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過她心里也清楚,回來時能看見杜芢在等自己算是幸運,有時候進來時沒看見杜芢,那才要出問題。 那她一般就是老毛病又犯了,在翻箱倒柜地找她自己交給荀安幫忙保管的“鑰匙”,或者嘗試不用鑰匙連接夢境擴展裝置。到那時荀安就只能顧不上剛長途跋涉回來勞累的身體,趕緊去控制杜芢。 沒有特效藥,她只能幫杜芢熬過那段短則幾十分鐘,長則幾小時的發作期,至少別讓她去撞墻。盡力控制住她,轉移注意力。 總得做點什么的,做什么都行。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她不喜歡扮演壞人,但她總是做到那個夢:雪山事故里幸存的人們永遠都不會告訴記者,他們在那些天里到底是怎么活下來的,到底吃了什么。 她只是希望她和杜芢可以走得更遠,更遠,遠到這段艱難的歲月都會被化作記憶線上一個模糊的小黑點,遠到再也看不見。 · 生活不全是那些,也有快樂存在。 荀安在花了點時間,適應現實里脆弱的身體和較為混亂的夢中記憶后,新養成的愛好,就是搗鼓她的西紅柿培育項目了。她在廣場邊開辟了一小塊實驗田,說是等種出西紅柿了她要再試著培育土豆,早日達到自給自足。 杜芢問那你不吃rou能行嗎?那不是還得養豬? 荀安思考了一下,很迅速地把她的“自給自足計劃”改為了“半自給自足”。 同期科學館開發計劃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荀安很喜歡帶著elise去她們上頭那座廢棄科學館探險,隔幾天就帶著一堆工具去把一塊區域清掃干凈。 那里當然不能住人,但作為景觀堪稱震撼。有一條連接了幾個展館的大型水道,過去人們會做小船穿梭其中。有三四米、四五米高的章魚雕塑和恐龍雕塑,墻壁和天花板上畫著藍天白云,如果夜晚打上光的話,就好似來到夢中。 每整理好了一個區域,她就邀請杜芢過來“度假”。有次杜芢剛睡醒還比較迷糊,看見一個滑梯就上去滑,結果忘了這底下本來是水池,有高度差,摔了個三天沒下床。 后來荀安在二次改造里把它下面都墊上了棉花,但杜芢是沒再敢滑。 其實這些改造也好種植也罷,都同時伴隨著被發現的危險?,F在這個情況,如果真想好好把自己藏起來,除了地下室以外的東西都別碰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有天她們真的遇上了危險的話,都能想象到被發布到網上會被如何評價。 “這不倆傻子嘛,連隱蔽自己都做不到位?!?/br> 但人除了在物質上生存,也有在精神上生存的需要啊。 整個人類群體不也是如此,好好待在原地就行了,為什么過去那些時代,還老要想著向外探索?如果哪天招來了滅頂之災,真的能說這從一開始就都是錯? 荀安知道這對她而言是必須的,對于杜芢而言也是。 有時玩累了,她就回到地下室里,寫點東西,在網絡上不停地換號、接單,賺點小錢。 杜芢說過荀安這樣其實沒什么必要,她的資產完全夠她倆吃吃喝喝消費十年。 但荀安說她不想只跟杜芢生活十年,她們還要一起生活更久,十年怎么夠? 她自己的作品也會寫,但她現在沒什么好點子了。之前在夢里最后五年幾乎把想寫的故事全都寫完,連一頁紙都沒帶回來,怪打擊積極性的。雖然杜芢說現在已經可以把她的回憶翻出來,但她還是覺得再抄一遍也沒太大必要,就這樣放著吧。 她總有一天還是會恢復動力的,只需要等一等,再等一等就好。對于杜芢也是,荀安只希望她能再等一等,不要那么快放棄啊。 · 杜芢有時會做同一個夢,荀安說她總夢到雪山,那杜芢夢到的就是尸山血海。 她最清楚夢里那些生命有著怎樣的重量,從頭到尾做決策的都是她,有選擇的都是她,荀安也只是尊重了她的想法?;蛘哒f,其實她深知荀安的渴望與恐懼,間接控制了她。 她說她沒選擇,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里沒有人告訴過她,像她這樣的人還有權利去活。 她最后也告訴了荀安夢中靈魂的真相,荀安能做的只是告訴她:都過去了,不要再想。 但她不去想她死去的“孩子們”的時候,想到的,就是那更寬更廣的夢境之海。 她在這里活得有種身在幽閉空間里的恐懼感,她知道這是沒有邏輯的,是超越常識的,但壞掉的大腦不會跟你講這套。她有時會跟荀安形容:如果荀安能想象把一個正常人類丟進一個四平米的深坑里過一輩子,那個人類會有怎樣的感覺的話,那么她也就能想象杜芢現在是怎樣的感覺。 杜芢最后把這一切歸結于夢境擴展裝置太神圣,太偉大了,這便是她這般凡人,過度品嘗它所需付出的代價。 其實所有人都是該在這深坑中過一輩子的,錯的是,杜芢曾走出過這里,甚至走得太久,習慣了外界的壞境。 杜芢還知道一點,哪怕她現在再回去,也不會得到她想要的東西。她需要的是有荀安,有荀安和她制造的生命的世界,那再也無法復原,她也不該再誘導荀安去陪著她做那種事情。哪怕她聽命于她的癮,那盡頭也不會是樂趣,只會是另一種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