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大丫被問的啞口無言,她怎么知道怎么辦,她也只是照著書里說的劇情走。 按照劇情,靈仙公主在中秋宴上是沒有選擇任何夫婿的,而是在幾天后的詩會上,看到拔得頭籌的許承瀚才指了他當駙馬。 難道表演過了頭,惹公主厭煩了? 不對??!書里明明寫靈仙公主選擇許承瀚的原因,就是看在許承瀚頗有文采,又有上進心。 而且前陣子的雪災也如期而至,書里不是說,災情傳來群臣一籌莫展,直到三日后小侯爺從外地趕回京,靈仙公主向魏家商會購買糧食,才解了北境百姓之苦。 所以她提前讓二皇子囤積糧食,想出事第二天獻給皇上,博取美名。 李大丫想到哪里不一樣了! 就是這個小侯爺! 靈仙公主在中秋宴上指了小侯爺當駙馬,所以小侯爺沒有離京,所以才能在出事的第一時間點就解決了災情! 她記得書里說小侯爺魏子衿富可敵國,而且對靈仙公主用情至深,即便靈仙公主成了親,他仍義無反顧的在暗中支持著她! 后來更是? 李大丫打了一個冷顫,現在這兩個人指了婚,提前強強聯手? 「要不我們籌籌錢,把錢還清了?」李大丫退縮了,史書上記載的奪嫡事件,大多血流成河,敗者不得好死。 「籌?怎么籌?」許承瀚反問,「我那一點微薄的薪餉只夠咱們倆糊口,哪來多馀的錢財還給二皇子?」 見李大丫傻楞著不說話,許承瀚繼續威脅到,「我們跟二皇子已經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你要退出,已經遲了!要不是你說的雪災的確有發生,你以為你還能活到現在嗎?快說說接下來還會發生什么事!」 李大丫嚇得渾身發抖,她也不知道會這么嚴重,那些小說的穿書女不是都靠著預知劇情,外加一些現代的知識,就能扶搖直上了嗎? 她的確靠著背了幾首唐詩,很快的吸引了許承瀚的注意,得到跟他一起上京的機會。 許承瀚也如書上所寫,一舉高中狀元。 可是現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穿書,引起了蝴蝶效應,從中秋晚宴開始,已經偏離了劇情。 那她知道的那些劇情,還會發生嗎?如果她又說錯了怎么辦? 可是在許承瀚的逼迫,和二皇子的死亡威脅下,李大丫還是說出冬狩會有敵國間諜襲擊皇上。 如果他們能救下皇上,那必定是大功一件! 這件事當然是一字不差的落入了我耳中,但我沒有想像中預知未來的開心。 有敵國間諜混入國內,甚至能在皇家獵場埋伏,這是何等大的事,那幾個蠢貨竟然還在想著要怎么在父皇面前表現? 真是一群爛泥扶不上墻! 如果間諜在冬狩發動攻擊,那么現在應該已經抵達京城四周了,必須儘早把人給揪出來。 太子代天巡狩北上去了,暫時無法趕回來,我終于瞭解在原本那本小說里,我一直缺失的那塊拼圖是什么了。 我選許承瀚當駙馬果然無關情愛。 最后,在魏子衿的引薦下,我和羽林軍指揮使徐朗見了一面。 徐朗曾經是魏家軍一員,是值得信賴的人,所以我把京城里可能有間諜一事告訴了他。 徐朗并沒有問消息來源,也沒有質疑我,他似乎很信服魏子衿,領了命就立刻去追查。 希望能在間諜造成破壞前,把這些人給揪出來。 好在我們知道這群間諜此行的目的,他們想要在冬狩時行刺,那必定會有相關的動作,沿著這條線索,不難揪出這批人。 而冬狩如期而至,父皇敲響銅鑼,太子皇兄射出第一支箭,狩獵活動在皇家獵場熱烈的展開。 不參加狩獵者,也有馬球比賽,還有一些官家孩童及女眷在一旁玩著蹴踘。 李大丫也來了,只是她一樣都不會,只能亦步亦趨的跟在許承瀚身邊,或許是心里還惦記著刺客這件事,深色略顯緊張。 二皇子也一反常態沒有加入狩獵的行列,而是陪在父皇身邊飲酒。 我知道他們在等什么,不過今天他們註定要失望了。 我駕的一聲,縱馬奔入樹林,魏子衿則緊隨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