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炮灰靠戀愛綜藝洗白、豪門棄夫意外揣崽了[穿書]、我和我那美強慘貼身侍衛、重生在死后十年[娛樂圈]、漂亮乖乖失憶后被大佬強制入懷、炮灰靠發癲爆紅豪門[ABO]、都說不是中二病了啊[穿書]、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
“縣城里各家書院的規矩應該都是差不多的,一開始拜見夫子的時候,要準備束脩六禮的。不過因為孩子們日后的午飯會是在書院吃,還有筆墨紙硯以及書本什么的,加起來差不多一個人一年大概需要二兩銀子?!?/br> 梁太太又告訴她們:“這是俊杰以前書院的規矩,現在這位梅先生應該也是差不多的吧?” 石氏感覺自己有些心絞痛了,終于更加的知道讀書的難了,這還真是太太太貴了。 一個孩子就需要二兩銀子,他們家的四個孩子如果都去書院,一年那就是需要…… 想了半天,石氏沒有算出來,倒是方青青告訴她了: “一共需要八兩銀子?!?/br> 那可是八兩銀子啊,如果不是青青給家里帶來了好運現在可以做點小買賣,以前他爹帶著幾個兒子一起種地一年也攢不下八兩銀子的。 主要是,以前黎三郎讀書,基本上沒花家里什么錢財所以這會兒石氏心痛的感覺才會更甚。 如果是加上束脩一起還有書本費,方青青覺得這個可是一點都不貴的,她都能拿得出來。 不過看她婆婆的臉|色|,似乎不這么認為的? 之所以說讀書難,目前這個時代能夠識字的人還是太少太少了,就是因為這個讀書太費錢了。 哪怕家里有點小錢可以送孩子去學堂,可是念書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成功的事,萬一要是念個一兩年家里沒錢繼續讓孩子讀下去了? 結果呢,沒學到什么東西又浪費了時間,哪怕一直讀一直讀就能保證一定可以考上秀才舉人以后當官? 別的不說,有些人可是念了一輩子的書,最終就連秀才都沒有考上的。 就算,像他們紅橋村的老秀才,卻也只是止步于院試。 三年又三年的,他不知道去了府城的貢院多少次,每次都是信心滿滿的參加鄉試。 結果真的一直都是考到老,也沒成功,最終只能回鄉當個教書先生。 就是原本,黎家人也沒想過三郎能一次就考中秀才甚至是舉人老爺的。 第164章 好相公 哪怕心痛,也只是一會會功夫,畢竟黎家現在的光景已經不是從前可以相比擬的了。 就算加起來需要十兩銀子,他們老黎家也是出得起的…… 還是心痛啊,石氏決定了,回去之后要讓那兩房也掏一些私房錢出來。 反正,這需要進書院讀書的四個孩子可都是老大老二家的。 石氏有一個最大的優點,有自知之明; 且,已經決定的事情就不會輕易的動搖改變。 反正她也沒什么大見識,青青說的都是對的,就讓老三媳婦做主她跟著撐場子就行了。 于是看起來是石氏和梁太太帶著孩子們去梅先生家拜訪的,實際上交易應酬的都是方青青。 且方青青現在舉人娘子的身份名頭,在外面還是頗為唬人的,就是梅先生和先生娘子見了她也都是互相禮的。 束脩和家里準備的六禮是讓幾個孩子親自拿給先生的,說是孩子,其實大毛相比之方青青也沒小多少。 對此梅先生似乎司空見慣,從頭到尾跟方青青交談的時候都是面帶微笑的。 哪怕只是短暫的交流,方青青對這位先生也有了基本的了解,跟她說話的時候梅先生自然是客客氣氣面帶笑容的。 對著熊孩子們,縣城最嚴厲夫子的面容就顯露出來的,梅先生一擺臉|色|。 就連平日里最調皮且又是最小的四毛都站得筆挺,跟哥哥們一起保證以后好守規矩認真學習。 到了晚上又是一家人圍坐一起吃飯的時間,反正都沒有讀書人所謂的“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 恰恰相反,白日里黎家人都各有各的忙碌,反而只有晚食的時間是各人可以相互交流的好時光。 這個時候,方青青就沒有出風頭的意思了,反而是石氏大致講述了今日她們去拜訪梅先生的經過。 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方青青和梅先生交流的,石氏只是和梅太太說話,卻不妨礙她作為舉人娘親的驕傲。 已經算是半個生意人的黎二郎現在懂得的門道比以前多多了,所以直接發問:“除了束脩六禮,可還有其他的花銷?” “也就是買書什么的,他們的午食都是在梅先生那邊吃的,再加上筆墨紙硯一年一共需要二兩銀子?!?/br> 不好的地方就是,一交就是一年,如果中途是因為學生個人的緣故退學了。 先生那邊,是不會退學費的。 梁太太講過,這條規則有點不近人情,好像是梅先生特意設置的門檻? 梅先生在縣城還是比較出名的,今天她們的拜訪能夠這么的順利,完全是因為舉人老爺的緣故。 他收下的學生不多,但是對于每個學生都是盡心教導的。 但是方青青知道,二兩銀子對于種田的莊稼漢意味著什么,所以詳詳細細的解釋了一番。 “其實這個價格在縣城里不算貴了?!?/br> 就連黎修平都跟著說道:“的確是不貴,這包括書本費筆墨費,還有一頓飯的銀錢。不過家里人掙錢也都是辛苦的,所以須得讓他們好生刻苦學習,要對得起你們的付出?!?/br> 黎大郎他們也是知道這一點,各自回房之后又把孩子們都好好的訓誡了一番且不提。 等到第二天,需要正式去書院的日子到來了,幾個孩子都非常直覺地早起了。 其實吧,雖然總是孩子孩子的叫,方青青自身也沒比他們大多少。 特別是大毛,小伙子長得快,個頭已經比她這個三嬸高了。 方青青淚,原主說好聽點是嬌|小玲瓏,其實就是個子矮。 回頭她非要跟系統好好的溝通一番,看是否有什么增高秘訣。 青看他們四個,都是一臉興奮的樣子,方青青感覺到好笑。 且心中有一種詭異的竊喜,熊孩子,且先高興著。 等你們連上幾天學就知道了,當初三嬸我教導你們的時候還是非常溫柔的,上學可不是你們想象的那么好玩。 所謂的十年寒窗,重點強調的可是“苦讀”二字! 且不說幾個熊孩子都不小了,家里壯勞力多,送孩子上學這樣的活當然輪不到方青青了。 鋪子的一切都已經上了正軌,黎修平在苦讀,方青青也要學習。 學習醫術,以及,外人看來的繼續識字。 其實她的醫術現在學習的很不錯了,主要是系統空間給她提供了許多的方便和無數的可能性。 有了視頻教程的指導,再加上可以跟老師們通郵件,方青青的學習之路十分的順利。 她自認已經基本掌握了,不比外面的游方郎中差,卻沒有再四處給人把脈實際鍛煉了。 只是在縣城,一來熟人太多不方便擴展發揮,再則在這里因為她頂著個舉人娘子的名頭一舉一動已經被人關注了。 再鋒芒畢露的,也不是好事。 所以除了默默學習,方青青此時在醫術方面反倒是沉默了許多,照例的隔幾天會去拜訪于大夫一次。 其余時間,就暫且蟄伏了。 反正她學習的初衷也只是為了幫自己和家人,現在有靈泉水給他們調理身體,她也懂得自保之術就很可以了。 到了京城,那里能人輩出,方青青期待著可以有她施展拳腳的空間。 鋪子繼續開著,生意做著,炮制藥材的基本方法黎家人也都掌握了。 方青青只需要統籌全局大體上指點一下就行了。 可正因為各人都有自己的忙碌,特別是她可不能打擾了在“閉關讀書”的舉人老爺,結果感覺到清閑下來的方青青反而覺得無聊了。 哎,這是一個沒有網絡沒有手機沒有電視的時代,真不知道那些所謂的大家閨女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在家里干什么。 繡花? 算了吧,看到兒媳婦縫個褲縫還能把手指頭戳到,石氏無語嘆息。 好在,有備嫁的勤快的黎小妹在,針線活兒也不需要方青青做。 原來,無所事事的日子也不是那么的好過啊,哎! 結果就是,又讀完了一本書走出房門出來活動一下筋骨讓眼睛也休息一下的黎修平看到的,就是自己媳婦抬頭望天唉聲嘆氣的模樣。 他忽然慚愧起來,話說成親到現在,他心里頭總是說要對媳婦好一點更好一點。 可實際行動上做出來的,他對她做的根本就沒有達到一個好相公的標準吧? 第165章 親兒子 這一天,黎修平照舊去拜訪了昔日的夫子以及同窗,回來的時候手里卻是拿著一個漂亮的木匣子。 家里人因為不懂對于他學業上的事情從來都不會過問的,哪怕是黎二嫂好奇一向不理俗物的小叔子怎么會有這么漂亮的一個木匣子; 也沒有多過問。 黎修平回來之后,先是跟爹娘兄嫂們打過招呼了,然后就回房了。 一邊走著,臉上還都是笑容,他想起的是木匣子里的東西。 今天在梁同窗,呃,也就是未來妹夫那里看到了一支釵。 說實話,黎家不算有錢人家,見過的首飾最多也就是金銀這樣子的。 在省城的時候,黎修平也去逛過首飾鋪子,對女人的首飾稍微有些了解。 像是釵之類的,要么纏絲要么點翠,而他在梁俊杰那里看到的卻是通體雪白的一支。 樣式雖然簡單,卻是成|色|極好的玉石打底,黎修平看到的第一眼就覺得這東西跟他媳婦十分的搭配。 梁俊杰也是一個聰慧的,當即表示要把這支釵送給未來的小舅子。 黎修平剛開始還推辭,但是梁俊杰說他還有其他樣式的可以送給小妹,這支本來也不是那么的喜歡。 未來妹夫是不是真心喜歡黎修平不清楚,但囊中羞澀的他卻是真的無法拒絕這種好意。 特別是,最近黎修平本就覺得虧欠青青良多,目前還沒有能力給媳婦提供錦衣玉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