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雞湯在線
“廚藝其實就是一種技藝,這跟其他技藝一樣,都是要花心思的。想當初在仙島上,我也能用那點兒食料做出美味的飯菜,就好比我們可以利用自己身邊有限的資源,收獲最大的利益?!?/br> “老子在道德經里講,治大國若烹小鮮,為何把治國這等大事跟廚藝放到一起?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因為兩者看似沒有聯系,卻也有著很大的聯系?!?/br> 好不容易出來踏青。 江楓一邊烤著rou串,一邊對身邊的李二陛下、長孫無忌、李承乾三人講著一些大道理。 說白了,也就是灌輸一些雞湯。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句確實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強調的就是治理國家要小心翼翼才行,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想要做出好的飯菜,不僅需要小火慢燉,也需要大火爆炒。 “國師對老子之言,似乎也頗有研究,這一句,看似淺顯易懂,卻又有一些讓人不解其意。 當初在仙島之上,國師倒也提了一些,還有一個對于君子遠庖廚的解釋,倒也更符合圣人之言?!遍L孫無忌由衷地稱贊。 作為一個讀書人,他也算是讀了很多圣賢書,研讀了四書五經。 然而對于圣人之言的理解,卻遠遠不如江楓這位受過仙人指點的仙人弟子。 李二陛下點點頭,對于長孫無忌的稱贊表示贊同。 只有一個年齡不過十八的李承乾,聽起來有一些不太明白,卻也更加認真。 當然了,之所以被稱之為雞湯,也是因為江楓對于這些圣人之言的理解,也都是來自于后世。 如果是跟現在的正經讀書人聊經史典籍,估計江楓這會兒三兩下就得抓瞎。 所以江楓每一次在朝堂之上,都不會和那些官員講什么四書五經,講什么圣人之言,完全是用后現代的那種辯論方式,來一個引經據典、據理力爭,打敗對手。 “圣人說的話也是圣人對于治國的理解,然則,圣人并沒有成為帝王,所以他的理解自然也是站在他的角度來看待這個治國理政的問題。 就好比我現在作為一個廚子,那對于治大國如烹小鮮,就有了三個理解?!?/br> “國師,第一個,是不是說,治國理政就好比現在的燒烤,需要小心翼翼?” 李承乾也把這個問題對當初的幾位先生提過,得到的都是小心翼翼。 作為李承乾的半個老師,江楓那時候不過是忘了。 今天天氣不錯,手中翻著rou串,這才想起來這句話,順口就說了出來。 見到李承乾已經說出來自己想要說的話,李二陛下和長孫無忌也就捋了捋自己的胡須,微微點頭,算是同意這第一個意思。 “小心翼翼?那又該如何小心翼翼,難道事事都要走一步看三步,都要思考很久嗎?對于一個朝廷來說,每一天都會有著從各地從來的公文,需要去處理,需要下達命令或者是指示。 如果小心翼翼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那我們早就做了。這一點,相信陛下應該深有體會?!苯瓧鲗τ谶@個理解,并不是很贊同。 長孫無忌和李承乾都開始思考了,畢竟當初李二陛下御駕親征的時候,李承乾監國,長孫無忌作為司空,自然也有著理政的機會。 “的確如國師所言,小心翼翼并不能成大事。治國理政如果小心翼翼就可以解決,就可以讓大唐繁華,那朕有時候,也不會苦惱了?!?/br> 李二陛下說完之后,接過了江楓遞過來的rou串,吃了一口。 嗯。 味道非常不錯,感覺比以前的烤rou都要好吃多了。 “烤rou串很好吃吧?其實就拿烤rou串來說,如果火候不到位,太大或者太小,要么焦糊,要么沒,吃起來和精心烤制的rou串,有著天壤之別,這跟治國是一樣的?!?/br> 長孫無忌明白了,接話道:“所以第一個便是火候?” 江楓繼續烤著rou串,人有點兒多,李二陛下和長孫無忌還有李承乾吃的也快。 “是啊,第一個便是火候,火候大了,用之過猛,自然不行,這一點,可以直接看前朝的皇帝楊廣。 征夫百萬修建長城、馳道、運河,然后又是連年多行兵事,最后一個三征高麗,幾乎耗光了大隋的史云。 這就是火候太大了。楊廣有一些急功近利,想要在自己有生之年打造一個非常強大的大隋,這一點沒有錯。 可是,當中原之地的男丁都成了苦力,誰能來耕種,靠老弱病殘等人嗎? 如果沒有兵事,可以說,十幾年的時間,還是會出現各種謀亂之事。 因為百姓們沒了活路??!” 李二陛下認真地點了點頭,確實,這樣一解釋就了然了。 他李家就是推翻了楊廣的統治,從而爭霸天下,建立了現在的大唐,對于當年的那種紛爭,他可謂是深有體會。 當然這其中,也有一部分乃是因為楊廣觸動了門閥的利益,造成了他們這些人直接自立,最終推翻了楊廣。 對于這一點,長孫無忌心中也清楚,但是門閥的力量,還真的不如那些百姓。 因為他們當初就算是擁有著門閥的支持,可是卻也要得民心,要以萬民的力量來爭霸天下。 誰深的民心,擁護者也就越來越多。 擁護的百姓多了,也就有了大軍,有了人,有了糧食,有了實力。 當年的爭霸,說到底,其實也是對于人的爭奪。 這有好比圣人之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這第二個意思,其實也就像是這烤rou串,我們要用上好的rou,才能烤出美味,不僅如此,還需要這些作料。 這個比喻聽起來有一些大不韙,但是卻也更能讓我們理解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圣人之言。 要想吃到美味,香料是必不可少,也就是說,治國理政不僅需要一個圣明的帝王,還需要很多很多良臣輔佐?!?/br> 對于這一點,李二陛下和長孫無忌也是贊同的。 李承乾自然也深深地記下來了,因為他乃是大唐儲君,將來,也可能會登上那個位子。 如果治國理政對于他而言,也是必學的一課。 “我當初提出的五年計劃,其實就是火候。根據大唐的實際情況制定我們的目標,然后按照這個目標開始做事,就不會出現火候大,或者是火候小的問題。 而君明臣良于現在的大唐而言,也的確是這般。 陛下乃是可比秦皇漢武的千古一帝,而朝堂之上的諸公,現在也是良臣居多。 所以大唐才會越來越繁華,以后將會更加繁華?!?/br> 李二陛下開心地捋了捋自己的胡須,看著不遠處,長孫皇后抱著江奕、小兕子帶著江軒、長樂公主和鄭麗婉帶著其他幾位公主放著風箏、好一片祥和。 這心中,就像是吃了蜜一樣。 誰不喜歡被人夸獎,特別是被國師江楓的認可。 對于李二陛下來說,這才是真正的稱贊。 李承乾吃完烤串,自覺不能讓國師繼續勞累,就站起來主動學習烤串。 “國師,第三個意思,又是如何理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