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背鍋的太子
等到早朝之時,就有人提出這一次的和親事情來。 只不過,并不是宋之問,也不是其他的一些收了吐蕃禮物的大臣。 是一位站在后面,一個職位并不是很高的官員。 宋之問等人是何等精明的人。 二圣對于太平公主的寵愛,他們可都是看在眼中,心中那是門清兒。 這件事情誰提出來,誰的前途也就到頭了。 所以吐蕃的禮物肯定是要收的,只是這個忙嗎,那肯定是看著幫。 至于誰最先提出來。 那自然是不用他們擔心,第一次沒有人,總會有人。 官字兩個口。 什么時候松口,那自然是看他們時機。 只是沒成想,有人最開始就提出來了,當真是有一個要被這個朝堂淘汰的人??! 果然,隨著這個不起眼的官員提出來。 天后娘娘就直接皺著眉頭,不怒自威地看著那個躬身奏事的官員。 “吐蕃連年入侵我大唐河源之地,如今卻還想著和親,此狼子野心,和親只能是一時之計,卻不能長久。 難道就沒有其他的策略? 我大唐興盛至此,名將眾多,還怕他一個蠻夷之人?” 武后自然不太想讓太平公主遠嫁吐蕃,畢竟她就這一個女兒,以后可能也不會有了。 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她對太平公主的感情,那是非常非常特殊的。 非常人能夠理解。 此時,卻又有大臣站出來,對坐在那里的李治和武后施禮道:“陛下、娘娘,先帝當年以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穩定了大唐邊疆十幾年。 此次吐蕃和親,臣以為,可從宗室之中選取一位郡主,從祖制?!?/br> 武后的神色這才好看了一些,便扭頭看向了李治。 李治自是也不想自己的愛女遠嫁吐蕃,聽說那里的人都是野蠻粗鄙之人,更是一個貧瘠之地。 太平公主這般的金枝玉葉去了,肯定是受苦受委屈。 一想到太平公主那委屈的神色,李治就不想答應這件事情,不過遵從祖制,倒是也可以接受。 反正不是自己的女兒,那就行了。 用一個女子換取邊疆的穩定,也算是值得了。 文成公主到現在,那也是大唐的功臣。 而另外一個收了吐蕃的一些好處的官員,看了看如今的形勢,知道現在這個時候,肯定定不下來。 畢竟吐蕃到時候不愿意,他們也可以稍微促成一下。 至于宋之問等人,那是不必說,完全就是收了好處不辦事的人。 選取宗室之女和親的口風就這樣傳出去了。 一下子就讓那些宗室的女子戰戰兢兢起來,一個一個面如土色,真要是去了吐蕃,一輩子就全完了。 然而身為女子,她們卻又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 下了早朝之后,武后冷著臉。 對于那個第一位提出和親的官員直接就畫上了一個圈,不把對方趕出朝堂,她就不是天后娘娘! “明崇儼的事情,差的如何了?” 武后喝著青茶,在海島之上的時候,就已經嘗過青茶的味道了。 從此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和茶湯。 丘神績面帶難色,直接就跪在了地上,對武后求饒道:“娘娘,不是下官不用心,實在是事發之地乃是一處荒郊野外,并無行人。 明相公身邊只有一個扈從,可是此人也被賊人給害了。 下官親自去了事發之地,卻也不知那當地有什么有名的匪徒,也抓捕了一些山匪。 可是他們都沒有做過此等事情?!?/br> 說完之后,見到武后的神色越來越陰冷,便連忙接著說道:“下官,下官以為明相公遇害,必定是有人故意為之!” 僅僅是這一句話,便讓武后想到了什么。 其神色更加難看起來,憤怒的神情已經言語意表了。 “豈有此理!” “嘭!” 武后直接把手中的茶杯摔了出去,砸在了丘神績的面前,茶杯的碎片擦著丘神績的臉頰而過。 帶出了一條紅絲, 丘神績只是閉了一下眼睛,連躲都不敢躲,身子更加的低了。 武后深呼吸好幾口氣,那此起彼伏之下,最后才平靜下來。 “此事,不用再去查了?!?/br> 既然查不到賊人,并且也已經有了一個懷疑的目標,只是目標的身份有一些特殊,繼續調查下去,必然也不會有什么結果。 對方真要是有心想要出手,那想來也不會留下把柄。 丘神績心下松了一口氣,覺得自己這急中生智的靈光一現,當真是太好了,完全就是救了自己一命。 “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你也看到了。太平乃是本宮的女兒,更是被陛下寵愛,一直都乖巧懂事。 陛下身體羸弱,時長心情不好,需要太平陪在身邊。 所以,陛下和本宮的意思就是,和親可以,但是太平絕對不能遠嫁吐蕃。 而有些人,身為臣子,卻不為君分憂,卻想著把陛下寵愛之女遠嫁吐蕃,實在是用心險惡。 此事,你應該知道要如何做吧?” 丘神績眼前一亮,抬起頭來,諂媚地說道:“娘娘,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這種事情,才是丘神績最拿手的絕活兒。 什么人只要是到了他手上,那就是絕對不可能完好無缺地走出大理寺大牢了。 等到丘神績離開不久,太平公主便急匆匆地趕來了。 “母后!” 眼見太平公主那焦急的神色,微微紅潤的眼睛,就知道剛才太平公主肯定是也聽到了一些口風了。 “月兒莫急,陛下和我,都不會讓你遠嫁到吐蕃?!蔽浜笾苯娱_口說道。 太平公主心下一喜,卻還是裝作楚楚可憐的樣子,撲在武后的懷中。 “母后,月兒也不想離開母后,更不想離開父皇?!碧焦髋磁吹卣f道。 武后拍著太平公主的肩膀,眼中帶著一些深邃,說道:“放心,誰敢讓你遠嫁吐蕃,母后就饒不了他!” 上官婉兒看著在武后懷中撒嬌的太平公主,是無不羨慕。 “明日,我帶你去見見白玉京見見大郎,可好?”武后對懷中的太平公主問道。 太平公主直接抬起頭,欣喜地說道:“好呀,上一次去,我還沒吃到大郎所做的美食呢!” 上官婉兒聽到要去白玉京見大郎,心下一喜。 武后帶著李治去了兩次,她都知道,可是那時候武后并沒有帶著她一起。 這一次,應該可以帶著一起了吧? 然而,武后并沒有帶著上官婉兒,雖然她現在想要把上官婉兒培養成為自己的心腹,并且還是一個身邊的左膀右臂。 但是涉及到江楓的事情,她就像是護著自己的心愛之物一樣,并不想直接分享出去。 最關鍵是,武后和上官婉兒之間的關系,不一般。 而上官婉兒卻又被武后派出去試探過江楓。 以武后對男女之間那點事情的了解,早就看出來上官婉兒的一些小心思了。 這也是為何不帶上官婉兒的原因。 第二日,武后帶著太平公主架著馬車出了皇宮,來到白玉京。 “大郎,我們又來叨擾你了?!?/br> 武后看著棱角分明、英俊秀氣的江楓,便覺得賞心悅目。 對于明崇儼的死,心中的那種傷懷和憤怒,也就淡了幾分,但是明崇儼必定是她傾注了一些感情的美男子,也是江楓這般十五歲的青澀美少年不能比的。 明崇儼對她的柔情、明崇儼那風度翩翩、能說會道,時長哄她開心的方法。 也都是江楓不能比的。 江楓看起來就像是一個高高在上的仙人一樣,只能遠觀,不能褻玩焉。 相比較而言,沒有江楓風姿的明崇儼,倒是顯得平易近人多了。 江楓做了幾道美食。 太平公主還是一如既往,吃的忘乎所以。 武后也吃的比平時要多一些,但是也知道要稍微節制,控制自己的好身材。 “大郎,可曾聽說今日吐蕃求娶大唐公主一事?”武后似是閑談一般,疑問道。 江楓一直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近幾日接待的客人,一個是朝中大臣,叫做張大安,另外一個是一商人,叫做鄭風熾。 所以并沒有聽到什么風聲。 “未曾?!?/br> 在武后和太平公主兩雙眼睛的緊盯之下,江楓是如實回答了。 不過,知道一些這個時候的歷史的江楓。 自然知道,太平公主因為吐蕃和親之事,出家當了一段時間的女道士。 太平公主暗自松了一口氣,但是對于武后在大郎面前提出吐蕃和親這件事情,又有一些不滿。 她可不愿意和親! “那你對于吐蕃和親這件事情,可有什么看法?”武后詢問道。 上一次,她聽取了江楓的建言,回去之后就找了一只貓,每天喂一些丹藥。 如今五六天過去,那只貓的精神就不好了。 結果就很明顯,丹藥的確有毒。 只是毒并不是很大,人服用的時候,不會中毒,長期服用便會損傷身體。 而這件事情,她卻未曾告知李治。 到現在,李治還是沉迷在丹藥之中無法自拔,以企圖長生不老。 武后是不敢再胡亂服用丹藥了。 這也是為何,武后詢問江楓對和親有什么見解的原因。 她覺得自己擁有可能是全天下最有才最有能力的大才,真正的高人,就是眼前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