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炮灰靠戀愛綜藝洗白、豪門棄夫意外揣崽了[穿書]、我和我那美強慘貼身侍衛、重生在死后十年[娛樂圈]、漂亮乖乖失憶后被大佬強制入懷、炮灰靠發癲爆紅豪門[ABO]、都說不是中二病了啊[穿書]、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
而且需要培養親子感情,所以每天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 其余時候,她依舊可以和生孩子之前一樣,繼續鉆研醫術以及給人看病。 不過快到年關的時候,兩位老人家提出來的事情倒是吸引了方青青的注意力,她覺得也應該如此。 今年看情況他們一家人不可能去京城和黎大郎黎二郎他們團聚一起過年,于是就需要準備一些年貨讓人送回去,還有家書。 而除了要給兩個兒子送年貨,在黎老頭心中,他的根還是遠在千里之外的安順縣。 所以,也是需要給老家那邊的人送一些東西的。 黎老頭提出來的,全家人都表示同意,甚至黎大人百忙之中抽出時間打算親自提筆寫家書。 管家的是方青青,所以撥出錢款置辦年貨以及節禮的事情是她負責的。 家里的銀錢現在和她的積分一樣已經賺得了許多早已實現了財富自由的黎夫人十分的大方,直接就對著公婆說道: “買,多買一些?!?/br> 而現在的石氏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一文錢當作兩文花,家里吃菜都舍不得放油的鄉下老太太,想著這邊的一些海貨不貴老家那邊的人許多都沒有見識過。 也同意了兒媳婦的做法,多采買一些,特別是可以長時間放置的干貨。 這樣,京城那邊還有老家的人都送一些,還可以剩余許多他們就留在縣衙后宅過年的時候吃。 其實現在距離過年也還有將近兩個月,東西都差不多辦好了,于是滿滿的兩車年貨連同書信分別讓人送去了不同的兩個地方。 沒辦法,這是過年之前商隊最后一波出遠門,再晚一些時日就難托到人。 了解到這樣的情況,黎老頭才趕緊的讓老婆子和老三媳婦一起把這件事先辦妥當的。 現在日子越來越好,而對于老人家來說,思鄉才是最重要的情緒。 十分的公道,送到京城的年貨和送回紅橋村老家的是一樣多的。 這是石氏考慮問題十分的周到,京城那邊除了大兒子二兒子,還有閨女女婿。 以及孫子孫女等等一大波人,而紅橋村黎氏族人不少,再則老三媳婦娘家那邊也是需要送年禮的。 所以不偏不倚的,石氏將方青青讓人采買的許多當地特|色|土產干貨都齊齊整整的分成兩份,送至不同的地方。 京城那邊還好,黎家的兄弟姐妹感情好,幾個兒媳婦雖然也都有些小心思大體上卻是明白道理的。 黎修平書信中也都一一寫明白了,所以東西其實是很好分配的。 有難度的,是紅橋村那邊,特別是老方家那頭。 第399章 遠香近臭 雖然方青青已經在這個時空生活了近十年,可她并不是真正的原主。 即便是她有著原主所有的記憶,感情上許多東西卻是無法共鳴的。 特別是,她來到這里之后,正是原主對于家人最為傷心失望的時候。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原主才發現,一直以為最疼愛她的爹娘在關鍵時刻還是以兒子為重的。 正因為有那些心思,原主才會懸梁自盡,進而給了方青青來到這里的機會。 所以,從頭至尾,方青青并沒有感受到家里人對“她”這個唯一的閨女的特別疼愛。 感情上,也就不存在多么的深厚。 孝順是應該的,這是她需要替原主做的事情,畢竟方家二老是生養她的父母。 而那些年,幾位兄長對原主也確實極為照顧的。 多的,對不起,恕方青青無能為力。 倒不是她真的沒有這樣的實力,而是,有力無心。 當然了,卻因為黎修平方青青現在的身價已經不同以往,哪怕只是正常的節禮。 對于鄉下人而言,也是十分十分的多! 一般出嫁的閨女過年的時候送給娘家的年禮,也就是rou蛋糕點什么的,一般有個兩斤rou加上四樣糕點就是十分不錯的。 而這一次已經出門在外的老黎家讓人送回來的,卻是整整一車的年貨。 車隊是直接到了紅橋村的,一車東西在黎家得宗親那邊卸下一半,另外一半自然是拉去了黎老三的岳家。 關于這一點,黎大嫂黎二嫂也不會有抱怨的。 別提他們現在日子好過了孩子也會有出息多虧了老三,平日黎老二出門走商的時候,也會帶一些東西給他們給各自的岳家。 而這一車的貨物可全部是黎三郎準備的,分一半給他的岳家也是應當的。 黎修平寫回來的家書,除了給黎組長的也有給方家的。 方老三可是識字的,再加上家里的孩子也讀了一些書,可以幫方老頭還有老婆子念信。 這事情還鬧得挺大的,紅橋村許多人都跟著看熱鬧,一個個都眼紅的不得了。 好家伙,黎三郎在外頭做縣令,那可是一個地方的父母官把爹娘都接過去享福。 果然方家閨女就是個有福氣的,不僅僅是旺夫,她現在自己可也是封了郡主。 郡主娘娘,那可是王爺家的閨女,雖然樸實的村民們不知道方家小娘子咋就成了王爺家的孩子。 依舊是掩飾不了的他們一心想要出去炫耀,黎三郎過得好、方青青做了郡主娘娘,他們整個村子可都跟著沾光的。 最早的時候把閨女嫁給病秧子沖喜,那可真真是沒法子,家里那個時候實在是困難極了。 為了救老頭子還有為了給兒子娶媳婦,劉氏沒法子只能犧牲了唯一的閨女。 可是家里情況好一些之后,劉氏心里頭就一心掛念著可憐的青青丫頭。 那個時候眼見得秀才郎都快不行了,要是沖喜失敗,親閨女這輩子可真就是完蛋了。 劉氏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心里懊惱悔恨各種情緒翻滾著,只怪他們這做爹娘的狠心沒本事。 又罵幾個兒子,家里最需要用錢的時候,卻只能靠meimei出頭。 要他們記著meimei的好,以后青青在老黎家出點啥事,哥哥們可是要給她撐腰的。 幸好啊,那孩子命好,和秀才郎的八字真的是算命先生說的什么天作之合。 不但黎三郎的身體慢慢好起來,青青丫頭還跟著他一起去京城享福,而且他們也是跟著提攜了老方家的人。 就不提方老四跟黎二郎他們一起走商賺得的銀錢,光是每回閨女女婿托人送回來的節禮,都讓劉氏覺得倍有面子。 上上上次那丫頭得到了皇帝老爺的賞賜,還記得分一些給自己親爹娘,那個晚上劉氏拉著方老頭皺巴巴的大掌哭了好久。 男人兒子都沒有大本事,這輩子讓她能夠風光享受的,卻是虧待了的閨女啊。 那邊方青青頭上幾個兄嫂也和自家孩子一起扒拉著幺妹送回來的好東西,一個個念著幺妹的好。 方老四喜滋滋的看著幺妹寫回來的家書,吃著這個所謂的“海貨”。 還別說,味道真不錯,主要是他們這地方可從來沒見識過海產干貨什么的。 不僅僅是如此,現在的方老四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只知道在家里種地的笨家伙。 跟著黎二郎走了幾趟,方老四自認為見識廣泛,主要是他頭腦也比家里其他人靈活。 像他現在吃的這玩意,幺妹在信中說了,在陽豐那邊很多人家都會自己做一些價錢便宜。 吃起來味道卻是很好,而他們安順人卻是沒有嘗過的,干貨可以保存好多天。 要是以前,方老四也不會多想,現在自然會忍不住思索: 如果從幺妹那邊買了這個干貨到這邊來賣,是不是掙錢的買賣? 家里人鬧哄哄的,都很高興,方老頭和劉氏心情也是好的。 只是這人啊,遠香近臭,兒子們都在身邊做人老母親的最想念的就變成了遠在千里之外的閨女。 看著兒子兒媳婦們一臉的笑意,劉氏覺得礙眼,倒是提出來: “咱們可不能干收不回禮,看要不要也準備點什么東西給幺妹他們送過去?!?/br> “回禮?能用啥做回禮?總不能拉一車麥子過去,老幺現在的身份要啥沒用?”方老頭覺得老婆子是大驚小怪。 倒也不是他不疼閨女,只是老爺們的心思沒婆娘的多。 劉氏也不想跟老頭子多說,這一點小事她還是能做主的。 直接就對著兒子吩咐下去:“買點細布回來,可以給外孫女做套小衣裳,再給她多做兩雙小鞋,好歹也是我們娘家人的心意?!?/br> 這倒是不錯的,方老頭連忙說:“你娘說得對,不要太摳搜,買好一點的布料多買一些?!?/br> 他們老方家可就那么一個閨女,怎么著也要大氣一些給她撐腰。 有四個兒媳婦呢,手工活倒不用劉氏親自上手,誰誰誰女紅好一些誰誰誰更會做鞋子妯娌四個就自己安排好了。 而陽豐縣這邊,日子如白駒過隙,小孩子成長起來也非常的快。 點點現在已經開始正式啟蒙讀書,白日里多數時間都是在前院,在他爹有空的時候被教授讀書寫字。 第400章 嘲笑meimei 中間休息的空擋點點都會往后院跑,和爺爺奶奶說會兒話,看看娘親再瞅瞅寶貝meimei。 滿月之后的明珠,對,黎大人的小閨女也有了小名。 就是明珠,取其“掌上明珠”的含義。 不過老人家喜歡叫孩子疊音字的名字,于是與“點點”相對應的,meimei就有了“珠珠”的名字。 剛好那幾日點點在通讀《千字文》,又查找了識文解字,不但認識了更多的生字讀音含義也都知道許多。 于是在聽到爺爺奶奶喊“珠珠”的時候,小家伙的身子可疑的抖動著。 方青青很好奇,就問兒子怎么回事。 “爹怎么給meimei取這樣的名字?珠珠,”點點小大人似的嘆氣:“有些人不懂事,不就變成了豬豬?”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