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老皇帝將這話暗示給了姜皇后,自此,姜皇后對生了李昭的繼后便也有了幾分倚重,升了她的位份,讓她做了貴妃。 但做了貴妃的繼后并沒有因此消停下來,反而開始覬覦皇后 的寶座,跟淑妃合作...... 繼后陰狠毒辣,連姜皇后都不是對手,姜意年紀小,又剛剛進宮,繼后若想磋磨姜意,沒他看著,姜意只怕要吃大苦頭。 他好不容易找來這么一個酷似姜皇后的人,他已經失去過姜皇后一次了,不能再失去第二次。 故而老皇帝道:“皇后最是寬仁不過,若是知曉你昨日里伺候朕受累了,想來也不忍心讓你去同她請安,好生在這里待著,等朕回來就是?!?/br> 老皇帝近兩年已經很少寵幸妃嬪了,他對女人可有可無,即便偶爾寵幸一回,也不會擢升位份。 而這個姜意,一個突然從宮外被送進來的女人,不僅僅被皇帝寵幸了,還被封為了昭儀。 這幾年除了淑妃之外,繼后已經很少將后宮哪個女人當成對手了。 老皇帝膝下活到成年的皇子只她所出的李昭和淑妃所出的李嵩。 旁的妃嬪,再年輕再嬌嫩,沒有兒子,終究成不了氣性。 可這個姜意是從恒王府上送過來的, 難保不是淑妃在其中耍什么小把戲,而且這個女人被老皇帝賜了“姜”姓,這更讓繼后如臨大敵。 姜皇后是她一手除去,若這剛剛進宮的姜昭儀跟姜家有關,更有甚者,便是姜家后人,那...... 但不可能。 畢竟當年姜皇后的死跟淑妃也有關系,淑妃不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所以這個姜昭儀更大的可能便是淑妃故意尋來的和姜皇后一個容貌相似的替代品。 想到這里,姜皇后稍稍松了一口氣。 淑妃到底只是一個上不得臺面妾室罷了,用的手段也是如此下作,竟讓自己的兒子給老皇帝送女人這般諂媚的手段。 這手段下作,就怕正中老皇帝的心。 不論如何,繼后覺得這位新進宮的姜昭儀不能留,哪怕僅僅是給淑妃一個教訓。 她氣定神閑,她是正宮皇后,妃嬪初初進宮的時候都是應該前來同她請安的,她想要給姜昭儀的性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但繼后等了許久,都沒有等到姜意其人。 直至繼后派人過去打探消息之后,聽聞老皇帝所說之后,當即氣得牙齒打顫。 夫妻多年,繼后怎么會聽不清楚老皇帝的未盡之言。 老皇帝面上是說她寬容大度,不會于剛進宮的姜昭儀計較,實際上卻是怕她對姜昭儀下手。 在他心里她竟是這么一個歹毒的人不成? 而且那姜昭儀身為進宮的新人,竟也當真不來同她請安。 是淑妃給她的膽子嗎? 繼后氣得當即抄起手邊的花瓶朝著地上摔去,不想正被剛剛過來的太子李昭一手接住。 李昭回京后,便只見了繼后一次。 繼后數落李昭不知輕重,丟下京城的一切擔子去了邊關,這些年若非她苦苦支撐,李昭的太子之位早就被廢了。 李昭則表示這太子之位他不稀罕,母子二人不歡而散,此后李昭就再未進宮。 眼下看到李昭,繼后本就陰沉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 繼后說:“瞧瞧,這就是你所以為的好兄弟,今日能為討好你父皇,親手給你父皇送女人,你還當他是什么兄弟?可笑!” “旁人都知上進,偏你自去躲清閑,卻苦了本宮,偏你還看不懂本宮一片苦心?!?/br> “本宮做這許多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你?!?/br> “你埋怨本宮惡毒功利,可若沒有本宮的惡毒功利,又豈有我們母子的如今,或許早在本宮剛剛進宮的時候,就被人給算計死了?!?/br> “我辛辛苦苦都是為誰?” 依舊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這些年繼后給李昭的信上大抵都是這些內容,李昭耳朵都覺聽出了繭子。 他是不認同繼后這些話的,他從來也不需要繼后為他這般做,男兒建功立業,是要在戰場上、在朝堂上去爭,而非后宮這一畝三方地中。 他不搞陰謀,要搞就搞堂堂正正的陽謀。 一個有能力的儲君不需要用那些下作的手段。 繼后的話如同耳旁風,穿堂即過,但李昭聽聞恒王給老皇帝獻女,還是狠狠震驚了一把。 做兒子的給父親送女人,這事怎么聽都覺得荒誕。 李昭當然知道這么些年過去了,人都是會變的,李嵩也會變。 但這變化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李昭又想起了姜意,想到了自己所查的那些事情。 姜意和恒王關系匪淺,她六歲那年就和姜雪被恒王收養,姜意口中的父母也并不存在,而是暗指恒王。 他一番梳理之下得知,是姜雪被個老男人看上了,恒王便想要姜意代替江雪。 可恒王也不是一般人,什么樣的老男人是恒王也得巴結的。 再聯想到繼后的話,李昭心中一緊。 “恒王送進宮的女人喚什么名字?”他忽然問道。、 繼后欣慰于李昭終于知道什么才是緊要的事情了,便道:“這女子名喚許意,你父皇又為她賜了名,如今是姜昭儀了?!?/br> 李昭的腦海中只余“許意”這兩個字,久久縈繞不曾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