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炮灰靠戀愛綜藝洗白、豪門棄夫意外揣崽了[穿書]、我和我那美強慘貼身侍衛、重生在死后十年[娛樂圈]、漂亮乖乖失憶后被大佬強制入懷、炮灰靠發癲爆紅豪門[ABO]、都說不是中二病了啊[穿書]、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
那可也只是黎修平的設想,等到他帶著家里人去看過之后,首先皺眉頭的就是石氏了。 總共也才一進出的小院子,正屋加廂房耳房后院全部加起來,總共不超過四間房。 而就算黎老頭和老大夫婦還有小妹都沒來,現在已經在京城的黎家人總共是十個人。 這要住在那個一進出的官宅里,可不就是太擁擠了? 石氏還有另外一個顧慮,據說住在那邊的都是剛剛入朝為官的年輕人居多,他們這一大家子搬過去。 會不會融入不了,害得老三被人嘲笑? 所以,石氏就不想搬過去住了,暫且住在這邊的院落里也挺好的。 反正他們這些人也都想著能不能試著在京城找到其他的營生,而且她只是一個鄉下老太太,跟真正的官眷打交道只怕是會給老三丟臉。 “那,就不搬了?” “暫時不搬吧?!笔鲜沁@么說的。 至于說以后如何,且等她跟老三媳婦商量了之后再說。 在石氏的心里,方青青那可是相當可靠的,萬事聽她的準沒錯。 黎修平在看了官宅的環境之后,也覺得不搬就不搬吧,“那好,大不了我以后每天起早一點上職?!?/br> 石氏卻是瞪了他一眼,“你不需要啊,你一個人住在官宅里就挺好的,這邊不是距離你那個翰林院很近?你住在這邊很方便?!?/br> 方便到,出門走不到一刻鐘就是老三上班的衙門了。 “什么叫我一個人?”黎修平大吃一驚:“我媳婦不是跟我一起???” “想什么呢你,”石氏理所當然的說道:“以前你要考試,所以讓青青去省城甚至陪著你到了京城,是為了方便照顧你。 現在你都當官了,這么大的人了還需要別人的照顧?” “我——” “你什么你的,你不是說以前委屈了青青,畢竟那個時候你病重那場親事辦得匆忙只是為了沖喜。 所以打算要重新在京城辦一場,而且到現在青青也還是黃花閨女。 既然如此,你們現在就不能住在一起了。 青青還沒嫁給你呢,你就想要折騰他?我告訴你臭小子,就算你當官了也還是我兒子,而我心中只認青青這么一個三兒媳婦。 你在外面,給我老實一點?!?/br> 別以為她不知道,這京城里的男人跟他們鄉下小地方的可不一樣,出去喝花酒納妾的比比皆是。 這話聽起來似乎沒毛病,只是他娘好像搞錯了吧,他是兒子方青青才是兒媳婦啊。 不過知道他娘喜歡他媳婦,當成親閨女一樣疼愛,這是好事。 最終,黎修平沒有多說什么,乖乖的聽話一個人搬到官宅去住了。 卻也不是為了其他,他娘有句話說得對,既然要重辦親事就應該顧惜人家小娘子的聲譽。 于是黎修平就這么的被他娘打包,給發落到翰林院旁邊那條街的官宅去住了,正巧跟他做鄰居的就是此次同科的一甲進士。 榜眼景睿,以及俊美的探花郎。 還只是把東西搬過去了,老娘帶著幾個孩子去給他打掃衛生收拾屋子,心塞的黎編撰找方青青說話也有告別之意。 結果方青青捂嘴偷笑,“三郎哥哥,娘說你十天休沐一次就可以回來住,平時也經??梢曰貋沓燥??!?/br> 意思是,有什么好告別的。 于是黎編撰就意識到,依依不舍的似乎只有他,而方青青卻依舊是在跟他商量著關于選擇書院的事情。 在黎修平提了明德書院之后,黎二郎就帶著大毛二毛去看過了,孩子們都挺喜歡的。 里面的書多,夫子看起來也都十分有學問的樣子。 “就是有一點,二哥覺得束脩太貴?!?/br> 可是在方青青看來,只要書院的價值能夠得到合理的體現,貴一點也是可以的。 這一點黎修平也是十分認同的,就對方青青說道:“回頭你告訴二哥,你個孩子的束脩我來出,我現在可是能拿俸祿的人?!?/br> 說完之后,卻又是小心的看了方青青一眼,問道:“青青,可以吧?” 方青青只覺得莫名其妙,“問我干什么?你愿意出就出唄?!?/br> “這可不成,以后我每個月發的月銀和祿米都應該是交給你管理的,銀錢的支出當然也要問過你?!?/br> 其實原本他是打算交給石氏的,按照家里的規矩,交公一半。 石氏卻是一文錢都不要,“你跟老大老二情況不一樣,身在官場肯定要和同僚交流應酬什么的,你的錢你自己拿著唄?!?/br> 于是黎修平就自己收著了,一個轉身,卻是打算全部交給他未來媳婦了。 第198章 太貴了 方青青也沒打算拒絕。 這男人啊,身上還是一文錢都沒有比較好。 而幫幾個侄子出去書院的束脩,方青青當然也不會拒絕了,本來就是黎修平的銀錢啊。 當年他讀書筆墨紙硯什么的都是家里給買的,那個時候也是黎大郎黎二郎一起供的他。 于是就這么決定了,第二天黎修平去上職之后,方青青就去找黎二郎黎二嫂。 說明了還是想讓孩子們去報名明德書院的事情,“三郎哥哥說束脩他出,而且只是報名,還不一定能考得上呢?!?/br> 就連石氏在聽說了明德書院需要交納的束修之后都有點猶豫了,她小聲的咕噥著:“當年三郎去讀書,可都是不要束脩的?!?/br> 一開始,是老先生覺得他資質好不忍埋沒了主動收他入學不要束脩的。 后來去了鎮上的私塾,因為黎修平讀書讀得好,每個月可以拿到獎勵也不需要再交束脩。 縣學府學黎修平都是考進去的,特別是中了廩生之后,可是每個月都能領到錢的。 舉黎家全家人之力,齊心供著三郎讀書,這是以前的說法。 話是這樣沒錯,這也只能擱在村子里說,別說是來了京城哪怕只是在縣城來往見到的銀錢更多之后。 石氏早就明白了,三郎是個有本事的,能夠一路讀書大多還是靠他自己; 以及,媳婦的好福氣。 真正家里人給他出的銀錢,三瓜倆棗的,一年下來可能也沒超過二兩銀子。 可是現在幾個娃在京城讀書,光是束脩,每個娃都不止這個錢數。 石氏就有些心疼了,哪怕三郎說這個錢他來出。 有心想要阻止,想了想,到底還是沒有開這個口。 一個家最怕的,就是人心不齊,以往老大老二家的都覺得她偏心老三了。 這要是阻止了,只怕三兄弟之間都要開始鬧矛盾呢。 但是,這可是四個孩子,加起來都超過十兩銀子了。 石氏的心肝rou,哪兒哪兒都疼,想了想還是說道:“不是說京城有許多的書院,或許別家也不錯,束脩卻沒有這么貴?!?/br> 可是方青青告訴她:“娘,這是三郎哥哥多方打聽的結果,對幾個孩子而言這家書院是最合適的?!?/br> 不止是石氏,黎二郎黎二嫂也很心疼,哪怕不是他們出這個銀兩。 “先生好,書院里面可以結交到的同窗也會更好,這樣他們才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以后的日子也會過得更好?!?/br> 于是,石氏就不再說話了,只是轉頭看向幾個孩子。 已經對讀書不抱多大希望的大毛二毛也沒說話,是一旁的三毛接口道: “奶奶,爹娘,你們放心。以后我們也會好好的讀書,爭取考中。 課余的時候,我們會和三叔一樣,去書鋪接一下抄書的活兒來做。 好歹,自己掙到筆墨紙硯的錢?!?/br> 從最開始的沙盤練字到現在,他們已經在紙上寫了有一年多,字跡不說多么好看起碼工整整潔。 在這一點上,三毛四毛比大毛二毛強多了,黎修平方青青一起考驗過了的。 包括他們四個人一起在縣城讀書的時候,先生也都是這么評價的,也因為如此黎大郎黎二郎咬牙也都堅持著要供兩個小的繼續讀書。 而之所以一開始沒有放棄大點的兩個孩子,也是石氏教他們的。 作為掌家人,一碗水端平很重要的,這可是表現在各個方面。 也正好四個孩子分屬于兩家,于是石氏直接說服了兩個兒子,也就造成了現在四個孩子一起要送入書院的局面。 因為剛剛在京城住下來,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收入來源,說實話一家人的生活壓力還是很大的。 雖然黎修平有月銀祿米,可這里是京城,居大不易。 說實話,那幾兩銀子真的是不經花啊。 無論如何,最終,方青青還是成功的說服了婆婆。 然后她就和二哥二嫂一起帶著孩子們去明德書院報名了,原本黎二郎一個人就行了。 考慮到方青青現在頂著狀元夫人的名頭,黎編撰的名字目前這段時間在京城應該還是好用的。 自然地,就邀請了方青青一起,為了避嫌于是才連同黎二嫂都來了。 果然,一說是黎編撰的夫人帶著家里的子侄前來報名,書院里負責招生這方面的先生對他們異常的熱情。 “之前黎大人也來本書院看過了,只說之后他的侄子們會來報名,倒是沒有想到你們來的這么快?!?/br> 因為這位先生和黎編撰也短暫的交流過,知道幾個孩子學過一些基礎的東西,并不是完全的目不識丁。 先生給了他們筆墨紙,讓他們自己寫下姓名年齡籍貫等等。 這邊收學生可比在紅橋村要正規多了,不是說給夫子交了束脩然后稍微準備點年節禮物就可以了。 想要考上明德書院的話,先交錢報名,然后按照書院規定的日子過來考試。 只有考試通過了的小郎君,才會交束脩然后正式成為書院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