,早點簽下來早點改進技術,競爭也更有優勢。 挫敗的是他們和這老外已經談了一周,這家伙就是不松口,顯然想要貨比三家,一直吊著。 他們怕的是這家伙最后不賣生產線就離開了,現在看著簽好的合約,他們大大的松了口氣。 從剛才宋楚和顧越的談判中,他們也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