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炮灰靠戀愛綜藝洗白、豪門棄夫意外揣崽了[穿書]、我和我那美強慘貼身侍衛、重生在死后十年[娛樂圈]、漂亮乖乖失憶后被大佬強制入懷、炮灰靠發癲爆紅豪門[ABO]、都說不是中二病了啊[穿書]、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
方青青不想理會這個男人了,覺得他傷害了自己的一片慈母之心; 等著吧,她一定要再給他生一個女兒,這樣才能好事成雙! 以前黎老頭和石氏還覺得在京城無所事事,現在可好了,他們每天幫著老三夫婦帶孩子忙碌得很。 咳咳,當然了,帶孩子的大部分瑣事都是石氏做的。 至于說黎老頭,最多是在孩子奶奶忙不過來的時候幫忙抱抱孩子讓她可以換個手。 所以生完孩子之后方青青反而是更為舒心。 暫且不用去藥鋪,家里的活不需要她干孩子除了喂養其他的事情她也都插不上手。 偶爾點點有點小病痛哭哭鬧鬧的,石氏都很緊張,方青青反而是安慰她: “娘,孩子還小,哭鬧一些也是正常的。您都帶大了三郎哥哥他們,絕對是經驗十足?!?/br> 石氏心中十分的欣慰,老三媳婦果然是個體貼人的,卻也保證著: “我和他爹其實都沒什么本事,等點點以后要正式開始讀書了,還得你和三郎來教啊?!?/br> 而石氏主要是幫著老三媳婦帶孩子,黎老頭的重心依舊是在莊子上。 【在這里說明一下,向大家道個歉,是我錯了。玉米紅薯土豆是同一時期傳入國內的,但是以前我不知道所以前文中出現了玉米,現在已然改正。紅薯出現的情節好多次,不方便改正,就只能這樣大家將就著看吧。實在是抱歉,下次寫文之前我一定盡量把資料都查找準確!】 之前方青青是一心為了天下百姓著想,所以在土豆種出來之后,又打算試驗一下能否大面積種植玉米。 不過農事上她本來就不是專業人士,加上孕后期實在是沒有精力往城外跑,所以這件事都是交給公共去做的。 黎老頭絕對相信老三媳婦的實力,主要是最開始也是老三媳婦告訴他有土豆這種東西的。 那個時候黎老頭還不怎么相信,只當那孩子想當然了于是就把家里的一小塊地給她折騰,沒想到還真的成了事。 現在的黎老頭對方青青的話是絕對的信任,所以在后面的時間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莊子上。 一開始大毛心中還有些郁結,覺得自己十分的悲催。 最早的時候,跟著叔叔嬸嬸讀書識字,不就是為了擺脫鄉下人的身份希望以后可以有機會去城里工作? 結果現在呢,他都跟著家里人住到了京城,居然還要跟著爺爺到莊子上去種地? 對,黎老頭去的時候一般都是大毛陪著一起去的,因為關于種植方法還有漚肥的法子都需要看書去了解。 黎大郎黎二郎都沒有這個功夫而且他們識字量都不夠,于是看書了解的任務就只能落在了大毛的頭上。 同樣的,這也是黎老頭的私心。 哪怕黎家以后身份上能夠轉變,卻也是老三那一房的功績,而且黎老頭認為自家想要發起來可能起碼要再過幾十年。 目前嘛,除了老三當官了其他人本質上還是莊稼漢,作為長孫的大毛就不能太過于不了解土地。 這幾個月,大毛一面看書,同時也親自到莊子里去探尋那些莊稼的事情。 漸漸地,他知道自己錯了,果然以農為本這句話乃是當下大多數人生活的真理。 看書的時候學會了許多知識,同時又可以在土地上得到實踐,大毛覺得自己成長了許多。 在他三嬸生孩子坐月子閉門不出的時期,地里的玉米也終于迎來了收獲的季節。 此時的方青青還不能出門,只能在心中遺憾。 【統子,這個玉米種子的生長周期似乎比較短?】 【是的,這是改良過的,而且你的侄子看書之后產出的農家肥也不是當下的肥料可以相比的?!?/br> 嗯,大概就跟之前試驗土豆種植的情況差不多,等以后老百姓大面積種植的產量肯定比不過現在他們的精心實驗。 饒是如此,也是值得讓人高興的,起碼可以讓更多人填飽肚子。 第339章 投桃報李 說實話,哪怕只是在剛剛來到這個時空方青青吃過一段時間摻雜了粗糧的飯食或者面食,后來她基本上都是吃白面或者精細糧。 但是方青青依舊是印象深刻,那個摻雜了粟米大豆的糧食實在是不好吃,粗糙噎人難以下咽。 可是她知道,當下許多人吃慣了這樣的糧食,甚至還有更多人吃不上填不飽肚子。 人都是如此,首先追求活著,其實才能是想活得更好。 由此,方青青不由地感慨,人類社會果然是進步的很快。 在她以前的那個時代,大家物質上已經是非常好了不斷地尋求進步升級,只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 而今,僅僅只是想要活得長久一些,就已經是很大的考驗。 或者這也是她來到這里的目的之一,把自己的金手指變成一種能力,給更多的人造福? 紅薯本來就已經有了,土豆正準備推廣運用開來,而玉米也快種出來了。 接下來是不是可以把辣椒西紅柿等等,也想辦法給種出來? 方青青兀自思索的快樂,因為這些情節很普通,所以她沒有屏蔽系統。 錦鯉系統感受著宿主的心理變化,有一種無奈的憋屈感: 親,本來你是朝著醫者的方向穩步前進,什么時候轉換成生物學家了? 媳婦坐月子期間,黎修平光明正大的在皇帝陛下那里過了明路,他幾天才進宮輪值一次。 只是為了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在家里照顧媳婦孩子。 對此,弘文帝只是笑著答應了,而上官同僚對他都是投以恨鐵不成鋼的目光。 甚至在這一兩個月期間,暗暗地有同事接手了他之前的工作,甚至代領了他的功勞。 景睿許子凡都為黎修平打抱不平,他本人卻是淡然視之,人生還有漫長的時光。 如果每一件事都去跟別人斤斤計較,那他以后的日子還真的會很難過。 不過黎修平也知道,皇帝陛下對他還算是仁厚寬容的,他自然也是要投桃報李。 之前的土豆皇莊那邊已經收獲了,確實高產,而且他媳婦還整理出一個小冊子是關于土豆的各種食用方法。 可以飽腹,而且十分的美味,家里人都吃過了黎修平還把小冊子謹獻給皇帝陛下了。 而這一次,黎修平更是邀請了圣上去他們家的莊子看看,親自收獲玉米。 從上一次的經驗來說,圣上應該會非常高興的,作為侍讀學士一直守在圣上身邊的黎大人來說。 他十分的清楚,現在的國庫有多么的空虛。 秋高氣爽的一天早上,便裝出行的弘文帝只帶著內侍護衛和幾個近大臣一起到了黎家的莊子,這個時候莊上的佃戶已經開始收玉米。 不同于深埋在地下的土豆,這個玉米是長在外面rou眼可見的,親眼看到玉米桿上掛著的豐碩果實皇上等人都十分的激動。 甚至弘文帝大跨步上前親手掰下一個玉米棒子,在黎老頭的指點之下剝開它的層層外衣,看到里面顆粒飽滿的玉米粒。 一根玉米桿上就結了好多個玉米棒,而每一個玉米棒上都掛滿了玉米粒,弘文帝看著眼眶微紅。 “如果大江南北都能種滿麥子稻谷,地里也有許多高產的土豆玉米,百姓們又何嘗會填不飽肚子?” 之前黎老頭已經帶人收過一些玉米棒子了,知道這個玉米生的就可以食用,還微微帶著一絲甜味滋味十分的不錯。 不過他聽老三見過,皇帝老爺吃的東西那要是十分小心的,吃出問題沒人付得起責任。 所以如果是皇帝陛下要吃的話,老三媳婦提供了最簡單的方法,直接洗干凈了玉米棒子放入甕中燒水熟。 自然是受到了眾人一致的好評,這東西吃了可以填飽肚子味道還十分的不錯。 這邊君臣同樂都在吃玉米的時候,那邊戶部尚書已經帶著人在統計玉米的產量。 當知道具體的數據之后,已經年過半百的老尚書十分的失態,竟然當場就激動地熱淚盈眶。 先是恭賀了皇上,緊接著卻是對著黎修平作揖: “老夫替天下的百姓謝謝黎大人?!?/br> 黎修平看著面容平靜,實際上心情也是激蕩起伏,他媳婦真真真厲害! 這么一番折騰下來,基本上就到了用午膳的時間,黎修平自然要留皇上和其他眾人在莊子上吃飯。 本來黎老頭十分的緊張,他不知道用什么東西招待皇帝老爺的好。 在他看來,皇帝他老人家肯定是要吃什么山珍海味的,這些東西黎老頭都沒見過也不懂得做法。 黎修平卻是告訴他,不用太過華麗,就用莊子上自己做的一些菜蔬做一頓飯就可以了。 還特意強調,主食就用玉米和土豆。 “爹,皇帝陛下什么好東西沒見過沒吃過?不會在意我們家的一頓飯,可是這個土豆玉米的意義重大,我們只用最普通的方法煮出來皇上心情好吃著也會高興的?!?/br> 黎老頭自然是聽三郎的話,于是就去灶房安排了,老婆子和兒媳婦們都沒來。 所以就只能是莊子上的廚娘動手,幸好都是家常菜。 果然,皇上心情好,吃什么東西都像是吃著龍肝鳳膽一樣的高興。 吃飽喝足之后,一行人轉移到偏廳去坐著喝茶聊天,主要是弘文帝詢問黎修平關于玉米還有土豆的一些問題。 比方說如何留種,種植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問題,施肥以及灌水等等。 還有就是,這兩種食物可以保存多久,可以怎么吃。 等等,反正天馬行空的,弘文帝是想到什么問什么。 也幸虧黎修平提前做過功課,之前都已經在媳婦那里詳細的了解過了,倒是能夠對答如流的應對皇帝陛下的問題。 弘文帝十分的高興,將近一個時辰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最后笑呵呵的對著黎修平說道: “愛卿,你果然是農門子弟,卻能夠不拘泥于自己的出身從中發現有利于民生的事務?!?/br> 因為在場的都是弘文帝的心腹大臣,這會兒他也就沒有忌諱,直接詢問黎修平是如何發現這兩種農作物的。 同樣的黎修平也知道,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如實作答: “是臣的夫人,她之前為了研習醫術親自去山上挖采各種草藥甚至是親自帶回家種植,也是因為她的好學研究精神才發現了這兩種高產的農作物的?!?/br> 第340章 新奇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