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書迷正在閱讀:萬人嫌omega穿成蟲母后、穿成病美人前妻、穿越戰國做皇帝、我轉生在一個內卷的江湖中、穿書八零,我成了萌寶的惡毒親媽、回到明清當軍閥、萬人迷影后暗戀指南、[綜影視] 宿主總是在尋死、網游之超級掌門人、小梨花(校園h  1V1)
俞嬴對公孫啟道:“國與國之間,便像人與人之間一樣。君子之人求的是‘我好,你也好’,放在國與國之間,便是諸國親睦,無爭無戰。這樣的大同之世,三皇五帝的時候尚且不能,我們便不說它了。 “與‘我好,你也好’相對的是‘我不好,也不能讓你好?!@若是人,定是小人,為人不齒。然如今大爭之世,諸國卻多奉行此策。比如三晉救燕伐齊便是如此。三晉每次救燕,財力兵力損耗不可謂不大,但為了不讓齊吞并燕國,一家獨大,卻每每相救。然此策一時一事奉行或可,若只把眼光定在他國,對內不修國政,對外征伐不斷,國力一定空虛,這樣的國家豈可久存? “除此外,老實人往往奉行的是‘我好即可,不管你好不好’,而梟雄則奉行‘我好,但不讓你好’。但在蟄伏時,往往很難分清老實人和梟雄?!?/br> 公孫啟點頭:“老師以為,當今天下,誰是蟄伏的梟雄?” “比如在河西被三晉狠揍了一頓的西秦……其實列國又哪有真正的老實人?我們燕國也可以是梟雄?!?/br> 公孫啟點頭,輕聲道:“其實父親也跟祖父提了招賢納士的意思,但……”公孫啟抿抿嘴,沒再接著說。 燕侯年老,沒有銳意進取之意。當初俞嬴與太子友說到“學”“招”二策時,便知道那恐怕一時很難在燕國真正實行起來,但繼任之君有心,燕國就還是有希望的。 不好對其孫言其祖父的過失,俞嬴笑道:“不說君上,只說我們。就招賢納士這件事,我們能不能‘我好,但不讓你好’? “招賢納士這事,若是在史書上,不過二三十字,史官說某某賢士從魏來,某某賢士從楚來,然后便說某國大治。其實哪有那么簡單?我們在臨淄,恰好可以細看齊招賢之得失,日后在燕國推行時,學其長,避其短。這是大處。 “還有小處。臨淄有賢者來,公孫不該去拜訪嗎?聽賢者之言,會有所得吧?公孫為燕國太子之嫡長子,代表燕國,公孫謙遜好學,在賢士中留下美名,日后燕國若出招賢令,賢士奔走去燕是不是更沒有疑慮?若是做得好,興許我們離開齊國時,便會有賢者跟我們一同走——挖墻角兒這種事,我們不必跟齊國客氣?!?/br> 公孫啟笑起來,那邊拿著冊書簡看的令翊也翹起唇角兒。 “剛才說的是‘我好’,下面再說‘不讓你好’。說實話,此時我還沒有什么破壞齊國招賢之策的辦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即便我們與他國使節不在其中做手腳,齊國的招賢之策想見成效也不容易。世上從來不缺賢士,便如世上從來不缺千里馬,但善相馬的伯樂、能讓千里馬奔騰的草場卻很少?!?/br> 公孫啟看一眼那邊的令翊,笑問:“老師看,齊相是那個伯樂嗎?” 俞嬴瞪一眼公孫啟,公孫啟抿嘴笑著低下頭。 俞嬴正色道:“田向這個人,眼光見識是有的。若我沒猜錯,這個招賢令便是他弄出來的。但齊侯當真是納諫之君嗎,他能做得了齊侯的主嗎?如今齊國朝堂被田氏宗室把持,宗室之人會愿意朝堂插入旁的人嗎? “如變法一樣,這種會動許多人盤子的事,往往要獻祭主理之人。田向是權衡利弊的高手,他愿意為了齊國、為了這件事獻祭多少,很難說。這種事,其實更適合那等只循心中之道、旁的全不顧忌的孤直之人來做?!?/br> 俞嬴說田向的話,很是平實直接,實在算不上客氣,令翊卻從這種平實直接與不客氣中聽出了熟稔,聽出了知之甚深,他不由得皺起眉頭。再想到田向說魚醢“也是向最愛的味道”時的語氣,還有他有時看俞嬴的目光,令翊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此時想著“俞嬴”的,還有另外一人——馮德。 臨淄一處小館舍中,馮德在屋里來回走著。他不明白盈怎么成了太子太傅,又聽人說那位太子太傅叫俞嬴,是俞國宗室女,難道只是長得相似? 馮德的祖父曾在中山做過幾年小官。中山被魏所滅時,馮家搬到燕國邊城弱津避戰亂。馮德之父沒什么作為,到馮德這一代,雖還頂著個“士人”名頭,家里過得卻很有些艱難。馮德是個有大志的,多年來讀書很用心,其父祖對他也寄予厚望。 前年上巳日,他去桃花渡祓禊游春,遇見一位鄰閭女子,便是盈。盈是小商人之女,原配所出,與其父、其繼母并弟妹們都不算親近,過得很是孤寂。馮德在水邊見到這樣一位帶著清愁的美麗女子,心中憐惜,兩人一來二去,便有了白首之約。 馮德“約”后,便有些后悔了,他是一個士人,倉促地娶這樣一個商家女……但讓馮德當面與盈毀約,他又說不出口。 盈說,其父有意將她許配給一個鰥夫,央求馮德帶她走——當時齊國入侵,弱津之民紛紛逃難,正是出奔的好時機。 馮德沒有去那個相約的山坡。怕以后再次見到盈不好說話,馮德干脆辭別家人,往趙國奔前程去了。 馮德想到從前盈有些倔強地低著頭的樣子,含羞玩弄衣角的樣子,哭著看自己的樣子,再對比上巳日那女子有些玩世不恭地倚著竹子對人淺笑的樣子,神情確實不大像……難道真的是兩個人?但長得也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