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告別
要說這大唐第一狠人,那估計也就只有李世民首當其沖了。 弒兄殺弟。 這已經是過去式了。 如今更是直接以科舉考試布局,然后把世家拉下水了。 第二天的科舉考試,那當真是萬眾矚目。 大家都知道,科舉考試的卷宗已經被人泄露出來了,這簡直是和建造學宮一樣,差不多大的那種爆炸新聞。 要知道,在我們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和仙人弟子的大唐國師江楓帶領下,大唐朝著無比強盛以及前所未有的繁華盛世發展。 結果突然有一天,有人竟然在大唐最為重要的科舉考試上犯了罪,還是要殺頭的罪。 很多人都想要看一看,在這樣的突發情況下,大唐朝廷會怎么辦? 關鍵是那些個參加考試的學子,一個一個也都神色各異。 有的自詡君子之風,根本就沒去打聽卷宗題目,有的倒是打聽了,也不知道自己得到的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 因為僅僅幾天時間,科舉考試的卷宗題目就有了好幾個版本,每個傳出來的消息,都說自己知道的絕對是真的。 這也就導致科舉考試卷宗題目有很多版本。 學子們進入考場的時候,非常嚴格,每一年都會搜出來一些想要舞弊的學子。 畢竟如果能夠順利進入三甲,也就相當于是成為了大唐官員,一本萬利的事情啊。 總有人想要賭一下。 一千位考生進入了考場之中,這一次舞弊的人很少。 等到卷宗發現的時候。 不少考生開始唉聲嘆息,有一些都直接要流淚了。 因為他們好不容易買來的消息,竟然是假的,要知道,他們可是花了錢的??! 還有一些,自然高興的忍不住想要手舞足蹈了。 沒有想到,買來的消息,竟然是真的,思考了幾天,對于答案早已經準備好了。 還有一些,自然和往??荚囈粯?,沉著冷靜應對,對于自己也有著信心,且堅持君子之風、行事真誠。 一天的考試,很快就結束了。 等到第二天,一件足以轟動整個大唐的大事隨之而來。 首先,有學子舉報他們購買消息的那些販子,還有人舉報,他們是從五姓之家的幾位管事手中買到的消息,竟然是真的。 這還不算什么。 王家一學士,直接站出來舉報,王家家主安排人泄題,給了自家的學士。 不僅是王家,還有元家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然后,印刷局的工匠也招了。 他并沒有真的把答案傳出去,而是作為內應,等到時候為這一次的科舉考試泄題的罪行背鍋而已。 此人最后是忍受不住酷刑,也不能自殺,實在是忍不住,才招了。 這一下子。 科舉考試泄題的罪行,也就直指王珪、崔敦禮兩人。 作為當事人。 他們在早朝之后就被抓了。 當真是懵逼,然后百口莫辯了。 因為連他們培養的學士,都直接檢舉他們。 人證物證具在。 這還不算,王家、崔家等這些在朝為官的,或者是在地方為官的,又或者是學士,他們所犯的罪行,都被御史臺檢舉了。 突然就好像是一張大網,直接把五姓七望之家給網住了。 王珪和崔敦禮被關押在天牢,以待候審。 而五姓之家的其他一些人,也都被控制起來,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李二陛下也知道僅僅是靠這一棒子,還真打不死底蘊深厚的五姓大家族。 關鍵是也不能打壓太過了。 五姓七望,還有其他氏族大家在看著了。 最終的結果,也就是罷了王珪等人的官,清了一些朝堂上的屬于世家之人。 然后李二陛下又提拔了自己培養出來的人。 帝王手段,玩兒的也是稱心應手了。 …… “嘭!” 告老回鄉的王珪,又摔了一個杯子。 上好的瓷器,直接成了殘渣。 “父親大人?!?/br> 王珪之子在一旁,多少有一些擔憂。 “哼!他李二,也太小瞧我們了,告訴崔敦禮,我王家這一次,勢必會拼一場。 這看似盛世之下,我們幾家已經快要成為大唐的敵人,再不出手,到時候就只能是任人宰割!” 王珪之子只好躬身施禮。 而宇文士及在聽到王珪拜訪的時候,直接就告病拒絕了。 形勢已經很明了。 五姓七望之家,已經不是前朝那個五姓七望之家了。 一場諸侯混戰,讓他們元氣大傷。 等到大唐好不容易建立起來,他們也開始恢復了一些元氣。 卻不想,這大唐帝王也開始對世家出手。 這一次,他并不是像前朝皇帝楊廣那樣,出拳沒打死別人,反倒被別人給打死了。 這一次,世家當真是遇到了對手。 先是讓世家讓出了他們手中最好的產業,沒了地契,他們那些酒樓也就成了兩位皇子的。 然后又是把自家的老夫子送去了學宮,如今變成了學宮的山長。 一個學宮,又把世家賴以掌握朝政的底牌給抽去了,大部分學子都去學宮,而脫離了世家。 到現在,看似強大的世家,好像已經沒什么手段來對抗已經強大起來的帝國。 不像是前朝,最后讓帝王離心離德,從而諸侯割據。 現在,想要鼓動人心。 怕是非常難咯。 王珪坐在馬車中,得知宇文士及不愿意見他,頓時臉色陰沉起來。 當時幾家謀劃,也就這宇文士及暗中撮合。 現在看到世家敗落,就開始撇清關系了。 “你想要脫身,怕是不可能了!” 王珪咬了咬牙。 他不甘心。 屹立在中原的王家,豈能因此而衰??! 五姓之家,永遠是這個中原大地最正統! …… 江楓又得到了一個技術。 系統對于他這一次的任務完成度,還是很滿意。 按照這樣發展下去,估計以后火車都能夠造出來。 當然,前提是大唐科技樹能夠發展的很好,現在還只是一科小小的幼苗。 不少學子都只是朝著科舉努力,對于算數或者是工學,基本上都不上心。 “楓郎,你會不會覺得,琬兒不守婦道?” 鄭麗琬臉色紅潤,抱著江楓,慵懶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