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炮灰靠戀愛綜藝洗白、豪門棄夫意外揣崽了[穿書]、我和我那美強慘貼身侍衛、重生在死后十年[娛樂圈]、漂亮乖乖失憶后被大佬強制入懷、炮灰靠發癲爆紅豪門[ABO]、都說不是中二病了啊[穿書]、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
而且據他所知,媳婦讓家里人種植土豆,并不光是像過去他們父輩那樣的悶頭種地。 畢竟這是一個新事物,想要大面積推廣開來需要的是靠數據說話,而這些方青青都已經有所準備了。 從一開始想著讓公公答應家里出塊地種植土豆開始,方青青就強調過,種植過程中要將何時開始種植的幾天發芽幾時澆水施肥等等各種都記錄下來。 哪怕不識字,也一定要想法子記在心里,然后再讓家里在讀書的孩子謄寫在紙上。 第286章 行善積福 因為后來都是方老四帶著老方家的人在做這件事的,幸好方家的孩子們也會認字了,所以一直都有記錄的。 這一次除了收獲的土豆,黎二郎將一本本記錄好的小冊子也都帶過來了。 有些凌亂,有些數據還是重復的,不過好在齊全。 方青青可以全部整理歸納,重新做出一份好看而又詳實的數據記錄。 其實方青青查過系統里面的資料,在現代土豆畝產高的話可以達到好幾千斤,這個一兩千的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她在空間里利用黑土豆種出來的,畝產也要高許多的。 這其中除了有化肥養分等等的差別,播種方式上會不會也有一些區別? 方青青特意在冊子上添加了備注,讓以后一開始的種植都要按照這個方式記錄在案,因為以后可以尋求更好的方法增加產量。 其實類似的思維發散開來,也可以這樣想: 現在的畝產量不高是什么原因,種子、天氣、播種狀態等等方面肯定也都要涉及到的。 如果在這些方面都有所改進,現在田地里種植的各種農作物是不是都可以想辦法提高產量那個? 這個課題很有意義,主要是貼近了民生的大事,方青青把這個給記在了腦海里。 打算有空的時候,重點研究一下。 另外還在小冊子里添加了備注,像是生長出來的土豆存放以后,徑塊上有發青的地方就要切下來丟掉不能吃。 因為那是有毒的。 再個就是,土豆不能曬太陽,要不然會發青發綠。 這樣的土豆,也是不能吃的! 花費了整整三天才修正完這本記錄的冊子,方青青把這個交給了黎修平,還給他完完整整的詳細講述了一遍。 然后,黎修平就揣著這份詳盡的文字記錄以及,一竹籃的土豆進宮了。 宮中,弘文帝在用完午食之后,正考慮是直接午休還是先去御花園逛一會兒散散心。 老實說最近因為好幾個地方的災情,別說是在百姓之間,就是宮中的氣氛也是有些沉悶的。 當今天子一心想要做明君,特別是因為他得位的時候做了幾件有礙名聲的事情,登基之后更是兢兢業業勤勤勉勉。 力爭子孫后代記得他這個皇帝的時候,更多的是稱贊他的功德和政績。 天災人禍,是哪個朝代都避免不了的事情,但如果能將災情的損害降低到最低、最大程度的保證了老百姓的利益。 對萬民來說,就是好皇帝了。 最近一段時間今上最過于發愁的就是這個問題,國庫的糧食也有限啊,不可能全部撥出去救災。 可是每天都會收到無數封折子,匯報災情的、求援的、希望可以增發救助糧款的。 哎,弘文帝看到都怕了,可是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目前的困境。 這時宮人來報,黎大人有事求見。 弘文帝還愣了一下,黎大人,黎修平? 這也是黎修平升官的一大好處了,要是以前他還只是翰林院的修撰,是沒有資格直接進宮想要面見皇帝陛下的。 當然了,他隨身攜帶的物品,呃—— 就是那個土豆,被反復檢查,黎修平恨不得現場就吃給侍衛們看了。 哎呀,也是他的失策,忘了詢問青青這個土豆生的能不能吃。 好在侍衛統領知道黎大人深得圣心,是最近皇帝陛下十分喜愛以及信任的臣子之一。 在黎修平再三解釋保證之后,終于還是放行了。 弘文帝直接在御花園里接見的黎修平,在他行禮之后馬上講了自己著急進宮的原因。 同時將那一大本方青青整理出來的數據記錄,以及帶過來的新鮮土豆都呈上御覽了。 當然了,對著皇上和對著外面的親朋好友是不一樣的,黎修平只能帶生的土豆進來。 做好的食物,有些可能都看不出原來的樣貌了,這樣的東西以黎修平現在的身份是無論如何也帶不進宮的。 產量數據都是真實的,而來歷方青青則是現編了一套說辭。 當然了,這進宮的一路上黎修平已經在心里幫她完善潤|色|了一遍,更加的符合時代特|色|更加的邏輯分明。 “這個物品產量很高,是你媳婦發現的?” “是啊,我媳婦為了給我調理身體,認認真真的學認字然后刻苦學習醫術。 當時家里條件有限,于是她就自己進山去采草藥,知道了許多作物的習性。 后來偶然發現這個土豆,又想盡辦法的找到了種植的方法?!?/br> 巴拉巴拉,黎修平說了好大一通,當然了他媳婦為了他才努力讀書識字學習醫術等等信息都是隱藏著的。 關鍵是告訴皇帝陛下: 我們家人,種植出來一種好吃產量又高的作物。 土豆獻上去之后,表面上看,一切情況跟以往沒什么不同。 黎修平也沒有得到弘文帝的嘉獎,依舊是辛辛苦苦的工作著,而朝中官員繼續為著要不要擴大開倉放糧的范圍爭吵不休。 不過他們夫婦都明白,事情已經很明朗了,不過皇帝陛下必須親自驗證一番而且還有許多推廣工作要做的。 任何一樣新物品的誕生推廣,都不是一蹴而成,而是要經歷好一番磨難的。 果然又過了沒幾天,黎修平悄悄地告訴方青青,皇上已經讓人去京郊的農莊整地準備種植土豆了。 方青青的記錄文冊有說明,土豆一年可以種植兩季的,這個時候種下去正好明年春天可以收獲。 屆時皇莊上的土豆種出了成果,皇上才能真正的對有功人士進行封賞。 黎修平特意把這些告訴方青青,是希望她不要太心急。 方青青當然知道,“這個我無所謂的,只是土豆種出來好歹也要明年,可是現在外面還有許多地方有災情百姓們日子不好過啊?!?/br> 這個,才是真正讓人覺得揪心的。 之后的事情,卻不是方青青能夠解決的了,實際上也不需要她去cao心。 方青青能做的,無非也就是私下里和黎修平一起拿出一些米糧給黎二郎,隱晦的告訴他出門在外的時候是為了獲取利潤。 但是如果能夠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幫助到別人,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黎二郎是一個圓滑的,馬上就聽懂了弟弟弟妹話語中隱含的意思,拍胸|脯保證這些米糧一定會用在正規的途徑上。 黎修平跟自己二哥說話則是直接多了:“我現在處在這個位置,家里人經商也只能做一些小買賣,為官的名聲十分的重要。 二哥你經常出門在外,多一些善舉是幫我也是幫助全家人行善積福?!?/br> 第287章 拳拳的愛子之心 方青青微微笑。 這家伙,越來越狡詐說話越來越滴水不漏了。 其實弘文帝已經暗中在實行應對此次天災的策略了,只是總體來說還是有些擔心的,因為一個地方連著一個地方的總怕這樣的災難沒有盡頭。 黎修平進獻的這個土豆,一方面從長遠來看是造福了廣大的黎民百姓; 而目前來說,則是直接給了弘文帝信心,讓他堅信自己的決策是對的。 于是在皇莊里土豆開始種植的同時,皇上的調糧文書發往了幾個產糧大省。 之后,從那幾個省庫房里運出去的糧食,抵達了遭災的好幾個縣鎮區。 于是那幾個地方的幾萬災民得以活民,多少人在賑災的糧食到達的時候淚流滿面,百姓們紛紛跪地磕頭。 感謝皇帝陛下的仁心,也感謝其他地方百姓們的善心。 之前賑災所用的糧食皆出自國庫,可是國庫畢竟也庫存有限,不能再拿出更多的了。 各地的存糧也都是有限的,之前弘文帝一直下不了決心,就是擔心哪怕把別的大省的糧庫調空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土豆的出現讓弘文帝宛若看到了救星啊,如果真的有這么高產的糧食作物,等于同樣的一畝地以后可以多養活兩三個人。 而且精耕細作積累經驗,說不定產量還會更高。 這不僅僅是糧食的問題,又何嘗不是老天爺對他登基以后種種愛民行為的認可和獎賞? 因為有了這樣堅定的信念支持著,弘文帝才可以這樣才大手筆的從別的地方調糧。 反正以后他們有了高產的農作物,而且老天爺也給了好兆頭,百姓們的日子不會越來越差的。 要是方青青知道弘文帝的想法,肯定只會搖頭,這年代的許多人都會講究個封建迷信什么的她阻止不了。 可是以后要走政治路線的黎修平卻比她想得更多。 不管皇上相不相信那些怪力亂神的說法,對著民眾他必須表現出相信的樣子。 因為民眾有了信仰才更好的控制,特別是官家往對皇上有利的方向去影響,皇朝的發展才會越來越好的。 除了調糧支援災區,弘文帝還讓人去落實地方的情況,然后讓人根據每戶受災的情況不同發放銀兩補助。 二至四兩不等,好歹可以讓許多家庭將這個最困難年景撐過去。 在又一次的黎修平有了面圣伴駕的機會時,弘文帝忽然問他:“愛卿,你覺得這些數據有沒有水分?” 朝廷派遣出去的官差在統計了當地的災情損耗情況之后,會把有多少人餓死或者治病,當地財政損失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