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炮灰靠戀愛綜藝洗白、豪門棄夫意外揣崽了[穿書]、我和我那美強慘貼身侍衛、重生在死后十年[娛樂圈]、漂亮乖乖失憶后被大佬強制入懷、炮灰靠發癲爆紅豪門[ABO]、都說不是中二病了啊[穿書]、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
“我四嫂又生了一個兒子,我四哥覺得這孩子生下來就看得出天賦異常絕頂聰明以后如果送去讀書說不定也能考狀元當大官?!狈角嗲嗝鏌o表情的說著。 “然后呢?”黎修平追問。 他知道,事情肯定不止如此,因為媳婦臉上的表情很奇怪。 “四哥就讓大牛寫信問我,聽說如果家里爹娘經商會影響孩子以后的仕途,問我他要不要干脆停了走商的買賣?!?/br> 方老四當然是不想停,他十分的清楚,孩子聰明與否都不影響一件事: 讀書很費錢,如果家里沒有銀兩供著,以后孩子考科舉十分的困難。 可是祖祖輩輩的經驗告訴他,不走商只靠地里的收成他一輩子也積攢不了銀錢的。 方老四認為家里最聰明的就是幺妹,于是特意向她請教,希望幺妹可以幫她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好法子。 不止是方青青,聽了這話的黎修平都驚呆了。 據他所知,四舅哥的兒子才剛滿月沒多久吧,如何就能看得出絕對是讀書的料并且現在就開始煩惱爹娘如何做生意會阻礙了孩子以后當官的路? 方青青亦是如此作想。 四哥,你的臉呢,太過于異想天開了吧? 生活漸漸平穩,原本方青青還以為這次的疫情相公立了功,皇上那邊怎么著也得封賞一回。 結果這一天黎修平回來之后,告訴她一個消息,讓方青青目瞪口呆。 相公果然是被外放了,大概是因為他本身已經是侍讀學士有品級的官員加上這次立的功,所以并不是原先黎修平設想的外放做知縣。 弘文帝很大方,直接就給了一個知府讓黎修平去當,那可是從四品的官職等于說是連升兩級。 結果黎修平反倒拒絕了,寧愿從一個地方的知縣做起,并且要去的那個地方還只是一個窮鄉僻壤的小縣城。 黎修平只是稍微解釋了一下,方青青就明白了。 小縣城天高皇帝遠,相對于想要歷練真正修一身好本事的黎修平來說,才是最厲害的。 一則窮僻的小縣城,如果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們日子好過起來,才能顯得黎大人的本事。 再個就是,縣城雖小可他是當地的父母官什么事情都是他說了算,這樣做事就不會束手束腳的。 只是這樣的話跟媳婦解釋容易,跟爹娘就有些難以溝通,黎修平說的口干舌燥頭都大了。 結果,他娘都差點哭了。 “嗚嗚,我的三郎,你又沒有犯錯皇帝老爺為什么反而是降了你的職?” 卻是方青青把婆婆給勸好了的:“娘,你反過來想想,總是要外放的如果三郎去一個大地方真的能大展拳腳嗎?” “這——” “媳婦實話實說爹娘都別生氣,你們都是窮苦出身我娘家也沒人能幫襯三郎哥哥,官場上的許多事情一言兩語說不清楚。 但是娘,您也聽我們講過戲本子,官官相護這個詞也聽過的。 與其到大地方被人抑制著,小縣城第一大的就是三郎哥哥,反而可以更發揮出他的本事啊?!?/br> 事實再一次的告訴黎修平,他娘和他媳婦才是親母女,他這個兒子是外來的! 第352章 大本營 方青青幾句話的功夫,就將黎老頭和石氏都勸服了,兩個人一心一意的接受了黎三郎即將外放做一個知縣的事實。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一家人齊心協力的幫小倆口收拾東西,讓他們一家三口準備去外地。 雖然任命書已經下來了黎修平也不是馬上就走,皇上給了他半個月的時間交接。 其實他一個侍讀學士沒有多少工作需要交接的,因為翰林院的工作都是文職而侍讀學士直接服務于皇帝陛下,工作內容不具體。 而在外放之前跟同僚之間的交際應酬,說實話,針對于現在的黎大人而言也是不多的。 畢竟之前黎修平還是侍讀學士,可是外放居然只是去地方上做知縣,于是許多人都在猜測: 是不是黎大人不小心做了什么錯事失了圣心,于是得罪了皇帝陛下說是外放實際上是降職貶斥出京?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那么的沒有眼力勁,越是朝中大員沉沉浮浮反而更加的精明世故。 反倒是因為黎修平的舉動對他高看了一眼,也深刻的明白,此人以后絕對的前途無量。 畢竟黎修平是當年的狀元郎,又在翰林院干了三年,也積累了許多人脈朋友不少的。 這些都是可利用的資源,黎修平是出京了可是他的妹夫還在此。 所以趁著這段時間,黎修平帶著梁俊杰一起去拜訪了他以前的上官以及知交好友,替妹夫在朝中辦事開道。 之前都是這樣零零碎碎的各種忙碌,等真正快要出發的時候,黎修平夫婦的知交好友才分別上門了。 這一次許子凡也要出去歷練,而且探花郎被分配到的地方居然是極北的酷寒之地。 三人中唯一能夠留在京城的卻是景睿,方青青猜測著,這或許是郡王爺之前曝出他真正身份的原因? 在方青青與安樂郡主接觸因而做了那個預知夢之后,曾經很深刻的和系統溝通過,于是對于原主上輩子和這輩子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比方說,那本科舉文虛構了男女主的愛情和他們幸福的婚姻生活; 但是除此之外,里面關于男主以及一些配角的生活細節卻是寫實的,也就是上輩子的黎修平真實發生過的。 那么關于景睿的事,除了把他的王妃強行按頭變成了黎修平的夫人,其他的事情是不是也都是跟科舉文里描寫的一樣? 上輩子就是差不多這個時間,黎修平考中狀元然后在翰林院干了三年謀求外放的職位,結果景郡王去世然后景睿世子承爵。 現在景郡王看著身體還可以不知道會不會突發疾病,可是照樣的黎修平許子凡被外放,那留在京城的景睿會不會承爵? 關于這些,方青青一團糟,根本就理不清頭緒。 結果這個時候,安樂郡主也過來了,她是來送給方青青還有點點的。 并且準備了許多好東西,吃的穿的用的小孩子玩的,生怕點點在外面受了委屈一樣。 甚至還很細心的準備了藥材和一些生活用具,方青青看了哭笑不得。 “meimei,我們這路途遙遠的,東西太多帶不動?!?/br> 安樂郡主絲毫不發愁,理所當然的說道:“多安排幾輛馬車不就行了?” 得,當她沒說吧,方青青知道安樂郡主理解不了黎家不可能多買馬車的窮困。 就這么拖拖拉拉的半個月過去了,然后黎修平先出發。 對,他一個人先過去的。 這也是一家人商量了好久的,主要是媳婦孩子要和他一同去地方,然后孩子的奶奶又心疼兒媳婦和大胖孫子。 思來想去翻來覆去大晚上不睡覺的折磨了黎老頭幾個夜晚,終于石氏決定了,她要跟著一起去外縣。 三郎要去當知縣的據說是一個窮鄉僻壤的小地方,而且他初初前去的時候,說不定還會被人欺負。 他一個大男人還好,青青是弱女子點點又是小孩子,可不能遭罪。 石氏實在是無法放心,于是終于還是決定要過去幫著照顧孩子。 反正京城這邊一大家子都在,老大媳婦又是一個能干的,把老頭子一個人留在京城石氏也能夠放心。 而且,石氏心里也還有其他的算計。 “老頭子,三郎和三郎媳婦不都說了,他們出去是為百姓做好事也是為了做點成績出來。 那么以后三郎肯定會升官,到時候還是要回京城,而我們家也在這邊也是希望能夠生根的。 老大老二沒啥個出息,你留在這里坐鎮,保證我們家的大本營安穩?!?/br> 這樣一來,一行人老的老小的小不可能趕路,而黎修平急著去報到。 于是一家人就分開,黎修平輕裝上路一個人先走,石氏和方青青一起帶著孩子還有眾多的行禮隨后。 當然,黎家人不可能放心,于是黎二郎護送娘仨過去然后再返回。 說不定還要去那邊看看,有什么可以采買的也可以帶回京城。 黎二郎本來就是做這個事的,這幾年南來北往的也習慣了。 起碼這幾年三郎要在那邊定居,正好黎二郎也考慮可以把生意擴大化。 一路舟車勞頓的主要是點點還小,也就沒什么好玩的,等方青青他們終于到了黎修平任職的陽豐縣時。 一伙人都呆住了,愣愣的看著落魄的縣城幾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實在不是老黎家的人在京城住了幾年眼界被拔高了,實在是這個陽豐縣太破舊,整個縣城給人的感覺就是寫滿了“衰敗”。 來到縣城外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城墻,可是這個墻皮已經十分斑駁滿是歲月的滄桑,甚至許多地方都長了青苔。 饒是他們本就是農村出身,可是以前也都是到過現成的,他們安順縣也沒有這么的破舊啊。 石氏倒吸了一口涼氣,有點說不出話來。 方青青握了握婆婆的手掌,臉上帶著堅定的笑容: “娘,這些都只是暫時的,以后一定都會好起來的?!?/br> 這世間的事本就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越是這樣貧困的小縣城,反而越是有黎修平發揮的地方。 從而,可以取得更好的政績。 第353章 用心去看 因為路途遙遠通訊不方便,黎修平也無法知道母親妻兒到來的具體時間。 而且新官上任,他這幾天特別特別的忙碌,因此只是幾天前就安排了衙役在城門外守候著。 于是石氏一行人才到了城門外雙方驗證了彼此的身份,然后衙役就帶著車隊一起到了縣衙的后宅。 石氏方青青點點還有一個婆子一名丫鬟,再加上家里人準備的各式各樣的行李,東西實在是太多。 甚至怕他們在那邊吃喝用啥都沒有,帶了不少的生活用品。 讓方青青哭笑不得的是,如果不是實在路遠不方便,只怕婆婆都想把家里的鍋碗瓢盆帶過來。 所以,黎二郎特意準備了坐人的馬車還有拉物件的騾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