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3)
林芮沒有炫耀自己的大學生身份,也絕口未提這半年來過五關斬六將的輝煌業績,而是從她遭遇的糗事談起。因為她相信在此之前,老板鄧洪彬一定已經為她做了大量的正面宣傳,甚至是歌功頌德,當然不只是為她被大家所歡迎,而是為她樹立威信,以便于迅速的開展工作。 林芮首先講了對人的稱呼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個重要而又及其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林芮把這個叫做“稱謂陷阱”。因為中國是一個非常推崇人倫禮信,人治當道的國家,所以在現實生活中通行一種血親模擬的人際關系。比如我們本來非親非故的同事關系,總要按年齡大小排個輩分,王姐李哥到處都是,如果了解還不出大錯。商場經理因為有職務稱呼一般也還過得去??墒俏覀冧N售中接觸的顧客完全是陌生的,匿名狀態的,貿然論親排輩,是非常危險的,有的顧客可能少年老成或體態富貴,二十幾歲顧客被二十幾歲的售貨員叫聲阿姨,輕則招致白眼,重則由于對你亂叫人的反感,進而反感你所售商品,從而導致不成交。前幾天跟一朋友吃飯,酒店服務員問朋友:阿姨,這個湯是不是最后上?朋友沒回答而是拍桌而起:你會不會講話???本來愉快的餐會鬧的十分堵心。很多時候,銷售人員失去生意都還蒙在鼓里,不知錯在哪里。 這個問題的重要在于開口稱呼人,是你說話表達的開始,不論多么精彩的講說,多么物美價廉的商品,多么有利于顧客的設計,都可能因為這個稱呼而使得你可能精彩絕倫的演出嘎然而止,完全沒有展示的機會。 最把握的稱呼其實是西方的稱謂:男人一律稱先生,女人一律稱女士。只是稱謂了你的性別這個總沒有錯吧。當然可能把長發男子稱為小姐,而把進了女洗手間的男裝打扮的女人當作色狼哄出去。 林芮講到這里的時候,會議先是爆發一陣笑聲,笑聲之后,掌聲響起來了,剛開始只有幾個人在拍,慢慢地都拍了起來,林芮拿眼睛掃了一下歐陽玉秀和王志鵬,他們也在鼓掌,不管他們的鼓掌真誠度有多少,林芮的第一課成功了,也勝利了。 林芮繼續講,在銷售的現場穩妥的稱呼是:您好,想看點什么,我有什么可以幫到您的嗎?盡量回避有可能接觸到年齡的稱謂陷阱。這些都是林芮摸索出來的經驗。當一個客人走進你的視線范圍,第一件事情是判斷他的年齡既與之相配的稱謂。對女人么比較安全的是降輩稱呼,比較年輕的女人一律稱小姐或者大姐,而象阿姨、大媽這種稱呼除非你確定對方六十以上,否則一定是地雷的引信。雖然男人比較大度不計較,但如果人家是夫妻或男女朋友,讓你判斷成父女那也是老醋一壺夠喝的。對體態富貴、有脫發、白發或者面相cao勞的尤其要慎重稱呼。千萬不要以為不叫人不開口說話是個優良傳統,對匿名狀態的顧客來講,開口叫錯人才是真正的危險。 叫對了人,開了口,但胡亂以年齡關系為基礎的套磁,還是一樣可能把你送入稱謂陷阱。大學畢業實習時,林芮有幸被系里選送到省高院實習,誰都知道實習印象深刻就可能被留用,所以分外巴結。某日中午林芮在走廊里遇到庭長跟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玩耍,盡管她不喜歡孩子,但還是趕緊趨前恭維說:庭長,您小孫子真漂亮真可愛。庭長看我一眼,用鼻子哼了一聲算是回答。她當時覺得這個平時不茍言笑的老古董一定是遇到什么難解的案子了,可是剛才他還笑逐顏開啊。下午禁不住跟帶她的老審判員說了,老頭一聲嘆息:全拍馬腿上啦!庭長是后老伴比他年輕十幾歲,兒子,就是你說的孫子才四歲。從此她再也沒有根據年齡叫錯過人攀錯過親,方法是回避這些危險的問題。 還有更現成的例子:林芮去寧波出差的時候,朋友讓她代為聯系一個公司的業務,朋友在廣交會上認識這個廠家,希望做他們產品的代理,讓她來代簽合同。致電該公司,接電話的業務聽她要去公司,上來第一句話就是:在廣交會上我們跟您女兒談得很好,您什么時間到我去接您。女兒?哦哦哦,是啊是啊,笑彎了腰的林芮知道,是她一向比較沉穩而且低沉的聲音騙倒了對方。等她萬分興致的把這件事情告訴朋友的時候,想不到她竟然勃然大怒,當即致電該公司,差點取消了合同。而那個業務員的臉,從見到她的那一刻一直漲紅到她不得不迅速離開他公司。 開口叫人或者攀親搭友,無非是希望借此拉近彼此本來陌生的關系,迅速的打開局面,實現銷售目的,但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條卻是布滿陷阱,很多時候本來笑意盈盈的客人轉瞬就冷若冰霜,大抵都是你掉進陷阱造成的。有時候客人會直接發泄他們的不滿:怎么說話哪你?你沒長眼???也許你還可以誠懇道歉挽回。最可怕的失誤,是客人瞪你一眼走了,你愣在哪里不知何故?不知怎么就失去客人的心。 林芮有個同學專門好事:今天逛商場,誰叫她大姐她就光顧誰的生意,誰叫她阿姨她就啐誰。雖是笑談但作為以顧客為衣食父母的銷售人員,卻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掌聲又一次響起來了,林芮一口氣講了這么多,她居然沒有看樣稿,居然是脫稿如此流利地講了這么多。而且這些都是平時司空見慣卻往往被忽略的知識,被林芮這么一講,來培訓的人員都恍然大悟般地檢討自己有沒有犯這樣的稱謂錯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