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炮灰靠戀愛綜藝洗白、豪門棄夫意外揣崽了[穿書]、我和我那美強慘貼身侍衛、重生在死后十年[娛樂圈]、漂亮乖乖失憶后被大佬強制入懷、炮灰靠發癲爆紅豪門[ABO]、都說不是中二病了啊[穿書]、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
結果就嚇了一大跳,府門外站著一大票人,齊齊的彎腰給她們婆媳行禮。 石氏趕緊的退后一步,生怕是人家搞錯了,還小小聲的問道:“青青,這些人是干啥的?” 方青青同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因為白天有外人在場的時候她一般會屏蔽腦海內的錦鯉系統。 而只有在遇到危險的情況下,系統會破格出現提醒她。 明顯這次忽然出現的這群人身上還在釋放著善意,系統也就不可能突破她的屏蔽范圍發聲提醒了,因此方青青對府門外面發生的事情也是一無所知的。 還是二毛嘴快,已經利索的解釋起來了: “奶奶,三嬸,這人說他是來頒布皇上的圣旨的,誥封你們為六品安人。還有后面那些人,他們拿著的東西,據說都是皇上給你們的賞賜?!?/br> 其它的石氏不太懂,就只有一條,她被皇上封誥命了。 雖然石氏沒什么文化水平,但是以前也看過大戲,知道如果兒子當大官親娘是可以被皇上封為誥命夫人的。 當初老三進京趕考之前也說過,有生之年,一定要為娘掙一個誥命夫人! 結果老三考中狀元才一年多他們全家人進京也不過一年,她就當上誥命夫人了? 當然了,石氏并不知道,誥命夫人的等級之間也是有差異的。 這個六品安人只是最低等的,她已然高興的快要發瘋了。 方青青看著她婆婆微微笑,石氏此刻呆愣的模樣,哪里有平日的精明能干。 家里其他人不懂,方青青卻是知道接圣旨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的,奈何現在公婆大概都是驚喜過度沒反應過來。 于是就只能她領頭了,趕緊的讓大姐去擺了香案,然后全家人一起到院子里來跪了下來。 管事太監一直就只是笑看著這一切,當然也知道后面出來的這個囑咐事情的應該就是黎大人的夫人了。 果然就像是黎大人所言,是一位睿智的婦人,懂得的也比這滿院子的人都多。 明黃|色|的圣旨當著眾人的面打開了,管事太監認真地宣讀了,然后笑吟吟的把圣旨遞到了方青青的手上。 對著她作揖,說道:“黎夫人,恭喜了,以后您還有后福呢?!?/br> 管事太監后頭的人正是弘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也算是皇上的心腹,對于黎大人敬獻土豆的內情也是知曉的。 此刻說這樣的話語,也是為了提前賣一個好。 方青青是聰慧的,自然也是聽懂了這名太監的言下之意,伸手摸出一個沉甸甸的荷包。 實際上她身上當然不可能攜帶這么多錢,是直接從系統里面拿出來的,可是整整有十兩銀子。 絕對不是小數目了,主要是這次皇上封賞的是兩個人,自然地方青青就要準備兩份賞錢了。 哪怕就是不知道荷包里面具體是什么東西,但是看著就沉甸甸鼓鼓的樣子,而那個讀圣旨的人笑瞇瞇的接下了。 推辭都沒有! 黎老頭和黎家一干人等都好心疼啊,不敢怨恨老三媳婦/弟妹/三嬸對待外人太過于大方,只能齊齊的將哀怨的目光投向石氏。 “勞煩大人走這一趟了?!?/br> “雜家只是剛好有空閑,估計待會兒黎大人就會回來了,也替雜家問個好?!?/br> 彼此寒暄了一會兒,兩套六品誥命的服飾以及其他皇上的賞賜都已經被慎重的送進正廳擺好,然后管事太監就領著那一大群宮人轟轟蕩蕩的離開了。 伴隨著一起的,還有黎家眾人那依依不舍的眼神。 方青青只覺得好笑,估計大伙兒都沒留意到,皇上賞賜的除了綾羅綢緞實際上還有金錠銀錠? 像是珠釵首飾布匹等等御賜之物只能留著自用,但是金銀絕對可以拿出去花銷的,這些應該比黎修平的俸祿多。 而方青青不知道的是,這個管事太監回去之后先去找總管太監匯報了此行順利完成任務,得到的荷包自己一個字兒都不敢留存的上交了。 總管太監自然不是眼皮子低的,沒要,卻是仔細的查問了對方在黎府遇到的人事物。 管事太監就當作一樂子,把在黎府的見聞都給說了: “果然啊,黎大人的爹娘這些都不懂的,后來知道要接圣旨還是黎夫人吩咐擺香案?!?/br> 等等之類的都說了,著重強調了黎夫人的懂事能干。 這個自然也是一個會察言觀|色|的,知道總管太監想要聽的就是這些。 后來弘文帝休息的時候,總管太監伺候茶水,就把這事當一樂子說給皇帝陛下聽了。 弘文帝樂了,想起黎修平講過的那些事情,說黎家特別是他能有今天全都是夫人的功勞。 又說家里人包括爹娘侄子們都是非常喜歡他夫人的,而一家人進京之后其實生活習慣方面有許多不適應。 而黎修平自打進了翰林院一心悶頭讀書或者是處理雜物,那個時候都是住在官宅十天半個月才回去一趟。 結果呢,父母雙親包括兄嫂子侄夫人都幫他照顧好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夫人還能繼續鉆研醫術。 “來了京城之后,夫人就去保安堂拜訪,跟著陳大夫坐堂看診?,F如今,夫人已經能夠獨立診脈開方了?!?/br> 這都是黎修平說過的。 當時弘文帝就覺得黎夫人很厲害了,現在聽到屬下講黎家的事情,心里就在慨嘆: 娶妻當娶賢。 這話說得過得不錯,關于“黎狀元發達了也愿意迎娶鄉下未婚妻、糟糠之妻不下堂”這個八卦消息早在京城傳遍了。 而因為皇帝陛下對黎大人的關注,身邊人自然也跟他講過那個故事。 以前弘文帝只當是自己的眼光好,看吧,黎修平這個人不僅僅是有才華而且品性佳啊。 及至現在,卻又從中品出了不同的意味; 也許真的是這小倆口感情好? 關鍵是,這位黎夫人看起來可一點都不像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村姑,其實還是很能干的。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身有能力,而夫人也娶得好。 又有什么理由叫人不相信,黎修平以后絕對是前途無量! 第290章 占小便宜吃大虧 不知道是被人有心隱瞞了,還是剛剛好就是這么的湊巧,黎修平一直到下職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的母妻被皇上贈了誥封的事情。 哪怕景睿許子凡二位對他擠眉弄眼的,黎修平也只當好友跟他戲耍呢。 結果等黎修平離去之后,那兩位看著他的背影開始嘀嘀咕咕了。 “哎,我也想娶媳婦了?!?/br> 這是景睿的想法,之前只是每日里回去都要聽親爹念叨一回,說他老大不小了自己身體也不行了閉眼之前還不知道能不能看到獨子解決了終身大事。 景睿其實也挺憂愁的,如果碰到好的小娘子,他也不是不想娶的。 像那位黎夫人,可一點都看不出是鄉下婦人出身。 如果京中的貴女也有像黎夫人這樣的,長得好看賢惠又有才華,也不是不可以娶進門的! 許子凡則是想著,自從他上次送信回去,已經過去兩個月了。 怎么爹娘還沒來,等他們到了之后又不知道要過多久才能替他去提親呢。 煩啊,怎么娶個媳婦就這么難,真羨慕黎兄的好運! 回去的路上黎修平還在心里算計著,送到皇莊去的土豆多久才能發芽,什么時候才能收獲計算產量? 不過依照目前的慣例,就算是土豆被證實了是高產量的作物青青立了大功,可是對外這份功勞卻不會落到她的頭上。 大概皇上會升他的職位,然后給予他的夫人誥封? 于是黎修平又想著,憑借著那樣的功勞,他能升到多大的官? 希望是可以做實事的,但是他心里不會忘記,一切都是青青帶給他的。 結果回去之后黎修平就得到了意外之喜,娘和媳婦現在居然就已經有了誥封。 對于世家貴族來說,六品的安人算不了什么,可是娘肯定高興。 六品安人啊,回老家去的時候,安順縣的縣令還要反過來給娘行禮呢。 黎府今天可熱鬧了,程度絲毫不亞于黎修平成親那天,主要是擺香案接圣旨這樣的大事哪怕附近住的街坊鄰居身份不一般也不是經常能夠遇到的。 而且這也昭示著黎大人深得圣心,想要與他結交就得趁著這個時候。 等以后黎大人再加官進爵你再去巴結討好,都不一定能找得到門路。 于是一整個下午,在黎修平回來之前,黎老頭和石氏都還是十分忙碌的。 甚至還來不及,和家人一起分享有了誥封的喜悅。 不斷地有人拎著禮物上門拜訪,都是街坊鄰居的,而且人家都明言了是來賀喜的。 也只是一些家常小禮物,黎家人當然不好拒絕了。 石氏是一個精明小氣的同樣也精通世故,非常懂得一個道理,占小便宜吃大虧。 鄰里之間的來往,本來也是你來我往的事,如果只是單方面的收了別人的禮物。 日后,都是要加倍償還的。 “那個時候,需要付出的,就不再是一把蔥花一棵青菜的事情了。欠的人情多了,如果人家來找你托關系你該如何拒絕?” 這是三郎曾經說過的話,石氏都謹記在心。 到底這是最為得意的兒子,黎老頭石氏都知道輕重,以后一家子的前程可都是壓在了三郎的身上。 特別是青青也說過了:“娘您想想,這個世上哪有那么多傻子會白白的送人禮物,人家需要謀求的是這個背后的好處。收了禮,到時候別人開口求你辦事怎么辦?” 所以一開始就把立場擺正,像現在鄰居上門來賀喜的,禮物都收了。 但是吧,石氏會讓老頭子和大朗二郎去尋摸著差不多的回禮,在別人離開的時候又都還回去。 雖然黎家沒有家丁下人,可是因為本來黎家人就夠多,做這些事也絲毫不見混亂。 幸好這些鄰居也沒有多想,純粹只是想趁這個機會跟黎大人有所接觸討個近乎,拿著黎家人給的回禮個個也都樂呵呵的。 真正想要送禮求辦事的,還在暗中觀察,暫且沒有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