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這大明、已經快要沒救了
高產農物的收成。 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這些個大明的官員先是祝賀了一番崇禎皇帝之后,就想著要爭取這些高產農物的使用權。 畢竟他們也有著自家的農莊,就算是沒有自家的農莊,身后還站著那些個豪族。 這些人對于高產農物肯定感興趣。 所以就出現了大臣們想要瓜分高產農物的場景。 當然了。 像是孫承宗、范景文等人,自然不會支持直接把高產農物給瓜分出去。 這是利國利民之農物。 可不是一般的貢品,直接就瓜分給大臣,讓他們隨便去使用。 “萬歲爺,臣以為如此高產農物乃是國師獻出來的,應當由國師來決策?!?/br> 孫承宗直接站出來,反對了幾個想要瓜分高產農物的大臣。 崇禎皇帝則是看向了江楓。 江楓這才站出來,說道:“農乃國之基石,沒有農,大明也就沒了糧食,沒了糧食,可能連你們這些人都會餓死。 我之所以拿出高產農物,也是因為見到了民間百姓之疾苦,再有一個,便是大明的糧食很缺。 并不能完全分給每一個人,所以才會拿出高產農物,它是用來穩定大明的基石,而不是用來給某一些人當做是賺錢的貨物。 發家致富,想要用這高產農物,那是不可能的?!?/br> 江楓此言一出,很多人都不敢再說話了。 至于那些個別有用心的大臣,也是連忙請罪。 崇禎皇帝最為痛恨的便是這種時候,總有一些大臣,并不是為了大明的強大而站出來。 他有時候恨不得把這些人前部清除出去。 讓整個朝堂只有一個聲音,那就是他的聲音。 但是卻被江楓給阻止了。 倘若真的只剩下一個聲音了,那大明也會走向滅亡。 因為崇禎皇帝不可能保證他自己一直是清明的,也不能保證下一個帝王也是清明的。 如此一來,獨斷專行只會加速大明的大滅亡。 只有善于納諫,聽取各方的聲音,做到一種平衡和競爭,才會讓大明穩定下去。 再加上,現在的大明需要豪族、富商等等大勢力者的支持,需要他們的聲音。 一旦讓他們感覺到了危險,感覺到了被針對。 以現在大明的實力來看,根本就不能為之一戰。 連叛軍都沒有完全清理。 真要是完全清肅整個大明天下,到時候迎接的便是各地的擁兵自重,面對的是真正的天下大亂。 有了江楓鎮場子,誰還敢多一句廢話? 高產農物的確非常高產,可是現在也沒有太多的種子,在這一片莊園里面,也僅僅是那么一點兒而已。 真要是分出去了。 到時候,可能連什么都不剩下了。 千萬不要小瞧了現在這些人的私心,為了一個高產農物,他們什么都可能做得出來。 就像是暗地里面去偷。 這種情況也不可能避免,也是沒有辦法阻止。 然而,當被偷出去的高產農物消失不見之后,也就沒有人敢繼續去偷。 當大明時代周刊把高產農物的情況發布出來之后。 經歷了八大王之亂的大明天下,總算是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整個陜西之地以及河南等地的百姓,開始安定下來。 在官府的引導之下,開始挖渠引水,等待來年的高產農物,也在等待好日子的來臨。 而在北方。 多爾袞看著第三版的大明時代周刊,雙手攅著緊緊的。 碩托的試探,已經被袁崇煥打退了。 關寧鐵騎的勢力還是占據了上風,大金的鐵騎根本就突破不了山海關。 除非是大舉入侵,以鰲拜等絕世武將為先鋒。 可是這也是最后的不得已。 現在的多爾袞只想要穩定現在的大金,然后慢慢發展,等待時機。 只不過,大明的叛軍起來的快,被消滅的也很快。 還沒有大亂天下,就被大明的官兵給追殺到了云貴之地,這么遙遠的地方。 想要讓他們繼續禍亂大明,那是不太可能了。 可是眼看著大明已經開始中興,而大金卻沒什么進展,讓多爾袞有一些擔憂。 一旦大明中興起來,大金勢必會成為他們攻擊的目標。 “派人去告訴范文程,一定要讓大明亂起來!” 多爾袞直接沉聲對多鐸下了命令。 身在太原的范文程收到了命令之后,就嘆了一口氣。 現在的大明想要亂起來,實在是太難了??! 連八大王都被追著從東邊跑到了西邊,又從北邊跑到了南邊。 都快要跑到大明之外了。 “來人,去給座山雕送禮,就說我這里有一個好買賣!”范文程對身邊的管事說道。 “遵命!” “范泰遂,高產農物的種子,可有弄到手?”范文程對另外一人問道。 “總管,紫禁城防守森嚴,那莊園更是重兵把守,除非是用法子找到里面的人,然后用很多錢財收買,不然很難?!?/br> 范文程直接說道:“攝政王下的命令,就算是再難也要完成,不管多少錢,我們都可以出,我必須見到那高產農物的種子!” 對于大明時代周刊上面的報道,范文程很是在意。 因為要是大金有了這些種子,以后也就不會為吃的發愁了。 現在山海關攻不下。 大金也不能南下劫掠,到時候豈不是要被餓死。 沒了補給。 大金在北方就很難受,特別是冬天,一個冬季,就可能死很多很多人。 有了高產農物,最起碼不會餓死人。 可以說,誰都想要這個突然出現的高產農物的種子。 只不過,真正偷到了手的,卻發現這種子根本就不屬于他們。 江楓已經不知道這是第幾次回收種子了。 沒有想到大明的根,已經爛到了這種地步。 那些個士兵,也都能夠被錢財所誘惑,犯下如此大罪。 如果不是有著一個系統。 大明現在還談什么高產農物,種子都可能直接被這些人全部給偷完了。 “一個御史臺和都察院,似乎還是太輕了?!苯瓧饔X得現在的大明,還在爛。 有人說,崇禎皇帝只要是坐在那里,讓臣子自己施為,或許還能救大明。 這有點兒太夸大其詞了。 人心永遠都不可猜測,沒了崇禎皇帝的勤勤懇懇,也就沒了一把懸在這些官員頭上的刀。 他們要是還能一如既往地忠勇勤能,那大明才是真的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