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崇禎帝,我就喜歡年輕人
顧炎武自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這個世界的制度。 在見識到了江楓之后才發現,自己發現的、看到的也不過是表面上的。 也就是當初江楓所說的三個境界,他還停留在第一個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到的錢莊,也自是錢莊表面上的問題。 顧炎武在求學的時候,就聽到過同窗對于錢莊的一些傳聞,更是親自見到過錢莊在借出去錢財之后,未能收回來,就直接找人上門強行收債。 白紙黑字還有著簽字畫押,這種事情就算是到了官府那里,那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再加上,這錢莊和地方上的官員,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聯系,他們之間要是相互勾結,一般的平民百姓,還真的就沒辦法。 當顧炎武把江楓對于錢莊的看法,以及錢莊的現狀說了出來之后。 崇禎皇帝更加欣慰了。 他其實也喜歡任用一些年輕的官員,因為他自己本來就比較年輕。 再加上,崇禎皇帝覺得年輕的官員會有一種沖勁兒,讓他們做什么,他們會沖在前面,使出全身的力氣,不顧一切地完成這個任務。 不像是那些年邁的官員,會有各種顧慮,會想要盡量顧全大局。 看起來老成穩重,但是卻也會因為這些顧慮而束手束腳。 “說得好,那些個民間錢莊的存在,只會讓那些有錢人越來越有錢,并且還是搜刮民脂民膏積累起來的。 然而首輔大臣韓卿也說了,錢莊的存在,也讓一些百姓能夠解決燃眉之急。 沒有了錢莊,他們就沒辦法典當,從而得到一些錢財,解決燃眉之急。 可是錢莊的存在,卻又讓更多的百姓因此而背上一生都換不完的債務,這對于百姓來說,是弊大于利。 朕這里有一份建言,你可以看一看?!?/br> 崇禎皇帝把江楓寫出來的奏章,給了顧炎武。 顧炎武躬身接過來,慢慢地看了看,然后便徹底確定了心中的猜想。 江楓就是如今的大明國師,那位傳聞腳踏金龍而降世的仙人。 因為這建言上面的內容,和當初江楓對于錢莊的看法是一致的。 “此法利國利民,一旦能夠建立完成,不僅僅是百姓可以獲利,就是一些商人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保障。 如此一來,便可以穩定整個大明?!?/br> 顧炎武早已經了解了錢莊的利與弊,如今看到了皇家銀行,更是覺得此法可行。 當真是建立起來了。 到時候那些商人行商的時候,只需要帶著票據就可以去交易,憑借票據和印章,就能夠在另外一家銀行之中兌換錢財。 如此方便的事情,想來那些個商人一定愿意做。 而實行了同意的利息之后,老百姓典當或者是借錢的時候,也不會背負越來越多的債務。 “既然如此,那朕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如何?”崇禎皇帝靠在了椅子上,對顧炎武漫不經心地問道。 顧炎武直接躬身抱拳,鄭重地說道:“回稟萬歲爺,請萬歲爺放心,白身自當竭心盡力、為大明、為萬歲爺、為天下百姓,建立這皇家銀行!” 崇禎皇帝想到了當年江楓對他說的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便直接下定了決心。 給了顧炎武一道圣旨,并且給了他尚方寶劍。 崇禎皇帝知道,一旦皇家銀行建立,必定會觸碰到其他人的利益。 這一點,也是當初江楓教給他的道理。 任何一個改變,肯定會觸碰一些原本的人的利益,這是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但是好的改變如果觸碰了一些人的利益,那就一定要堅持下去。 江楓對于當年的王安石變法以及張居正變法,都給與了一定的肯定,卻也指出了他們的不足。 這種道理講通了。 崇禎皇帝自然也就明白變法帶來的好處,一切政務在一成不變的情況下,時間長了都會變味兒。 因為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環境的改變、隨著人在熟悉了規則之后,找到了規則的漏洞。 那么,一切不好的事情也都會隨之發生。 這也是崇禎皇帝堅定支持江楓的一切改革的原因,因為他覺得江楓提出來的一切改變,其實都能夠帶來好的改變。 這一點,崇禎皇帝是已經感受到了的。 顧炎武帶著圣旨和尚方寶劍,第一站就來到了大明時代周刊的書院。 找到了范景文,言明了來意。 然后開始在大明時代周刊上面發表了一篇文章。 這一篇文章揭露了現在子錢家也就是錢莊的種種惡行,痛批了他所見到的好幾個地方的錢莊。 最后,直接言明自己受到了大明天子的看重,開始籌備皇家銀行。 這一版大明時代周刊。 那是相當精彩。 不僅僅有著顧炎武的曝光錢莊,還有黃宗羲的關于云貴之地叛軍胡作非為,而大明大軍未能有辦法平叛的惋惜和催戰。 還有幾位大儒對于大明連番改革,導致大明現在已經民心不穩的感慨。 同時,還有六部、御史臺、大理寺對于一些地方的冤案的平冤昭雪等等。 一張大明時代周刊的內容是越來越精彩,也越來越吸引讀書人爭相 發表了文章沒有多久。 顧炎武接到了戶部的邀請,然后開始籌辦紫禁城的皇家銀行。 京師之地的富商還有錢莊很多。 關鍵是,他們是要建立一個皇家銀行的總部。 到時候再在其他的地方建立皇家銀行,完成從地方各個都城到紫禁城總部皇家銀行的體系。 這就到了又要用地的問題了。 不過,和上一次大明時代周刊選址不同。 這一次,崇禎皇帝直接把皇家銀行建立在了原國丈的府苑之上。 周奎已經被貶,空有一個國丈的身份,卻沒了以前的那些個權力。 不管是哪一個官員,那都是遇到周奎的時候,都是繞著走的。 周奎的原來府苑,那是幾進幾出的宅院,位置足夠大,建立皇家銀行的總部,絕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