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掙 第159節
舒俊哼了聲,“拿毒品當名字,這種爛營銷都敢做!” 鳴寒蹙眉,“毒品?” 舒俊卻說不明白了,“就是他們一香水的名字,叫什么克什么斯,我記不得了!” 鳴寒在網上搜關鍵詞,是有這么一回事。 “lake”曾經宣傳過一款名叫克嵐阿斯的香水,但還沒正式上架就撤掉了,因為克嵐阿斯這個名字疑似拉美的某種毒品。劉熏立即道歉,態度陳懇,解釋自己和團隊都未聽說過這款毒品,純屬巧合。之后,克嵐阿斯全部銷毀,“lake”也沒有再出過問題。因為“lake”本就小眾,所以沒有鬧大。 鳴寒正琢磨這事,李疏趕來道:“鳴哥,你在這兒啊。昨天陳老師問我湖韻茶廠的失蹤案,那案子是分局在跟進,我剛得到消息,周霞等人正是失蹤孩子的父母?!?/br> 八年前,茶廠第一個不見的孩子叫龔宇,十七歲,其父正是如今在“微末山莊”失蹤的龔小洋。 龔宇是個早產兒,智商較低,但并不是傻子,他很聽父母的話,龔小洋托了關系,讓他早早進入茶廠工作。但某一天,龔宇沒有回家,龔小洋到廠里一問,才知道龔宇早上沒來上班。 接著不見的孩子叫徐新馨,十七歲,母親是曾紅,她失蹤后,曾紅和丈夫離婚。徐新馨在茶廠附近的居南五中讀書,茶廠大部分孩子都在這所資質一般的學校上學。周末,徐新馨說和同學嚴屏去市中心買衣服,再也沒有回來過。 嚴屏是周霞的女兒,和徐新馨從小一個班,上了高中后雖然不同班了,但仍是形影不離。 在徐新馨和嚴屏失蹤大概一周后,盧峰家的盧曦薇、汪萬健家的汪世勛、胡長泉家的胡明宇也不見了,他們都互相認識,十七歲,常去的網吧卻沒有他們的蹤影。 又過了半個月,發生了最后一起失蹤案,這次不見的是工人梅鋒家的女兒梅瑞,十七歲。 突然失蹤了那么多孩子,湖韻茶廠草木皆兵,廠里瘋傳,這是因為茶廠快要倒閉了,管理混亂,才有犯罪分子跑來搞事。一時間,家家戶戶都將孩子看得特別緊,不少家庭甚至不讓孩子去上學,附近的學校也風聲鶴唳,任何外人不得進入校園。 就這么過了一個多月,沒有孩子再失蹤,茶廠的氣氛這才開始松動。案子起初是派出所調查,沒查出個名堂來,分局介入,也沒找到任何線索。 為了找到孩子,周霞等人成立了互助小組,工人們也熱心幫忙。但時間一長,工人們各有各的事,再加上茶廠面臨經營困難,大家自顧不暇,熱情漸漸淡了,繼續找孩子的只剩下失去孩子的這些可憐父母。 鳴寒聽得皺起眉,失蹤的全是未成年,但他們的年齡不小了,人販子的目標一般是年紀小,容易控制的孩子,為什么失蹤的會是他們? 還有,胡長泉心灰意冷離開居南市,其死亡是趙知一手造成,所以胡長泉暫時不論。那其他人呢?龔洋和盧峰的失蹤是不是和他們孩子的失蹤有關? “梅鋒沒有和其他人一起來‘微末山莊’?!兵Q寒問:“他現在?” 李疏沒有經手案子,暫時不清楚,“我再去問問?!?/br> 鳴寒點頭,“李隊,湖韻茶廠要倒閉是怎么回事?” 李疏是本地人,知道一些情況。湖韻茶廠作為函省的老字號企業,經營不懂得變通,跟不上潮流,從大概十年前開始,效益就越來越差了,廠里展開自救,分出去一個南風藥廠。 工人們端了大半輩子鐵飯碗,起初很排斥藥廠,覺得這會讓茶廠死得更快。七個孩子失蹤的時候,就是茶廠最動蕩的時候,工人們天天不干活,搞幫派斗爭。 不過茶廠的領導算是英明,藥廠分出去之后,茶廠開始改革,慢慢將瀕死的廠子盤活了。 一時間海量線索涌來,鳴寒望著逐漸沉下去的夕陽,眼里泛起變幻莫測的風浪。 另一邊,經過五個多小時顛簸,陳爭和文悟,以及兩名居南市局的隊員來到圓樹鄉。路上偶爾看得到背著背簍的村民,小臉跟炭一樣的孩子追來追去。外人的到來吸引了大部分村民的注意,不少人從自家院子探出頭來,看來的是什么人。 陳爭從他們的眼中看出戒備和期待,戒備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期待倒是很好猜測,一定有慈善機構定期到村里來送福利,他們被當成慈善機構的人了。 “你找誰?”一個老頭扯著嗓子問,他的口音非常濃,難以聽懂。 陳爭正要開口,只見文悟走了過去,用土話和老頭交流。老頭得知他們要找的是易磊,咂摸著嘴,視線直白地在陳爭身上掃來掃去,念叨了幾句,指向東邊的小路。 去易家的路上,陳爭問文悟老頭說的是什么。文悟說:“不值得聽的臟話。這里的人罵起人來很臟,他覺得我們要去給易家錢,心里不服?!闭f完,文悟又補充:“陳哥,你聽不了那些話?!?/br> 陳爭說:“鳴寒給你說的?” 文悟看看陳爭,搖頭。 陳爭說:“那就是你自己為我考慮?為什么我聽不了?” 文悟年紀比鳴寒還小,但看上去更穩重,平時話也不多,是心思很細的那種人,“你是很好的環境里長大的人?!彼f得很認真。 陳爭笑道:“所以我連臟話都聽不得了?我還拿臟話罵過鳥?!?/br> 文悟愣了愣,輕輕點頭。 “謝謝小文警官,替我著想?!标悹幷f。 “唔?!蔽奈蚰樇t了。 陳爭又道:“還沒問你,怎么會這邊的話?” 文悟說:“我小時候在戈子鎮生活過一段時間,和這兒的土話差不多?!?/br> 陳爭明白了。圓樹鄉就是歸戈子鎮管轄,戈子鎮條件不太好,文悟能走出來,成為機動小組的一員,其過程定然很是艱辛。 不久,一行人來到易磊家。和圓樹鄉其他住所一樣,這里也是一個簡陋的院子,房子是老舊的平房,院門敞開著,看得到里面圈養的雞鴨。屋里傳來小孩的啼哭聲,一個老婦匆匆走到院子里,看見外面有人,問:“干啥來的?” 文悟說:“祝依呢?我找祝依?!?/br> 聽到“祝依”兩個字,老婦頓時跟見了鬼似的,手上的簸箕一丟,轉身就往屋里跑,雞被嚇得滿院子跑,一時間塵土四處飛揚。 陳爭一見這陣仗,立即跟了進去,老婦想關門,但他一只手已經抵住門,另一只手拿出證件,“警察,你躲什么?” 老婦聽懂了“警察”,更是驚魂不定,陳爭順勢將門徹底推開,只見屋里燈光昏暗,一個兩三歲大的孩子在安全椅上撲騰,里屋傳來腳步聲,一個年輕女人撩開門簾走出來。陳爭看過祝依的照片,這不是祝依。 “媽,怎么了?他們是誰?”年輕女人警惕地問。 陳爭示意文悟來問,文悟一問,老婦就拍著大腿坐在地上哭,陳爭聽到了她土話里的關鍵詞。 祝依已經,死了。 小孩大哭,屋里亂作一團,幾個村民來到院子里看熱鬧,男人們虎視眈眈地盯著陳爭和文悟。老婦還坐在地上拍著大腿耍賴,“欺負人吶!欺負到我老婆子頭上吶!” 市局兩名刑警急忙趕來,拿出證件,一個舉著鐵鏟的村民悻悻將鐵鏟放下。院子里的人越來越多,圍得里三層外三層,陳爭不是沒有去過偏遠的地方,他們的眼神他很熟悉,是戒備而恐慌的。 “你兒子易磊呢?”陳爭問。 老婦被兩個女人扶了起來,吭吭呀呀地坐著,有人替她回答,說易磊在干活,已經叫人去找了。 陳爭問:“祝依出了什么事?” 老婦一聽,又哭天搶地起來,其他村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搖頭,有的露出幸災樂禍的表情。 “還提她做什么?那種女人,不就是咱們村的羞恥嗎?”里屋走出來的那個年輕女人擠眉弄眼地說。 “羞恥?”陳爭問:“她一個律師,怎么讓你們蒙羞了?你又是誰?” 老婦哭著說:“阿瓊,你就別說了,得罪人吶!” 村民們七嘴八舌介紹,說這個叫阿瓊的是易家去年娶的媳婦,隔壁村嫁過來的,特別孝順,比以前那個好多了。 陳爭觀察阿瓊,她穿著半新不舊的棉服,長相氣質都很小氣,頭發、皮膚看得出是真的很年輕,也就二十出頭。 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有人喊道:“磊子!磊子回來了!快,你家出事了!” 第132章 無依(16) 人群分開,陳爭看到慌張沖進來的易磊。這大冬天,易磊只穿了件灰不溜秋的夾克,衣褲上有很多灰,但若是只看長相,這人五官出眾,尤其是眼睛炯炯有神。如果稍加打扮,那就是很受歡迎的大叔。 “你們……”易磊不像其他村民一樣舞刀弄棍,他來到易母前面,“你們真是警察?” 陳爭問:“啊,警察,來找祝依了解點事?!?/br> 易磊跑得臉頰通紅,聽到祝依,眼中頓時流露出難過,“小依她,她已經走了?!?/br> “呸!”易母突然道:“你還叫她叫得那么親切!她干了什么事你忘了?給你丟那么大的臉,害得你一輩子抬不起頭,你還念著她!” “媽!你現在還說這些干什么?人都沒了!”易磊說完又對村民道:“大家先回去吧,算我求求你們了!” 有熱鬧誰不想看,村民們互相推搡著,磨蹭了半天才退出易家院子。陳爭看得出來,易磊這人有點窩囊,村民們走,不是因為他左右央求,而是屋里戳著四個警察,其中一人腰間還別著槍。 勸走村民后,易磊又讓阿瓊帶著易母、孩子去里間。孩子哄不住,一直在哭,易母也不斷抱怨,阿瓊雖然沒說什么,但眼里全是不滿。陳爭看著易磊做這一切,覺得他很疲憊,好像精神氣兒都被這一家子給耗盡了。 終于安頓好母親妻兒,易磊長嘆一聲,抹了把臉,“陳警官,你有什么話就問吧。小依的事,也就我最清楚了?!?/br> 他的口音比易母輕一些,即便沒有文悟,陳爭也能和他交流。 “你口音沒其他人重?!标悹庪S意說了句。 易磊愣了愣,嘆氣,“小依每天都糾正我,她要是安安分分的……哎!” 安分這個詞從易磊口中說出來,莫名讓陳爭感到不適,這樣的村子,要求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女人安分,想也知道,不大可能是什么好事。 陳爭問:“不安分?祝依怎么就不安分了?” 易磊低著頭,很消沉,文悟站在門口,沒什么表情地看著他,突然說:“她出軌了?” 易磊仿佛受到刺激,整個人跟觸電似的彈了下,“她,她……” 陳爭再次問:“她是怎么死的?她家里人呢?” 尷尬和自卑在易磊臉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緊緊捏著拳頭,自言自語道:“其實最不該怪她的就是我,她本來就不屬于我們這種地方,都是為了我,她才勉強自己留下來?!?/br> 那年,七個意氣風發的實習生來到落后的圓樹村,尋找需要法律援助的人。他們設想得很好,越是貧窮的地方,法律就越是派得上用場,一定有年輕人不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一定有學齡兒童被剝奪了上學的權力,一定有女人被家暴,一定有女孩被父母賣給老男人,一定有務工的村民討要工資無門…… 然而他們在圓樹鄉轉了一圈又一圈,沒有一個人需要他們的援助。他們覺得不可思議,開始在村民中挑撥離間,非要讓女人承認被丈夫打,讓孩子承認沒學上。 村民很不歡迎他們,但易磊卻和祝依聊得很投緣。祝依不像其他人那樣充滿攻擊性,她來到村子以后,只是安靜地觀察,從不主動挑起紛爭。 易磊父親走得早,多年來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學歷雖然很低,但喜歡讀書,每次去鎮上,都會買回一堆便宜的二手書。因為早年生過病,他身體不大好,所以沒出去打工,靠給村民修電器、管道為生。出山貨的時候,他也會跟大家一起去收集山貨,拿到鎮里去賣。 二十多歲時,他在山里受傷,失去生育能力。這件事成了他的心病,也是他的恥辱。很長一段時間里,村民對他“不行”議論紛紛,他也因此討不到老婆。后來他干脆斷了念想。 他在院子里清洗晾曬山貨時,祝依來做法律科普。因為隱疾,他其實很不愿意和女人相處。但祝依輕言細語,學識淵博,說起專業的問題來閃閃發光。他不由得被祝依吸引。 其實當年他也是有機會繼續念書的,只是家里沒有這個條件,身邊也沒人繼續念。他這么多年來在書籍中尋找慰藉,逃避現實,也是想要彌補沒能靠讀書走出大山的遺憾。 祝依的到來就像給他乏善可陳的人生澆來一束光,他像個渴望知識的學生一般仰望著祝依,對她的每次出現滿懷期待。 可那時他不曾奢想過祝依會成為他的妻子,他從未表達過喜愛,他知道自己不配。 讓他倍感意外的是,祝依居然對他有好感。他簡直百思不得其解,他何德何能? 實習生們即將去下一個村子,祝依卻說想要多待幾天,借住在他家里。他像個窘迫的孩子,將一屋子的舊書展示給祝依看。祝依羨慕地說,她小時候特別想有個房子,裝滿書,她想躲在這裝滿書的房間里不出來。 他沖動地告訴她:“那我們就都待在這里,不出去!” 說完他就羞愧得無地自容,他已經三十好幾了,又沒有生育能力,還是個貧窮的農村人,他憑什么讓祝依留下來呢?祝依今后會成為大律師,大放異彩,賺很多的錢,遇到真正配她的人。 祝依卻笑著說:“好?!?/br> 他不敢相信祝依對他也是有好感的,祝依說,他很不自信,但他足夠好,農村條件有限,他讀了那么多書已經很不容易了。和他談古論今,她感到很高興,不管是學校里的同學,還是現在實習的伙伴,大家都是競爭關系,她已經很久沒有享受過暢所欲言的感覺了,而且他傾聽的樣子很認真,她感到被尊重。 他終于忍不住捅破了窗戶紙,向祝依傾述愛意,并且發誓自己會努力打拼,爭取和她一起到外面去。她卻說,自己并不留戀外面的生活,如果能夠安安穩穩地在圓樹鄉過一輩子,也不是什么壞事。 祝依的決定遭到實習生們的一致反對,他們不理解,說祝依簡直是瘋了,這么一個要啥沒啥的老男人值得她放棄人生? 祝依平靜地說:“我沒有放棄人生,我正是在追逐想要的人生。我從小就沒人疼,現在有人疼我了,這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