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蔡尚宮看了看她們,沒看出什么問題,說:“那就走吧,不要讓太皇太后和王貴妃久等?!?/br> 簪子以及羅裙呈上去讓王貴妃試穿試戴之后,王貴妃從內室走了出來,對大殿之中的太皇太后難掩喜色地說:“比我想象的還漂亮,這一套珠釵和羅裙做的都不錯!特別是這簪子,本宮很喜歡!” 太皇太后端詳過王貴妃頭發上的發簪,“果真新穎別致,做的還不錯,把你整個人的氣色都提亮不少?!?/br> 太皇太后對著眾人說:“的確是很美,寓意也不錯,果然不只是說著好聽的?!?/br> 看王貴妃那個愛不釋手的樣子,任誰都看得出來,一向挑剔的王貴妃都十分喜歡這作品,可見擁有這樣一件珠寶是連后妃都高興的事情。 太皇太后轉頭對蔡尚宮說:“珠寶首飾,珠釵衣裙都是做給后宮主子們用的,每年都是那幾個花樣,哀家差不多都看膩了,這一次總算有點兒長進,你們尚宮局不能固步自封,要培育新人,多一些新想法,推陳出新,才能更好的為主子做事?!?/br> 蔡尚宮受教道:“太皇太后說的是,奴婢一定謹遵教誨,培育新人,極盡才思,為太皇太后和后宮娘娘們效力?!?/br> 太皇太后雖然嚴厲,但是平日里賞罰分明,今天又說中了尚宮局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其實蔡尚宮也是每逢重大節日就要絞盡腦汁,力求新穎,但是這么多年下來,能想到的設計都用的差不多了,自古以來,能夠戴在頭上或者繡在衣服上的不外乎也就是花鳥魚蟲這些東西。 今天,姚金玲做的發簪能夠讓太皇太后夸一句新穎別致,已經足以見得金玲的手藝非凡,用的心思也巧妙。 太皇太后的目光落到姚金玲身上,“姚金玲是吧,既然對王貴妃的發簪這么有想法,那這次千秋節,哀家的首飾就交給你來做吧?!?/br> 金玲應了一聲:“是,奴婢謝太皇太后賞識?!?/br> 眾人從大明宮出來,已經是心思各異,鐘雪霞本來覺得司珍房這一次在太皇太后面前壓了司制房一頭,心中很是不爽,不過她看到阮翠云有心事的樣子,馬上就轉變想法,笑得十分燦爛:“司珍房可真是不得了,青出于藍勝于藍!平日里太皇太后的首飾為了力求完美,都是我們司級親自做的,現在阮司珍手下的姚女史就能夠獨當一面,也得了太皇太后賞識,看來有人能為你分憂了,哪像我們,凡事還要親力親為?!?/br> 她這是明顯的話中有話,阮司珍日后是輕松了不假,不過誰都不想要這種分寵的輕松,在宮中沒事可做并不代表可以偷懶,而是有人能夠代替她,隨之而來的是危機感,是沒用了被取代。 鐘雪霞看得出來,阮翠云的臉色可稱不上好看,越是這樣她越高興,繼續得意洋洋的說道:“不過你可要小心點兒,自古新人換舊人,看來你被取代也指日可待了?!?/br> 阮翠云的臉色確實不好,卻不會在鐘雪霞面前示弱,假笑道:“是啊,我們司珍房人才輩出,能夠替我分憂,這是再高興不過的事兒,而且太皇太后指定金玲為她做首飾,是看中我們司珍房,司珍房一向是四房之首,沒有點本事,怎么能做四房之首呢!司珍房現在后繼有人了,你們司制房可以獨當一面的人才又在哪里呢?不會是要等到鐘司制七老八十了,還親自拿起繡花針自己繡吧?” 兩人你來我往,唇槍舌戰,這么多年大家早就習慣了,都知道兩人因為二十年前的事一向不對付。 蔡尚宮打圓場道:“哎呀,你們每一個都少說一句,這天下就太平安寧了!阮司珍,太皇太后讓姚女史為她做發簪首飾,那是看得起她,不過她畢竟年輕,經驗不足,也無法憑空制造,你跟她說說太皇太后都喜歡什么樣的款式,還有最近幾年我們呈上去的首飾樣子,這一次,務必要推陳出新,讓太皇太后滿意?!?/br> 阮翠云垂下眼道:“是?!彼厥讓Ω诤竺娴囊鹆嵴f:“晚飯過后,你來我房里?!?/br> 金玲應是,鐘司制的話她不是沒聽見,仍然神色如常,并未露出別人以為會出現的欣喜之色。 蔡尚宮看到金玲這樣的表現,不由得暗自點頭,對金玲和三好說:“你們先回尚宮局吧,鐘司制和阮司珍陪我走走?!?/br> 司珍和司制是一房之首,凡事不用親力親為,哪有女史的活兒多,金玲她們當然要快點兒回尚宮局去。 只剩下她們兩個人時,劉三好說道:“我就說你想多了吧,我們這不是沒事嘛,而且太皇太后還要你日后給她做釵,金玲,你的才能真的被太皇太后看到了,我看根本就是因禍得福了?!?/br> 金玲卻不這么覺得,有些人是心思深沉,睚眥必較,她不信太皇太后會寬宏大度,忘記她們幫過鄭太妃一事。太皇太后的初衷一定是借機敲打她們,只是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岔子,讓事情走向另一個方向,成了她要給太皇太后做釵。 金玲想了半晌,得出的結論是,恐怕她的手藝真的入了太皇太后的眼。所以讓太皇太后一時忘記了要敲打她們的事兒,或者是將之暫時擱置,太皇太后想要整治一兩個奴才其實連理由都不需要。何況在這后宮之中,唯一能夠隨心所欲的恐怕就是這一位太皇太后了,她自然是想做什么做什么,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 金玲說:“最近做事還是要小心一些,特別是接近太皇太后的時候,小心無大錯?!本嚯x太皇太后的壽誕千秋節還有月余,今年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準備,金玲打算回去之后慢慢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