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書迷正在閱讀:反派炮灰靠戀愛綜藝洗白、豪門棄夫意外揣崽了[穿書]、我和我那美強慘貼身侍衛、重生在死后十年[娛樂圈]、漂亮乖乖失憶后被大佬強制入懷、炮灰靠發癲爆紅豪門[ABO]、都說不是中二病了啊[穿書]、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
不過好吧,有點油水總比純粹的吃菜要好吧? 自打三叔把家里的錢都拿去買了鋪子,奶就發狠了,不讓他們吃rou。 天天吃菜,幾個孩子已經吃的兩眼綠油油; 哎,這人啊,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大毛都忘了,以前別說吃菜了,饅頭不是大白面的可是摻了許多的雜糧呢。 黎家面館正式開業之后,各人的工作也都固定下來了,黎老頭還是木工。 另外家里的田地,主要還是他和黎大郎打理著,忙碌的時候其他人也都需要回去一塊兒下地干活的。 黎大嫂黎二嫂妯娌倆負責了后廚的活計,黎二郎則是領著幾個孩子負責招待客人端菜收拾碗筷什么的。 目前的話,家里除開黎三郎應該說識字最多算數最好的就是方青青了。 所以由她負責收錢記賬,不過方青青直接把黎小妹帶在身邊,哪怕小妹認識的字不多卻是先教會算數和其它。 一點一點的來,只要自己有這個心,肯定會讓自己慢慢變好變優秀的。 石氏在一旁看著,表面上沒吭聲,實際上心里卻是在嘆息。 同樣是三個嫂子,老大媳婦老二媳婦除了擔心她偏心老三把家里的好東西都給了老三。 也會覺得,到時候小妹出嫁了,會想辦法都給她貼補嫁妝的。 畢竟老大媳婦老二媳婦進門多年了,知道婆婆的心結,知道因為大姐嫁的不好這幾年都是過苦日子而娘家這邊也無力貼補。 所以石氏一直都打算著,有機會的話,要給小妹辦一份體面的嫁妝。 那樣的話,她到了婆家也好做人,以后日子就會好過一些。 雖然從沒有明著說出口,畢竟都是一個屋子里住著,石氏猜那兩個兒媳婦也是知道她的心思的。 別說心思多的老二媳婦,就是看起來老實一些的老大媳婦只怕心里也是不樂意的。 在她們心中,小妹以后會是外嫁女,多帶走了東西。 留給她們的,自然會少一些了,而黎家的東西以后都會是孩子們的。 所以這幾年她們對小妹只是淡淡的客氣的,妯娌姑嫂關系一般般。 可是現在看青青,這才是好孩子啊,她是真心為了小妹好的。 教導大毛二毛他們是聽了三郎的話,可是教小妹石氏卻知道這肯定是青青自己的想法。 青青這話說得多對,說一千道一萬,小妹唯有自己真的學到了本事以后才能把日子過得好起來啊。 開了鋪子這可不就得多費一些心神去盯著,于是每天都有各種事情忙碌著,老黎家就是最疼愛小兒子的石氏都暫時的將黎三郎拋到了腦后。 反正他讀書一貫自覺,這會兒肯定是還在省城那邊努力,據說馬上就要秋闈考試了可沒時間想其它的估計是在天天用功讀書呢。 不止是第一天,接連幾天的生意都很不錯,于是這天石氏終于大發慈悲的犒勞了辛苦了幾天的家人呢。 居然一下子拿出一百文要買菜給大家吃點好的,可是一百文啊,比那天的十文錢多了整整九十文。 黎大嫂現在的廚藝當然是沒話說,而且經過了鋪子的打磨,速度也更快了。 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就整治了六個菜,還都是大菜,魚蝦都有,紅燒rou紅燒排骨再就是雞蛋湯醬黃瓜。 吃的一家人,可謂是口齒留香啊。 方青青忽然嘆了口氣:“哎,三郎哥哥在府學那邊不知道有沒有好吃的?” 石氏剝蝦的動作慢了許多,也想起來了,她最心愛的小兒子還在外面受苦呢。 一下子,眼眶里都浮現出了淚花:“那是公共的地方,肯定吃的不好啊?!?/br> 想象著他們在家里吃著白米飯白面饅頭,可是三郎在府學里吃著雜糧窩窩頭; 他們吃著大魚大rou的,三郎只能吃普通的沒有油水的水煮菜,石氏的心仿佛在滴血了。 三郎的性子一貫如此,哪怕是在外面也不會亂花錢,單看他每次帶出去的銀錢都沒有花反而是抄書掙錢托人帶回家就知道了。 這孩子肯定都是報喜不報憂,倒是他那個同窗,在鋪子里吃過幾次面。 石氏特意跟他套交情,知道了一些情況。 比方說,府學里大家一起吃的,就是大鍋燉煮的菜沒什么油水滋味的。 想要吃點好的,得自己另外掏錢,還可以買rou。 話是這么說,也得掏出銀錢買,三郎才舍不得呢。 石氏嘆氣,“沒多少天就要秋闈了,也不知道他現在看書怎么樣,身子骨還能吃得消不?!?/br> 上一次院試,三郎就考得很好,可是身體也是透支了的。 后來大病的那一場,到現在想起來,石氏都覺得膽戰心驚。 第128章 窮家富路 如若不是有了旺夫的媳婦,三郎現在還不知道會怎么樣…… 旺夫的媳婦,有福氣的青青,石氏看著三兒媳婦一下子眼睛發亮了。 “青青,要不,你去陪著三郎吧?!痹较朐接X得這樣好,石氏又重復了一次:“去陪著三郎一起考試?!?/br> 這次是鄉試,之后還要進京趕考,那是叫做會試。 還有一個叫做什么來著,到時候直接面見皇帝陛下的。 黎三郎是說過,不過石氏不太記得了,總之就是還要考好幾次。 三郎一個人在外面吃不好睡不香的,上次就看他人是長高了,可也看著清瘦了許多。 如果有媳婦在身邊照顧著,情況肯定不一樣。 而且青青是個旺夫的,有了她,三郎說不定可以再次考第一名! 三郎在縣學讀書的時候,就是青青想出了好主意,經常的給他送飯。 才能把三郎的身子骨養的,比以往強健。 石氏可知道呢,這秋闈呀一共有三場每場都要考三天,加起來一共有九天。 省城離這里遠,三郎一個人在外面考試,有什么事家里也顧不上。 “青青,你去省城陪著三郎考試吧?!?/br> 方青青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婆婆說的這是啥話? “說是這個舉人考試要三年才能考一回,錯過了又要等三年,而且這個考試很費精氣神。三郎一向病弱,唯有青青你跟在他身邊才會好一些,青青你去省城找三郎陪著他一塊兒考試吧?!?/br> 這才知道自己沒有聽錯,方青青有些啼笑皆非:“娘,三郎哥哥只能他一個人進考場,我進不去的?!?/br> “又不是讓你跟著他一起進考場,你們一起住在省城,有個啥事都可以相互照應啊?!?/br> “家里的事你都不用擔心,店里生意你大哥大嫂他們忙得過來,實在不行還有我跟老頭子。反正你去了省城,也就等老三考完試你們倆就可以一起回來了,最多半個月的時間。 只是這半個月要辛苦你了青青,來回的趕路?!?/br> 婆婆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方青青還能咋辦? 就只能應下唄,方青青有點被婆婆態度的那個理所當然鎮定了。 婆婆一心認定了她旺夫,覺得她跟在黎三郎身邊就一定能考中? 這—— 方青青覺得壓力頗大,她跟在身邊最多是保證他身體上不會出太大的問題,至于其它的可幫不上什么忙。 最終靠的,還只能是黎三郎的真材實料,以及他在考場上的發揮。 這些,方青青都是極有信心的,卻又不能對著其他人明說。 倒是能夠去省城,方青青被婆婆說的,也勾起了幾分興致。 能夠在這個時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感覺非常的不錯。 到了省城她可以到處轉轉,更全方位的思考自己以后要干什么。 而且不止是石氏擔憂,方青青也很擔心,那個病秧子秀才郎能夠撐過秋闈九天的“酷刑”嗎? 當然了,最遠也只是從村里到縣城的石氏就沒有兒媳婦想的瀟灑,她沒讀過書也知道“窮家富路”得道理。 兒媳婦要去省城,身上肯定得帶錢,路上得要花錢到了省城吃住還不都得花錢? 只是這鋪子的生意雖然不錯攢下的銀錢也不多,而且總要留一些銅錢備用,思考了好久石氏才咬牙把最近店里收到的銅錢加上家里剩下的一點湊夠了十貫錢。 讓黎大郎去換成了銀子,用布巾包好再放在荷包里,準備讓方青青帶著路上花。 再就是,既然青青要去省城了,家里可以做一些放得住的好吃的也可以帶去三郎吃。 還有什么要帶的呢? 這個也好,那個也不錯,都可以給三郎帶過去。 石氏收拾了半天只覺得自己還是沒弄好,哎,青青一個人帶不動那么多的東西咋辦? 可是這省城的東西肯定比縣城里貴啊,能夠帶過去的,還是自家的好。 最后還是黎老頭一錘定音:“老三媳婦一個人去省城也不中,讓老二送她過去吧?!?/br> 雖然是托了三郎的同窗聯系熟悉的商隊,跟著一塊兒走,去省城的。 畢竟一個小娘子跟人同路不是那么的好,所以黎老頭才會這么決定的。 而黎二郎非常的愿意,他還沒有去過省城呢,去外面長點見識也好啊。 跟必須固守這個家的長子不同,黎二郎沒有黎三郎的年輕活潑,相對來說心性卻也是要跳脫許多的。 于是約定好的第二天早上,除了方青青還有黎二郎一起,跟著商隊出發了。 黎大郎幫忙把東西搬到馬車上,幾個包袱都蠻重的。 黎二郎則是在一旁抱怨著:“娘,你這是欺負我?!?/br> 知道他要送老三媳婦去省城之后,娘特別高興,也就不用顧忌東西太多一個小娘子拿不了。 直接收拾了兩個大大的包袱,要不是老三媳婦勸阻了,只怕老三房里的鋪蓋卷兒都要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