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直男穿越后,從公府嫡子成了王妃、女頻大戰男頻女主系統
然后吩咐丁香:“去把內務府送來的葡萄干給惠嬪娘娘裝上一些帶回去?!?/br> 惠嬪擺手說不要:“這些葡萄干可是新疆進貢來的,承乾宮都沒有呢,仔細留著給太子當零嘴兒吧?!?/br> 郝如月只讓丁香去取,對惠嬪道:“娘娘若是這樣,與太子便生分了?!?/br> 儲君之位早定,只差一道明旨,惠嬪巴結還來不及,又怎敢與太子生分,只得道謝收下。 用過點心和水果,兩個小家伙都有點犯困,郝如月安排他們在里間的床上歇著。 惠嬪擔心大阿哥睡覺不老實會擠到太子,太子不依非要哥哥陪他睡,大阿哥也再三保證不會擠到弟弟?;輯鍩o法,便將大阿哥當真抱到里間,與太子睡在一張床上。 里間有各自的保姆看著,郝如月與惠嬪坐在外間大炕上說話,話題無非是育兒經。 這時外頭有人通傳皇上來了,兩人忙起身迎出去。 康熙看見惠嬪,眼中閃過一絲訝然,惠嬪趕緊解釋:“大阿哥陪著太子玩耍了一上午,中午在這里用膳,困了就……與太子一起睡了?!?/br> 自從南邊有了戰事,皇上很少踏足后宮,惠嬪長久見不到龍顏,今日驟然遇見,說話都有些磕絆。 況且皇上有多寶貝太子,宮里無人不知,讓大阿哥與太子一起午睡,惠嬪拿不準皇上會不會介意。 聽說大阿哥也在,康熙沒說什么,只看了郝如月一眼,便提步走進里間。 果然看見拔步床上睡著他碩果僅存的兩個兒子。 大阿哥睡在外側,太子睡在里側,大阿哥緊貼著床沿睡,頭朝外,太子追著哥哥,一條小胖腿還搭在哥哥身上。大約上午玩累了,兩個小家伙都睡得很沉。 康熙低聲問大阿哥為什么騎著床沿睡,大阿哥的保姆苦著臉說:“大阿哥怕自己睡覺不老實壓著太子,堅持要睡在床邊,奴婢只得搬了繡橔坐在邊上看著?!?/br> 太子的保姆也很惶恐:“太子害怕大阿哥被抱走,睡覺都要拉著大阿哥的手?!?/br> 康熙失笑,走過去先彎腰抱起太子,將他挪到床里,又抱起大阿哥朝里挪了挪,也不用保姆插手,給太子和大阿哥都蓋好薄毯。 郝如月和惠嬪走進來正好看見這一幕,郝如月含笑,惠嬪則偷偷用帕子按了按眼角。 而后兩人又隨皇上走到外間,皇上看了惠嬪一眼:“你先回去吧,等會兒大阿哥醒了,朕送他回承乾宮?!?/br> 惠嬪求之不得。 大阿哥不像太子,有很多時間與皇上相處,今日好容易見一回,自然要與皇上多多接觸。 況且皇貴妃也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見過皇上了,若皇上肯過去,想必也是歡喜的。 皇貴妃歡喜了,對大阿哥自然會更看重些。 惠嬪走后,梁九功看了松佳嬤嬤一眼,兩人非常默契地帶著自己的人退下了,外間很快只剩下郝如月和皇上。 郝如月親自給皇上倒茶,皇上喝了一口,低聲問:“你今天上午在做什么?” 就知道瞞不過,郝如月也沒打算瞞,便將自己上午的遭遇原原本本講了一遍,最后道:“瀉藥是臣給納蘭的,他沒事吧?” 康熙氣笑:“應該還活著?!?/br> 抬眸看她:“所以你為什么要拿著瀉藥到乾清宮門口晃悠?” 關于瀉藥,郝如月早就準備好了說法:“臣的兄長不擅交際,只認識乾清宮灑掃的幾個小內侍。他與臣聯絡,便會讓那幾個小內侍過來送信??山袢张軄硭托诺?,很面生,臣覺得不對勁兒?!?/br> 康熙有些無語:“那為什么是瀉藥?” 郝如月本想蒙混過去,結果宣告失敗,只得另辟蹊徑:“臣這幾日葡萄干吃多了,有些上火……當時手邊只有瀉藥,臣就順手拿了?!?/br> 這個有味道的故事,是你逼我講的。 早聽過胡院政長篇大論的細致分析,康熙決定跳過瀉藥這一段,說點別的:“你覺得納蘭容若怎樣?” 第45章 親事 郝如月拿不準皇上問話的目的,一時不知道該怎樣接。 康熙垂眸,閑閑用茶盞的蓋子撥弄著盞中碧綠的茶水,好像里面有什么不干凈的東西:“你今年二十一了吧。別人像你這么大,孩子都有了,你若覺得他好,朕不是不可以成全?!?/br> 話不知道怎樣接,可一年來積攢的斗爭經驗告訴郝如月,皇上垂眼,多半沒好事:“不敢欺瞞皇上,臣答應jiejie會替她照顧好太子,便不會食言?!?/br> 皇上仍舊半垂著眼:“太子總有長大的一日,你總不能一輩子不嫁人吧?!?/br> 郝如月點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不準臣嫁人,臣自然不敢嫁?!?/br> 皇上放下茶盞,抬眸看她:“朕什么時候不許你嫁人了?” 郝如月眨眨眼:“皇上賜了臣一座尼姑庵?!?/br> 皇上朝她這邊傾了傾身:“去年拆了?!?/br> 郝如月想了想:“可它一直立在臣心里。臣想好了,等太子成年,臣便鉸了頭發做姑子?!?/br> 逃離京城,在江南選一塊風景絕佳的山頭,占山為王,重建盛心庵。將這些年積攢下來的金山銀山都搬過去,每天左右擁抱,紙醉金迷。 皇上:大可不必。 郝如月心中的美好退休生活當然不能跟皇上說,于是言歸正傳:“敢在乾清宮給御前侍衛下藥,可見背后主使之人必然不是個小角色。這一次他敢給御前侍衛下藥,若蒙混過去,下一次保不齊就敢在御膳里動手腳了?!?/br> 畢竟皇上在后宮像塊唐僧rou,每位女施主都想湊上去咬一口。 查肯定是要查的,康熙可不想平白戴上綠帽子,更不想學神農嘗百草。于是點點頭,表示認同。 達成共識之后,郝如月積極提供線索:“臣從夾巷出來的時候,正好撞見了張答應和董答應,她們帶人將臣堵住,很像是來捉jian的。若徹查沒有頭緒,或者千頭萬緒,張答應和董答應倒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br>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 “她們肯定有問題,不過不急,朕想再看看?!睂Ψ降氖侄尾⒉桓呙?,然而只挖出穆克和兩個答應,康熙并不甘心。 他總覺得這灘渾水里還有大魚,只不過這條魚藏得夠深,且十分狡猾。 話說,納蘭容若回到家腹瀉是止住了,命也差點沒了半條。 如月將藥遞給他,并沒說是什么,只叮囑不要用太多??伤砩现辛怂?,藥性太猛,他怕扛不住在御前出丑,情急之下一仰脖將藥全喝了下去。 然后……以毒攻毒,欲仙欲死,最終東風壓倒西風,他沒有在御前出丑,卻險些死在值房的恭桶上。 等他止了瀉,阿瑪過來問話,他沒敢隱瞞將事情和盤托出,阿瑪當時變了臉色。 額娘正好走進來,阿瑪轉頭對額娘說:“容若老大不小,也該訂親了。這幾日勞煩福晉盡快為容若定下一門親事,也不必三書六禮,直接下了小定才好?!?/br> 福晉驚得收住眼淚,當初她想給兒子說親,老爺說不急,大丈夫先立業后成家。 她想著兒子命格不好,若沒有一官半職在身,恐怕找個門當戶對的都難,于是無奈作罷。 索性兒子爭氣,二十出頭便中了進士,還在殿試的時候被皇上看中,成了御前侍衛,并且在短短三個月從三等侍衛越級提拔到一等侍衛長。 在官場混過的人都知道,當上一等御前侍衛就等于捧上了金飯碗,半只腳踏進內閣,前途無可限量。 果然最近一段時間總有人上門試探,流露出想要與納蘭家結親的意思??捎X羅氏的心氣兒也比從前高了,從前能看得上的人家,如今卻有些看不上了。 就這樣挑來挑去,越挑眼越花,眼越花心氣越高,感覺誰都配不上她兒子。 于是遞了帖子進宮給太后請安,想請太后給指條明路。太后出身蒙古,自然說蒙古的姑娘好,出身高性格好,最最關鍵的是身體強健,好生養。 覺羅氏嘴上應是,心里卻有些不以為然。 先帝在時,蒙古還算有些勢力,可皇上登基之后,看后宮的配置就知道,蒙古已然過氣了,還是旗人女子更尊貴些。 畢竟八旗才是大清的國本和命脈。 想通這一切,覺羅氏又開始在上三旗的貴女中間挑選,將候選人說與老爺知道的時候,老爺卻說也可以考慮漢軍旗的封疆大吏。 容若是一等御前侍衛,雖然半只腳已然踏入內閣,可有他在內閣一日,皇上便不會允許父子一同進入內閣議事,多半會將容若外放。等他在任上做出一些成績,自己也老了,這才能順利接班。 自己的兒子自己最清楚,容若才高不假,心地卻有些單純,辦差尚可,待人接物不夠圓滑,很需要歷練。 如何能讓兒子在地方任上做出成績,還能歷練心性,明珠思前想后,便將目光投到了出身漢軍旗的各位封疆大吏身上。 況且上三旗貴族里頭,覺羅氏能看得上的,幾乎都是索黨的骨干。支持自己的,反而是下伍旗那些靠不得祖蔭,只能拼命考科舉的官員,和漢軍旗的封疆大吏。 皇上很看不上下伍旗,明珠本人也看不上,比來比去還是漢軍旗大員更靠譜些。 “短短幾日時間,老爺叫我如何訂下一門滿意的親事?” 覺羅氏的抱怨響在耳邊,明珠的思緒卻飄到了兩廣總督盧興祖家。盧家在撤藩這件事上立場分明,且出力頗多,很得皇上看重。 兩廣也是個磨煉人的好地方,若能與盧家結親,容若在地方任上的政績就穩了。 可今日出了這樣的意外,雖說容若也是受害者,難免皇上不會多心。 想起皇上從前對他的敲打,明珠在心里給盧家打上了一個叉。 漢人最重禮數,若與盧家結親,提親之前的準備工作恐怕就要做上小半年。小半年之后容若在皇上跟前恐怕都涼了。 皇上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看他當年如何擒鰲拜,如何恩威并施地處置鰲拜,便可見其帝王心性。 如今七年過去,皇上越發乾綱獨斷,已經是一個深不可測的成熟帝王了。 當初撤藩的時候,以索額圖為首的所有上三旗貴族,以及朝廷半數以上的官員都持反對意見,認為應該等到吳三桂老死再說。 世子吳應熊因撤藩之事,更是求到了太皇太后面前,太皇太后也說為時尚早。 可當三藩再次試探朝廷意圖的時候,皇上卻力排眾議下旨撤藩。 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當然也包括善于體察圣心,力主撤藩的明珠自己。 想到這里,明珠才開口對覺羅氏說:“就這幾日,不能再等了。上回你進宮給太后請安,太后說起的那個待嫁的堂侄女就很好。蒙古人規矩少。明日你再進宮一趟,把親事定下來?!?/br> 有太后做媒,也可讓皇上安心。 覺羅氏都傻了,上回老爺可不是這樣說的。 上回老爺說蒙古人粗俗傲慢,野性難馴,與容若并不般配,再加上有太后這一層關系在,娶回來也是個麻煩。 覺羅氏正在獨自消化明珠的前后反差,心里想著今日晚了,這時候往宮里遞拜帖恐怕有些失禮。便是她在太后面前有體面,太后愿意見她,最早也得后日進宮了。 卻見兒子掙扎起身:“阿瑪,兒子不娶蒙古女人,兒子今日沒在御前出丑,全賴赫舍里女官照拂……” 聽見赫舍里三個字,覺羅氏腦中“嗡”地一聲,后面的話都聽不見了。也不管是否失禮,趕緊接上明珠的話茬:“好,我明日便進宮求見太后?!?/br> 如果不是今日晚了,她恨不得插上翅膀現在就飛過去。 翌日,明珠讓人給納蘭告了假,覺羅氏則起了個大早進宮給太后請安。 見到太后,寒暄幾句,覺羅氏便跪了,求太后為納蘭的親事做主。 太后起初有些驚訝,上回與覺羅氏說完便沒了下文,太后以為沒戲了,哪知道還有峰回路轉的一天。 覺羅氏到底也算她的小姑子,這回又極為誠心,太后便沒有為難,笑呵呵說好。還讓人代筆給科爾沁的母家寫了一封書信,說收到回信便可上門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