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娘娘千秋 第14節
像責備,又不見怒意。 孟緒:“道阻且長,自然慢些,妾也是好不容易才來的?!?/br> 柔妃見這盈盈拜倒之人,起初是一驚,后則渾身都要氣的發抖,偏偏在帝王近側不好發作,只笑著咬字:“孟meimei怎么來了?” 卻聽帝王一聲笑。 柔妃恍然 帝王與孟緒紙筆暗通之際,柔妃只以為他是在批復什么奏疏。 而周錦捎話回來復命的那時,柔妃正因不甘于上一支舞頗有瑕疵,即便后來接續上了,也難免僵澀,故而重振旗鼓新起了一支舞,不曾聽到他說了什么。 直到見到孟緒,這里頭的樁樁件件,彎彎繞繞,才仿佛一下子被疏通了。 但又不甚明通,總歸等晚些時候她回去,問過尺素,就知是怎么一回事! 一旁,隋安交疊在腹前的兩手,掌心已全是細密的冷汗。 他是替亭中三人捏了一把汗。 他代呈那紙折子的時候,可沒想過會有這二妃伴圣的場面,以為最多是陛下想個法子把人從仙都殿救出來也就是了。 陛下一向不喜如此左右逢源,一個就夠難應付了,而今卻該留下誰,還是委屈委屈自己,都留? 第12章 “外頭春景誘人,妾抄書乏了,便想出來走走?!泵暇w不緊不慢回柔妃的話。 她雖未直言是被柔妃以抄書的名義扣在了仙都殿,可在座三人誰心里又不清楚。 柔妃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這話說的,竟像是仙都殿堂堂一宮主殿,是她孟緒想走就隨時能走似的,分明挑釁! “到朕身邊來?!?/br> 蕭無諫沒讓孟緒行太久的禮。 仿佛也絲毫不在意她在面對他與柔妃時,不加遮飾地分用兩番說辭。 此時的蕭無諫神情溫淡,好似只是個單純的賞春逸客,少了幾分在太極殿中那般的審視探究,也少了幾分凌厲。 只是在單純地在邀一位乘春而來的妃子同坐。 他身邊,尚有一席之地,虛位以待。 孟緒還沒進宮時,其實也曾聽過一種說法,說新帝是位有君子風度的人。不同于朝政上的雷霆手段,于后宮妃妾,他實則溫柔,并不苛待。 那時候她就在想,只有最無能的男人,才會常要在女人身上發泄怒火,找求自尊。 而一個合格的帝王,自是不必的。 既是雷霆萬鈞,不必常響,已然足夠威懾。 孟緒在帝王的另一側坐下。面前不遠處,一套儼白的細瓷杯具擺在圓形石桌上,光素無紋。其中兩只小杯已被取用,茶盤里還余下四只。 爐中則已經熄了火,茶湯貯存在一只短嘴的紫砂茶壺里。 未曾揭蓋,就有清煙疏香自那窄小的壺口中泄露出來,孟緒猜:“是雨前龍井?” “孟卿懂茶?”蕭無諫轉目看她。 甚至都不必觀色嘗味,便能一語道破,這不僅僅是懂茶,該是茶中大家了。 一向不恥于自夸的孟緒卻在這時自謙起來:“不算很懂,至少要飲過才能確認?!?/br> 笑著又道:“不過,向來白盞最適綠茶,如今又是谷雨剛過,若要飲今歲的新茶,再沒有比雨前龍井更恰逢其時的了?!?/br> 她雖不算懂茶,卻很懂如何去揣度一位帝王的高情雅趣。 說完,她從茶盤里拿了一只新的小杯,將它正放在石案上,眼睛晶亮:“妾猜對了嗎?” 蕭無諫吟味道:“恰逢其時,” 他看懂了她的動作,很給面子地提壺為她傾注了一杯。 這是準她自己親試對錯的意思,不過亦不消再試了,這本就是對她猜中的嘉獎。 柔妃見帝王不獨肯為自己斟茶,也將這份殊榮分給了別人,有些氣郁。 卻聽蕭無諫繼續說道:“卿卿再早些來,茶新煮好的時候,才算恰逢其時?!?/br> 帝王的話,即便是無心之言,也總要教人多思多想。 柔妃本就心中有鬼,一直不曾插話,被擋隔在二人之外,此刻不知他是在點孟緒還是再點自己,終于再也坐不住了。柔聲道:“說來都怨妾不好,妾新得了一本孤本,喜愛非常,料想孟meimei也定喜歡,便想邀她賞鑒賞鑒,卻不知陛下與meimei有約,倒教她一時被絆住了腳?!?/br> 柔妃想起,孟緒來時并未受到阻攔,甚至隋安連上前詢問都未曾,只在帝王的一個眼神后,就讓人放行了。 這不是預先告了狀又是什么,孟緒這樣巧言如簧,還不知背地里怎么抹黑的她! 她現在只能婉言為自己開脫一二。 至少不能讓陛下覺得她是那等不能容人的妒婦。 孟緒看她這般收起尖牙利爪的小意情狀,倒有幾分新奇,不吝當一回捧哏:“顧甫之以一生著此旅志,將所到之處的奇山異水描摹入微,使人如臨其境??上б舱驗榇藭^奇麗,未曾面世便被左相凌寅一家私藏。妾確實喜愛,卻一直不得而見。想來也只有大儒之家,才能搜羅到這等珍本?!?/br> 這是在幫柔妃坐實她的言辭,替她圓融周全。 可柔妃仍怎么聽怎么不是味,不欲拿正眼瞧那副惺惺作態的樣子,別開臉:“這不算什么,天下書文優佳者甚多,meimei何必少見多怪呢?不過既然喜愛,想是已抄完一份了?” 口口聲聲喜愛,可不也沒抄完就急急奔著圣駕來了! 她就是見不得她這么虛偽的嘴臉。 什么愛茶愛書,都不過是些想在陛下面前裝裝門面,不過是爭寵的手段。 若說粗淺的茶藝,自己自然也是懂的,只是不愿班門弄斧罷了,倒讓孟氏鉆了空子顯弄。 孟緒卻像未接收到她的話外之意,坦然答:“二十四卷八十萬字,妾縱生了三頭六臂,這短短小半日,恐也抄不完?!?/br> 聞言,蕭無諫意味不明地笑了一聲,“確有些難?!?/br> 他摩轉玉扳指的手稍一慢,側目淺睨,“愛妃投人所好,何錯之有?” 柔妃這才踏實安定了一些,往人身際靠靠:“陛下,妾跳了半天舞,恐怕衣鬢都凌亂了,妾先回去更衣……然后,就乖乖在仙都殿等著陛下晚上來,好不好?” 可蕭無諫仿佛自那一笑之后,就又神態溫淡了,喜怒莫判地道:“去吧?!?/br> 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話已說出去了,柔妃也沒那個膽子對著帝王軟磨硬泡,唯有款款告退。臨走前不舍地低著眉回盼道:“陛下,妾等您?!?/br> 一離開帝王視線,柔妃氣得看哪哪不順眼,讓一干仆侍都不準挨近,只覺得人人都在看自己笑話。 掌心都被指甲掐出了血痕。 她自然不是甘愿將帝王身側的位置拱手讓人,而是她得回仙都殿,和尺素通過氣,才好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不至于在帝王面前說錯了話。 再則,她一向自恃美貌,在這宮中自然唯有艷壓群芳之人,才可獨得青眼。 可今日為見君王,她本就濃梳艷裹而來,一番旋舞之下更是早就粉汗微凝,妝發都有損了,反觀孟緒,那張臉和清水似的什么胭脂痕跡都不見,偏偏又有與她齊名的美貌加持著,這豈不是高下立判? 柔妃伴駕久了,也熟知帝王是何脾性。 陛下一直是不喜愛身邊妃子環繞的,除卻那次她與善婕妤一同偶遇圣駕,尋常時候,若是哪個妃子已和陛下碰上了,別的妃子便會被扈從們攔在外面。 可今日陛下卻允許孟氏入亭,他的偏心已顯而易見。 那自己何不干脆就做了那個解語花呢? 也省的儀容有損的時候讓孟氏占了便宜,還能教帝王且憐且愧,換得晚上侍寢的機會。屆時鴛鴦帳中,侍上也不必如此忐忑…… 就是陛下沒明確應承她晚上會來,又叫她有些沒底。 即便知道他不會因后宮婦人間小爭小斗就生氣,可若是壞了在他心中的印象,仍有見棄于君王的風險。 一直到仙都殿前,柔妃才堪堪冷靜下來。 想到今日的事必已有不少人看到,悠悠眾口靠堵是堵不住的,但也不能就這樣傳開去任人說三道四,她得先發制人。 柔妃回頭,把一個縮著腦袋,正惶惶不安的太監叫到了跟前。 孟氏想爭寵,她就要讓孟氏知道,在這宮中,歷來受寵的女子都會是眾矢之的。 有本事爭,也得有福氣享。 另一邊,隋安正因柔妃的主動離去有些咋舌,他揣著手納罕了許久,這可與這位娘娘素日在后宮中目下無塵的作風不符??! 不過他方才也算看出來了,孟美人和陛下說話的時候,柔妃娘娘竟像個局外人似的,這樣說來,似乎離開也未嘗不是高明之選? 隋安抬頭看去,柔妃這一走,亭中終于不是不尷不尬的三人了,氣氛都愜洽不少。 孟緒把喝了半杯的龍井捧在手中,聞著清標的木葉之氣。 大約是說的話只需教身邊一人聽到,她聲音都輕了不少,低低道:“妾說錯了,該是十八卷六十萬字?!?/br> 顧甫之的山水志,只有十八卷六十萬字,而非二十四卷八十萬字。 柔妃不知這是錯處,是以無動于衷,既未讀過,又何談喜愛? 可有人卻捉到了這錯漏,才會那樣輕笑了一聲。 見孟緒有意扮出委屈情狀,且扮得還異常拙劣,蕭無諫冷眉一挑,“抄書,已是不與卿卿計較,卿卿該知足?!?/br> 柔妃往日在后宮弄出的動靜又何止這些。 孟緒不滿道:“妾怎么覺得,陛下對妾比對旁人兇多了?!?/br> 太極殿中初見,他就一副要治她失儀之罪的樣子,可對柔妃,至少不曾明彰著這樣的冷色。 但若要說寬縱,也不像。 不過孟緒之所以戳破柔妃的謊話,也非當真要訴說什么冤情委屈。自討沒趣的事,她一向不做。 “陪朕走走?!笔挓o諫勾勾薄唇,起身向亭外春色赴身行去,“朕可不必嚇她們,卿卿膽大,嚇一嚇倒也無妨?!?/br> “再說,朕對卿卿不好?如今在朕身邊的,可是卿卿?!?/br> 妃子隨行通常是不能與帝王齊肩的,要落后半步方算不失禮數,但孟緒跟得緊,一點也沒有要守規矩的意思,好在扈從們都已被遠遠甩開,也沒誰能指摘她。 她笑:“妾能留下,也許只是陛下今日湊巧更想品茗,而飲茶時宜清談,若要賞歌賞舞,則該飲酒之時更好?” “卿卿是想說,你也是恰逢其時?”蕭無諫亦未慢下來等她,步步而前,“今次為何不說,是自己比旁人更好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