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二章 假仁義
六月初便開始下雨。 一直到了七月中旬才慢慢地變小,最后結束。 而大江大河的上游,因為植樹造林的原因,多少還是保住了一些水土。 并且因為這一場連綿不斷的雨水,也讓當地收集到了不少的儲存水。 很早就開始修建的水庫,還有一些水池等等,如今也有了一汪清水。 只是這些比不上大江大河的中下游。 僅僅是十天的時間,下游已經是汪洋一片了。 很多工事只能暫停,因為城內都遭了積水,差不多被淹了。 要不是很多人都已經在官府的帶領之下,轉移到了山上,安置在了帳篷內。 可能損失會更大。 也正是一位大唐國師的預測,大唐時代周刊對這一次的大雨進行了分析。 最后李二陛下下令下游官員要注意洪水,命令他們轉移一些很容易被洪水淹沒的低洼地區。 怕是要損失更多的人,也容易引起更多的民怨。 現在,大家頂多是有一些后怕。 這些年,也都有一些大災小災,所以大唐朝廷在應對這些災難的時候,其實比以前更加得心應手了。 首先便是帶著人去各地賑災。 大唐的那些官兵積極救助那些受災受困的百姓,并且要堵住一些將會決堤的水庫。 除此之外,還要安撫那些被安置在山上的百姓。 防止這些百姓之中會出現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到時候鼓動這些百姓做出謀反之事來。 這些年,雖然大唐一片歌舞升平,但是卻也有極少部分的人,在別人的蠱惑之下,成了一個山大王,想著要推翻朝廷,自己坐上九五之尊的位置,成為新的大唐皇帝。 山溝里面,總會出現一些,自己給自己封為皇帝的可笑之人。 而各地的官府,也總會拿此當做一些功績。 作為大唐的太子,李承乾親自帶著人去往那些受災之地,安撫民心。 被羽林衛保護的李承乾,先是到了東都洛陽,在那里視察了東都之后,這才轉道去了九江之地。 雖然大雨已經停了。 但是這洪水卻沒有退去,在九江之地依然可以見到洪水滔天。 李承乾對身邊跟隨一起的李治說道:“聽聞這一次的洪水,乃是上天的懲罰,大唐這些年砍伐樹木實在是太多了,以至于不能留住雨水。 很早之前,我就聽聞國師說過,綠水青山才能讓大唐更好發展下去。 一旦大唐人開墾過剩,就會造成山林之地變成了耕地,沒了深山老林儲存那些雨水,它們就會匯集在一起,形成洪水?!?/br> 李治這才點頭,當初對于大唐時代周刊上面的議論,多少有一些不解。 經過了李承乾的講解之后,才明白過來,什么叫做自然法則。 如此心中不免升起,自己一定要跟著國師學習,才能夠看的更遠,才能看清楚這世間的本質。 就像是大哥和二哥一樣,成為一個大才。 到了荊楚之地,見到了那些已經無家可歸的百姓。 李承乾第一時間就表態,會在不久之后就派遣苦力前來,用水泥建造新的都城。 到時候所有的百姓都能夠居住到新的都城之中,并且,這一次也聽從了國師的話,要在九江之地,建造新的堤壩。 到時候就用水泥,以防以后還會發生洪水,沖沒了百姓的房屋。 隨著大唐太子李承乾視察和安撫民心,監督了一些官員,激勵了一下百姓之后。 這一場洪水大災,也就慢慢地過去了。 大唐時代周刊再一次發表了,是快速發展,還是可持續發展的論題。 不少國子監和弘文館的學士,都在上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這一次的洪水,也讓大家明白了。 自然法則的重要性,同時,孟子所說的斧斤以時入山林的圣人之言的正確性。 一路安撫民心,最后到了江都的造船廠。 見到了一只督促建造戰船的魏王李泰。 一直堅持鍛煉的李泰,越發的魁梧,比現在的李承乾看起來更加高大威武了。 眼見到自己的弟弟如此,李承乾一時間也有一些感慨。 “已經一年未見,你的變化,再一次讓我刮目相看?!崩畛星f道。 李治在旁邊也叫著:“是啊,二哥,你現在長得又高又大,都快要趕上程大將軍了?!?/br> 李泰笑著說道:“我這一直堅持練習武藝啊,到時候還想要能在馬六甲大顯身手呢!” 李治并不太羨慕自己二哥能夠金戈鐵馬,畢竟那太血腥,讓他這小小年紀的脆弱心,根本就承受不起。 倒是李承乾,薇薇有一些意動。 作為李二陛下的兒子,心中多少還是有一些崇尚武力,只是可惜,作為太子,他是上不了戰場了。 “好好做,到時候打下了馬六甲,占據了大食,便是天大的功勞一件?!?/br> 李承乾鼓勵道。 兄弟三人也不是第一次和顏悅色地坐在一起交流,只是如今似乎隨著年齡的增長,多少都有了一些心事。 所以這交流之間,也都非常保守。 李泰帶著李承乾和李治去看了最大的一艘戰船的框架,僅僅是一個最主要的骨架,也比他們高出很多很多。 那一艘戰船,已經有了四五層樓那么高了。 “好大呀!” 李承乾點點頭,的確很大。 現在來看,其實震撼的感覺還不算強烈,等到這戰船建造完畢,才最能夠給人直觀的感受。 李泰也滿心期待地看著這一艘戰船。 到時候,他就能夠帶著這一艘戰船去海上,縱橫大海了。 …… 身在齊州的李佑,聽從這權萬紀的建議,出面視察災區。 并且親自幫助百姓去除了一些污泥。 還在齊州城外建造了粥棚,每一個無家可歸的百姓,都可以先在齊州城外安頓,一日三餐都有著吃食。 除此之外,也聯合齊州的那些豪紳,建造新的都城,招手了不少流民。 一時間,一個賢德齊王,便在齊州大地慢慢地流傳開來。 當李世民見到這消息的時候,心中多少還算是有些欣慰,自己的幾個兒子,有才能的居多。 這大唐當真有可能完事兒不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