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一開,在線種田 第96節
書迷正在閱讀:世子對我念念不忘、全世界為位面垃圾瘋狂[快穿]、白月光求生欲太強、重生為最強運輸者、軍婚噬骨:首長,翻個牌、武動乾坤之yin符林動、自以為1后被清冷美人攻了、心掙、和頂流親哥綜藝互扯頭花、囂妃,強個王爺玩
抱著夫郎做了好半天的心理建設,才爬起床,換上了厚棉衣。 屋門一開,他就被涼風水汽激得打了個噴嚏。 九月和十六默契地挨在一起,在廊下躲雨。 新宅院各個屋子只見都修了回廊,遇到下雨天,再也不必擔心淋濕了。 嚴之默搓了搓涼絲絲的手,對姚灼道:“之前做好的銅鍋一直沒用上,不如今日就拿出來,咱們中午吃火鍋驅驅寒氣?!?/br>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早點更新,晚上早睡啦(蓋上小被被) —— 預收求收藏~ 主攻種田文《夫郎贅婿是天才國醫》一句話簡介:國醫圣手穿成盲眼小村醫后 主攻年代文《滿級大佬重啟1990》一句話簡介:重生九零致富養家 文案在專欄,歡迎戳戳! 第86章 一頓好吃的火鍋,湯底無疑是最重要的。 差元寶去鄰村屠戶家買了些豬筒骨,又切了二斤里脊rou和一斤豬五花。 外加在村里賣豆腐的人家,買了一大塊豆腐。 把筒骨洗干凈,下鍋加水,小火慢燉出骨湯。 再拿出素日里從藥鋪等各種地方,湊齊的各類香料,并辣椒一起炒一個麻辣鍋底。 其中的靈魂,則是嚴之默不久前自制的豆瓣醬。 熟悉的嗆人味道再次包圍了前后院,但這次姚灼心里已經沒有了疑慮,一心期待這沒吃過的火鍋味道。 底料備好,開始切菜。 豬五花切成薄片,那二斤里脊rou,則炸成小酥rou。 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進鍋里涮。 另殺了兩條先前買來,隨手養在缸里的魚。 一條片成了一碟子魚片,另一條剁成魚rou糜,稍后打成魚丸。 其余菜色就好湊了—— 白菜洗凈,堆放了一大盤。 土豆、蘿卜、冬瓜切成片,筍干和蘑菇干等盡數丟進水里,泡發后可以直接吃, 到了中午挨個端上來,乍看也是滿滿一大桌。 擺放在正中央的,正是嚴之默特地去定做的銅鍋。 一邊是乳白色的骨湯,一邊是漂浮著紅油的辣鍋。 外加一人一碗調料,他和姚灼都沒忌口,均加了蒜末、蔥花和香菜。 就算這幾日,每頓飯都要有一道加了辣椒的菜,眼下姚灼看著這紅彤彤的辣鍋,也有點下不去手。 “會不會很辣?”姚灼遲疑道:“但聞著好香?!?/br> 嚴之默已經運筷如飛,把桌上的各類食材依次下鍋。 “青菜和豆腐我放骨湯里,不然吸飽了辣湯就更辣了,這魚片和魚丸用辣鍋煮更好吃,你若喜歡,下回我給你做一道菜,叫水煮魚?!?/br> 等菜和rou熟了后,姚灼學著嚴之默,先把食物撈出來,再放進碗里蘸一蘸料,最后再放入口中。 這火鍋一看之下,會認為不就是水煮菜么?一樣一樣地煮和一鍋大亂燉,在味道上能有什么區別? 可等真的吃到嘴,又覺得還是不一樣。 尤其是每樣食物都有最佳的燉煮時間,撈起來就吃,口感正在最合適的狀態。 再說這骨湯,姚灼腿傷的那段時間,喝了不少骨湯。哪怕后來嚴之默變著花樣做,他也已經快喝膩了,有好一陣子都不愿意聞到這股味道。 但是現在當成湯底,竟然意外覺得還不錯。 今日起得晚,沒用早食,這會兒兩人敞開了肚皮吃,又撈了不少分給元寶和如意,導致桌上備好的菜很快消失了大半。 姚灼邊吃邊想到縣城的如意居,為了加新菜,毫不猶豫地訂購了了許多辣椒和土豆的事。 “夫君,我覺得你把這個火鍋的方子賣給如意居,他們一定也會買的?!?/br> 嚴之默也想過,火鍋這種吃法,在這個時代定然已經有類似的了。 值錢的,其實是這個火鍋底料。 之前沒有熟識的酒樓,他也沒想著用手里的菜譜配方掙外快。 可現在有了如意居,尤鵬海在,岑掌柜也不敢誆他,且上回聊的時候,對方態度很是不錯。 既如此,下回去的時候,這件事倒是可以拿到臺面上正式談談。 兩日倏忽而過,眼看就到了正月十六,工坊正式開工。 方二娘幾日前就回了這邊住,早就和姜越把里里外外打掃地干干凈凈。 只是這一日嚴之默和姚灼卻沒急著去工坊這邊安排,而是先去了村長家。 前日他跟村長提了一嘴,想趕在春耕前買十畝地,都要中等良田。 其實他是想要上等田的,但石坎村這地方的土地也并未有多肥沃,整個村都刨不出幾畝稱得起上等的。 遂想著中等田也好,到時候好好地肥一肥,改善一下土壤質量,亦能提升畝產。 村長幫他打聽了兩日,從村里兩戶人家手里,給他湊了十畝地。 到了村長家,賣地的那兩家早早都在門檻外的屋檐下蹲著等了。 見嚴之默和姚灼進屋,都紛紛站起來。 這兩戶在村里頭,都屬于手里田地也較多的,而今賣地的原因各有不同。 一戶是家里到了這一代,男丁不豐,老夫婦又上了年紀,田地太多耕種不過來,反而撂荒了還可惜。 一戶則是要賣幾畝地換點錢,好給兒子娶媳婦湊彩禮。 一戶五畝,都是有田契的中等良田,而且相隔不遠,遠看也算是能連成一片的,很是方便。 只是去年嚴之默分家時,這中等田還是八百文一畝,現因為糧稅漲價,已經變成了九百文一畝。 且因有一家的五畝地已經栽種了冬麥等作物,等于連帶著上面的糧食也一起買了,按照規矩,一畝地還需添點銀子。 村長算了算,按照這五畝地的畝產,一畝添一百文,雙方都能接受,于是乎便商定了。 【這物價飛漲的水平,讓我想起了我那始終不漲的工資和在飛速攀升的房價……】 【主播這個朝代的糧稅也太高了,感覺問題還挺大的,早晚會暴露出問題】 【不懂就問,如果真的打仗了,主播能造出□□嗎?】 【達咩,我來種田專區可不是為了看打仗(祈禱nia)】 …… 在村長的見證下,嚴之默掏出九兩五錢銀子分給了兩家人,買下了這十畝地。 田契的轉讓,不需要重新寫什么文書,只需一手交錢,一手交田契,這筆交易就算是結束了,有村長作保足矣。 兩家人揣著各自的銀子樂呵呵地走了,出門還在念叨,和嚴童生做生意就是舒坦。 人家讀書人辦什么事都客客氣氣的,還講規矩,再看看人家給的這一兩一個的小銀元寶,多漂亮! 事情告一段落,時候還早,兩人就一起去看了看自家新買的地。 方位一說,姚灼就知道了,直接拉著嚴之默就朝那邊走去。 要說這十畝地還有一點好處,就是離嚴老大和姚家的地頭都比較遠,日后干活的時候,不至于低頭不見抬頭見。 兩人站在地頭,一眼望去,大片土地盡收眼底,現在都是自家的了。 嚴之默遙遙指點,規劃了起來。 一邊的五畝地本就種了麥子,去了糧稅差不多就夠自家的口糧。 余下五畝地,屆時都蓋起大棚,種上嚴之默“收集”來的新作物。 十畝地其實不算多,可惜村里人少有賣地的,能買到這十畝已經很不容易,想要更多,就得去開墾荒地。 說到這里,無論是打理現在新買的田地,還是為了之后做打算,家里都還需要招一些雇農。 好在嚴之默是童生,有招收雇農的資格,就是在考取秀才功名之前,還需要幫雇農繳納人頭稅。 正巧工坊也要招收新的雇工,兩人一商量,決定把這兩件事一起辦了。 招雇工,面向的是同村人,知根知底的最好。 消息一放出去,就有不少人上門打聽。 初步的篩選,嚴之默交給了姚灼,把那些品行不好的、愛嚼舌根的、愛生是非的通通剔除,最后余下兩個人選。 分別是村里衛姓人家的媳婦呂氏,以及王姓人家的夫郎,村里要么叫他王家夫郎,要么就稱呼其葉哥兒的。 這兩人出來做工的緣由都差不多,都是家里窮苦,日子不好過,若能在嚴之默這里做事,不耽誤照顧家里,還能掙點錢補貼家用。 兩人和方二娘、姜越,論年紀也差不太多,都能說到一起去。 工錢依舊按照一日十文算,確認無誤后,領著去村長那里簽了契書。 雇工的事解決了,雇農卻還沒有。 石坎村沒有人家雇得起雇農,倒是聽聞先前從北方逃難而來的人,有不少流入了各個村子,淪為了雇農。 嚴之默拿著這件事打聽到了麻三那里,沒想到麻三還真的知道。 “何必舍近求遠,就說河對岸有一片地方,有不少北方來的難民,他們日子苦成那個樣,若是能給嚴童生你家當雇農,簡直是祖墳冒青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