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直男穿越后,從公府嫡子成了王妃、女頻大戰男頻女主系統
至于其他公主,蒙古那邊最好想都別想。 聽小六這句問話,郝如月就猜到小姐妹倆在想什么了。 才多大點的孩子,這也想得太遠了把。 剛想安撫小六,聽小七緊跟著問:“額娘,若我將來也要嫁去蒙古,能把五哥帶上嗎?能把我的小金庫都帶上嗎?” 說完對手指:“聽三jiejie說,女孩子嫁人家里都要準備嫁妝,我和六姐的嫁妝,額娘開始準備了嗎?有多少金銀?玉石字畫什么的,我都不要,留給六姐,我只要錢?!?/br> 郝如月:“……” 小六一臉惆悵看小七:“你真打算嫁到蒙古去???我聽說那邊的人都不愛讀書?!?/br> 又看郝如月:“額娘,我不要金銀,我只要書,越多越好?!?/br> “……” 兩個小家伙這是思考了多久啊,連嫁妝要什么都想好了,郝如月:“別擔心,你們汗阿瑪說了,不會把你們嫁到蒙古去。你們不會,五格格也不會?!?/br> 小六這才笑了,小七也支棱起來,大事上額娘從來沒騙過她們,終于可以放心了。 事實證明郝如月眼光不錯,太皇太后的眼光也不錯,烏爾袞在國子監上了小半年的學,整天跟著小五和小七混,除了會說一些簡單的外語,也對海貿動了心。 朝廷正在鼓勵海貿,蒙古卻無人響應,只達爾汗親王意意思思在一家官辦的船行入了股,其他人連動作都沒有。 烏爾袞所在的巴林部,已經在羊絨羊毛線的生意上落后于人,若這時再不抓住機會,以后恐怕很難翻身。 再說他勉強算是皇上的半個女婿了,別人不肯為朝廷出力還能勉強說得過去,他若是不站出來,就有些不像話了。 于公于私,他都必須要試試水。 因祖母是長公主的關系,朝廷鼓勵海貿巴林部老早就知道了,可祖母年紀大了,思想保守得厲害,根本不愿摻和。 所以海貿的事傳到巴林部,如泥牛入海,沒掀起半點波瀾。 烏爾袞知道,他若是把想法說與祖母,祖母必然反對。如今整個巴林部都聽祖母的,若祖母反對,就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他自己都可能因此失去好不容易得來的學習機會。 于是他把自己的煩惱說給了五阿哥和七公主知道,七公主熱心給他出主意:“這個好辦,你去求我額娘,我額娘可疼三jiejie了,她一定幫你?!?/br> 五阿哥也道:“皇額娘母家就有船隊,你若是感興趣可以先入股試試,等賺到錢,還怕長公主不點頭嗎?” 烏爾袞還在遲疑,要不要麻煩皇后,人已經被小七推進了坤寧宮。 彼時郝如月正傳了榮妃過來,一起商量給三格格準備嫁妝的事。 太皇太后病勢越發沉重,大約怕口頭承諾不牢靠,長公主還是當著太皇太后的面,與皇上說起了訂親之事。 為盡孝道,再加上巴林部一直效忠朝廷,皇上自然沒意見,讓長公主去跟皇后說。 郝如月便接下了她的皇后生涯中第一樁兒女親事。 她查過內務府的帳,對昔年舊例門兒清,不過今日之朝廷遠非先帝在時可比。 國庫不差錢,沒必要拿舊例卡人。再說皇上這輩子的兒女,與歷史上相比,簡直算是寒磣了。 女兒更是少得可憐。 三格格又是長女,又是四妃之一的榮妃所生,嫁妝不能太少。 其實訂親并不涉及嫁妝,但郝如月覺得早些準備起來總不會錯。 大約受了郝如月的影響,這回商量嫁妝,榮妃索性帶了三格格一起過來,也想聽聽她的意思。 郝如月覺得榮妃有些矯枉過正,但也不排斥讓三格格旁聽。 “嫁妝由皇后娘娘定奪,臣妾一百個放心?!睒s妃看過郝如月提前讓人擬好的嫁妝清單,笑得合不攏嘴,“只是試婚格格,臣妾想用自己身邊的人?!?/br> “試婚格格?何為試婚格格?”三格格也看過了皇額娘給她的嫁妝單子,心中滿意得不行,覺得讓她的親額娘來定,都未必能有這么豐厚。 女子出嫁有嫁妝她曉得,公主出降的禮儀她也打聽到一些,從沒聽說還有試婚格格這個說法。 試婚格格并不在成親的禮儀里,而是成親之前由皇后或太后選一個機靈些的宮女送去準駙馬身邊,與準駙馬共度良宵,然后將準駙馬從生理到心理的情況進行匯報。 若沒有生理缺陷,性格也與公主匹配,則如期成親。若有一樣不適,則需另議。 試婚一般在暗中進行,神不知鬼不覺,都是長輩的安排,自然沒人會跟三格格說起。 聽榮妃說起試婚,郝如月作為穿越者也是渾身不適。她都不打算給太子和大阿哥在婚前安排教習宮女,又怎會容忍準駙馬試婚? 烏爾袞這小半年一直與小五和小七混在一處,郝如月問過小七,得知烏爾袞至今守身如玉,沒有侍妾也沒有通房。 倒不是郝如月特意讓小七留意,畢竟小七也還是個小姑娘,而是小七心眼多主動替她三jiejie套的話。 起初聽小七這樣說,郝如月還有些驚訝。烏爾袞都十六歲了,又是巴林部未來的當家人,怎么可能到現在還清清白白? 后來想明白了,許是長公主一早便存了讓孫兒尚公主的念頭,明知皇室在意這些,就沒給烏爾袞身邊放人。 哪知道男方守身如玉,女方這邊卻要巴巴送人過去陪男方睡覺,實在匪夷所思。 不過三格格到底不是自己親閨女,榮妃愿意郝如月也不方便說什么。 可烏爾袞到底是三格格的駙馬,郝如月還想問問三格格的意思,便屏退了屋里服侍的,頂著榮妃震驚的目光,把什么是試婚告訴了三格格。 最后對她說:“準駙馬的身體情況,我可以安排太醫和司寢嬤嬤去檢查。性格可以問小五和小七,他們與準駙馬是同窗,已經相處了小半年?!?/br> 說到這里故意停頓一下,給三格格一點消化的時間,然后表明自己的態度:“試婚這個環節可有可無,關鍵看你怎樣想?!?/br> 郝如月能提供的只是盡可能詳細的婚前檢查,若三格格不放心,也可以按照榮妃所說安排試婚。 三格格第一次面對如此棘手的難題,又羞又犯難,她求助地看向榮妃。榮妃要說話,被郝如月用眼神制止,只得含恨閉麥。 手中帕子絞了又絞,三格格抿了抿唇說:“既然可有可無,就……不要了吧?!?/br> 想起當日在門扇后看見的那個干凈的少年郎,再想想榮妃身邊的宮女,嘴上說得委婉,心里是一萬個不愿意。 她聽小七說過了,對方身邊沒有侍妾也沒有通房,與她一樣都是清清白白,干干凈凈的。 如果他當真身體有疾,也是自己的命,她愿意賭上一把。 況且皇額娘說會安排太醫和司寢嬤嬤去檢查,提前為她把關。 就更沒什么好怕的了。 恰在此時,外頭有人通報,五阿哥和巴林部輔國公烏爾袞來了。 通報的是兩個人,來的卻是三個,熱鬧的地方怎么能少了小七? 五阿哥還罷了,是自己人,聽說烏爾袞也來了,榮妃下意識要帶著三格格避一避,郝如月覺得沒必要。 并沒訂親,兩個孩子都未成年,見一見有什么? 說話間,小七已經帶著五阿哥和烏爾袞走了進來。 烏爾袞的目光最先被三格格吸引了去,很快便收回來,恭恭敬敬給郝如月和榮妃行禮。輪到三格格的時候,不但行禮,還拘謹地問候了一聲。 三格格本來不必還禮,可聽見那聲問候,還是站起身朝烏爾袞微微頷首。 兩人目光相觸的瞬間,各自都紅了臉,郝如月感覺自己周圍都是粉紅泡泡,空氣中充斥著甜絲絲的味道。 “額娘,輔國公想問問海貿的事,正好這里沒外人,您就給他說說唄?!毙∑叩穆曇舨缓蠒r宜地響起,一下戳破了屋里巨大的粉紅泡泡。 不過她那一句“沒外人”,讓三格格和烏爾袞的臉更紅了。 “皇后娘娘又不是做海貿的,怎么說得清楚。輔國公若想知道,不如讓小七帶你去找國舅爺,現如今最大的船隊就在國舅爺手上把著呢!” 榮妃是深宮婦人并不清楚海貿有多賺錢,卻知道自打赫舍里長房做起海上的生意,皇后娘娘逢年過節給東西六宮的賞賜都翻了一翻。 賺錢肯定賺錢,但賺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圣心。 禁海令解除之后,朝廷鼓勵海貿,漢人在做,旗人也在赫舍里家長房的帶動下開始涉足,只蒙古那邊遲遲不動。 若此時巴林部參與進來,像赫舍里家長房給旗人帶頭那樣,給蒙古諸部帶個好頭,皇上無論如何也會高看巴林部一眼。 這時候榮妃已經把烏爾袞當成準女婿看待了,都肯為他和巴林部打算了。 況且榮妃說得也沒錯,烏爾袞找她還真不如找常泰好使。于是郝如月吩咐人給常泰帶話,又對烏爾袞說:“回頭讓小七領你去侍衛處的值房找常泰,想問什么就問他好了。他若是答不出來,自然會找人給你解答?!?/br> 說著看向烏爾袞,語重心長:“如今海禁打開了,皇上很重視海貿這一塊,巴林部若是能帶個頭,也算是功勞一件?!?/br> 烏爾袞連連點頭,卻聽榮妃急道:“皇后娘娘這是提點你呢,可要聽進心里去!” 烏爾袞忙拱手謝過皇后,謝過榮妃。 小七帶著兩個人過來,又帶著兩個人離開,臨走時還對烏爾袞說呢:“我帶你去侍衛處找我大舅可以,但這個人情你要怎么還???” 烏爾袞剛要回答,小七又嬉皮笑臉道:“你不還也成,回頭我找榮娘娘和三jiejie要去!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儼然一副掮客嘴臉,看得郝如月眼角直抽。 榮妃卻大大方方接話:“小七你先做正事去,回來榮娘娘給你大荷包?!?/br> 皇后幫了她這么大一個忙,又是將烏爾袞留在京城觀察,又是跟長公主討價還價先訂親再成親,又是給三格格準備了這樣一份豐厚的嫁妝,哪一樁哪一件也不是用金錢能衡量的。 皇后不差錢,榮妃能報答的只是在逢年過節和雙胞胎的生辰,送上一份大禮,討兩個小家伙歡心。 有了郝如月的引薦,常泰非常重視,專門安排人帶烏爾袞去赫舍里家長房見烏雅氏。 長房和三房雖然已經分家,但兩家的院子仍舊挨著。索額圖病死之后,三房的幾個后輩缺錢,便將三房的宅院賣給了長房。 長房也沒占三房的便宜,按照當時的市價購買,裝修之后就搬了進去。 當初分家的時候,三房機關算盡占了較大的那個院子,卻把老太太扔給長房贍養。 后來長房有錢了,在京城購置了大院宅,便從小院子里搬走了。 直到索額圖病死,三房賣宅子,長房出手將老宅買下,重新裝潢過,這才又搬回去。 京城地界寸土寸金,索尼作為先帝指給當今的四大輔臣之首,宅院的位置自然也是四人之中最好的。 長房有錢,都買不到這么好的位置。 重回老宅,除了老太太因為三兒子的死還有些難受,長房無人不歡喜,無人不感激皇后。 當年從這里搬出去的時候,長房不說被吃干抹凈,生活質量也是大幅下降。等到接手商鋪,更是過上了入不敷出的日子。 如月得知長房的處境,天降羊絨成衣,一并將懂技術的烏雅氏送了來,這才將長房從困頓中拔出。 要知道那時候的如月,可不是皇后,只是宮里的一個小小女官。 小小女官還要養著襁褓中的太子,在吃人的后宮里討生活,自己都只是個泥菩薩。 太子三歲的時候,如月成了皇后,赫舍里家長房從此乘著東風,一路扶搖直上。 聽說皇后有意抬舉巴林部,讓長房帶著巴林部進軍海貿圈,長房自然沒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