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忍不住上前一問,那小娘子后退一步,掩面道:“是冰雪冷元子?!?/br> “哦?!碧棋\翊說著話,眼神早就瞟向了店老板,“給我也來一杯冰雪冷元子?!?/br> 飲子到手,唐錦翊才發現這東西似乎并不解渴,與其說是飲品倒不如說是一道甜品。 碗中盛著牛奶和冰渣,浮頭撒著干花、果干、紅豆、山楂條,用勺子一撈,下面還有各種顏色的圓團子。 唐錦翊舔舔嘴唇嘗了一口,恰逢一陣春風拂過,口中回味著甜滋滋的奶香,十分清爽。 吃了冷飲,還不解渴,他又買了酸梅漿,一口悶下肚,酸爽暢快之感直沖天靈蓋兒。 旋煎羊白腸、江米切糕、冰糖熟梨、汴京瓤羹、細粉素簽、鹵雞、炒米皮......街上美食之多不可敘述,每走幾步,唐錦翊便要停下來看一看、嘗一嘗。 直到吃不動了,他顛了顛僅剩的幾個銅錢,揣進袖中。 西街再沒可逛的了,他哼著小曲兒,拐進了東街。 -------------------- 第八章 如果說汴京的西街是美食的天堂,那東街便是玩樂的天下了。 城中有名的勾欄瓦子都在這條街上,放眼望去,各式各樣的燈籠招牌亮著,唱戲的、說書的、演雜技的,音浪嘈雜,每家門口都聚滿了人。 賣吃食的也不少,多是商販們挑著擔子沿街叫賣,種類不如西街豐富,幾乎都是些打發時間的零嘴兒,但勝在一個銷量。 看那些坐著聽戲的哥兒姐兒們,幾乎人手一份小食,吃得香聽得美,快活自在。 跟西街相比,東街似乎更適合夜市出攤。 逛勾欄瓦子的人大多出手闊綽,不會為了幾文錢墨跡砍價,有時還會多給幾個子兒。剛才那賣瓜子的老頭兒給了一位哥兒五包瓜子,竟收到了一塊碎銀!唐錦翊眼看著他接過銀子笑彎了腰。 他決定明天多做幾種口味的干脆面,也來這邊碰碰運氣。說不定掙得比前兩天加起來還多呢。 “干脆面!干脆面!好吃不貴的干脆面!” 東街這賣干脆面的可比唐錦栩勤快多了,從早晨一直賣到了晚上。 “小郎君來來來,嘗嘗我做的干脆面,保你吃了還想吃?!?/br> 唐錦翊手中被塞了一塊小的跟指甲蓋似的面餅,他楞楞地看著面餅,賣貨大哥滿眼期待地看著他。 一口吃進嘴里,細細咀嚼著,不由感嘆,這位攤主真是聰明,學了他的干脆面,自己卻改良了調料配方,吃起來是另一番風味。 “怎么樣?好吃吧?來幾包吧,5文一包,不貴?!?/br> “吃著倒是味道不錯,滿滿的椒香,只是這面餅咬著不夠酥脆,有點扎牙?!?/br> 同行之間既是對手,也是朋友,并不一定非要爭個你死我活,相互學習才是發展的根本。 唐錦翊從不藏著掖著,直接道明:“你做的調料又香又細很獨特,差就差在這塊面餅上,想要面餅酥脆,火候非常重要,起初需用小火慢炸,炸脆炸透,晾涼后再改大火復炸,這樣做出來的才好吃,不信你試試?!?/br> “啊呀,怪不得有人嘗了我的干脆面說不如西街的好吃!原來是面餅的原因,真是多謝小郎君提醒了,來,我送你一包吃著玩,明天你再來找我啊,保準酥脆保你滿意!” 說著就從擔子里拿出一包塞到唐錦翊懷里。 唐錦翊發現,雖然這位大哥做的沒他好吃,但人家會做生意,不管跟誰說話都堆著笑臉,就算不買也讓人嘗個夠,非常熱情。 若不是他明天也要去賣干脆面,肯定還會來東街光顧他的生意呢。 “賣干脆面的!來五包?!?/br> 一聲呼喊,唐錦翊條件反射般立在原地。 幾位男子越過他,遞給小販幾塊碎銀,“包得快些,戲快開了?!?/br> 幾人得了小食,急匆匆向戲樓奔去。 ...... 戲樓中,隨著大镲鏗鏘的四聲敲擊,演劇伶人剛一露頭,人們便開始叫好喝彩。 在包廂里,世家公子們齊聚一桌,飲茶閑聊,紅木桌面上放著各色糕點和小食,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相聚的歡喜,唯獨一人興趣缺缺。 “蘇兄不喜歡這出戲?”宋淵問。 “不,我很喜歡,只是習慣了清凈,突然這般熱鬧,有些回味不過來?!?/br> “蘇兄此次出??傻昧耸裁磳氊??拿出來讓我們開開眼唄?!彼螠Y合上扇子,湊到蘇周跟前。 蘇周溫和道:“哪有什么寶貝,不過是些小零碎,還不及這桌上的小食新鮮?!?/br> 宋淵道:“這就無趣了,那你說說,海外是否真有吃一粒就能管飽一年的大米,是否真有大人國和小人國,是否真有那人首禽身的珍奇異獸?蘇兄蘇兄,你就說說吧,你出去了這么久,可曾一見?” 蘇周笑道:“若真有那好地方,我早就逍遙自在去了,哪還舍得回來為了區區二兩銀子,每日起早貪黑?!?/br> 說罷,他捻起一粒干脆面。 他走南闖北這么多年,除了宋淵口中的怪談之地,什么沒見過?可唯獨這道名為“干脆面”的小食,入了他的眼。 小小的圓形面餅炸的通透,聞一聞,香氣四溢,果然是新鮮玩意兒。 可是此時相比于干脆面的新鮮,他的腦海中全然都是干脆面攤前那位郎君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