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你們還是先擔心一下這兩天的比賽吧?!?/br> “為什么?” 眾人異口同聲,而后只見鄧有為拿起桌上手機點了幾下。 片刻之后,他手腕向外一翻,把設成超大字號的屏幕展示在眾人面前—— 周六、周日。 紅色高溫預警。 第41章 赤道之上 周日上午九點, 穆萊哈桑賽道。 目前室外氣溫三十九度。 據當地氣象局統計,馬拉喀什近五年的最高氣溫為三十六攝氏度。 然而今年卻出現異常升溫現象,溫度曲線直接飆升到四十一度。 “我是真不敢出去了?!碧泼骱K难霭瞬娴靥稍谡郫B椅上吹小空調, 沖右邊的駱其清說,“我現在感覺每往外走一步,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br> “......” 駱其清坐在他身后蹭著涼風,思考了一下發現自己居然沒辦法反駁他。 因為昨天的比賽上真的發生了很多能稱之為驚險的事情。 一般來說,為了方便后續繼續對賽車進行調校,每位車手在二練基本都會全力以赴來測試圈速。 駱其清還記得昨天也差不多是這個點,他閑著無聊就跑去圍場前面觀賽。 結果那場比賽時間還沒過半,離他最近的彎角處就突然傳來巨大的爆鳴聲。 當時差點沒把他嚇出心臟病,以為遇上了什么恐怖襲擊。 后來才知道是某輛車因為輪胎承受不住急速上升的溫度, 直接在賽道上表演了個原地爆炸。 本來以為這就夠恐怖的了,哪知道在后來的一排,一輛車在爆胎之后又迅速失控側翻,接著竟是直接自焚起來, 幾乎把現場所有人都嚇住了。 好在最后車手沒有受傷。 回想起那個場面,駱其清深吸一口氣, 立刻撈起旁邊的冰礦泉水喝了一口, 這才感覺舒暢不少。 現在是正賽前的準備階段。 整個后場區域很大, 可因為室外實在太熱, 沒人愿意在外面活動, 全都躲在自家休息室遮蔭, 所以現在外面只能看見零零散散的工作人員。 駱其清又在休息室呆了會,但最后還是發現自己沒辦法不去想外面的賽車, 于是又拎著礦泉水跑去了維修區。 他到維修區的時候,有兩個技師正側躺著在做四輪定位, 他看了一圈也沒見到周棘,倒是發現了站在邊上的岑杰。 于是他走過去問:“有人去測溫了不?” 高溫條件下賽車的關鍵是輪胎,而輪胎要直接接觸地表,所以在選胎之前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去賽道進行測溫。 岑杰點頭:“陳工去了?!?/br> 剛說完沒多久,就見維修技師舉著測溫儀小跑回來。 “多少度?”維修區里的眾人關切地問。 “六十三!” “臥槽?!” “估計還要升溫?!?/br> 這就有點讓人頭疼了,畢竟這種情況對輪胎的工作情況實在是不太友好。 而且駱其清很快又擔心起另一個問題。 和輪胎相比,車手的適應能力絕對更加重要。 眾所周知,賽車為了自身減重以及不占用發動機動力,內部不會像普通車輛一樣安裝空調制冷裝置。 這也就說明車手要在一個密閉艙里進行比賽,還要盡可能發揮出自己的最佳狀態。 要是平常還好,可現在碰上了極端高溫,這就有點難受了。 唯一的緩解辦法是讓車手套上冰衣。 冰衣上會附著軟管,然后通過一個迷你冰箱,泵冰水到車手身上來實現物理降溫。 可他不知道承陽有沒有準備,這會連鄧有為也不見了蹤影。 好在很快就有后勤推車把冰衣送了過來,他懸著的心才終于落地。 原以為這就沒事了。 賽車檢修完畢準備出發,駱其清就回了休息室等比賽開始。 哪知道第一輪正賽遠比他想象中要嚴峻。 高溫讓起步變得混亂,而周棘和喻星潭的車在一號彎就來了個親密觸碰,結果是十四號車被推出賽道,而十一號銀色賽車繼續行駛。 “靠,姓喻的車怎么那么耐撞!”唐明海當即就鳴不平起來。 好在周棘很快調整狀態,重新開進賽道。 但駱其清看得真切,他知道周棘的車撐不了多久。 不出所料,幾分鐘之后就聽見教練團隊發出遺憾的嘆氣聲,其中也包括鄧有為的聲音。 “十四號車組輪胎已經超負荷了?!?/br> 如果想在保護胎體的同時還要拿到有效成績,那周棘就只能減速散熱。 唐明海煩躁地罵了兩句,半個身子癱在椅子上:“又成了北極星和銀翼的表演賽?!?/br> 段譽也說:“沒意思?!?/br> 但駱其清卻罕見地沒又說話,只是靜靜地看向屏幕里領跑的兩輛賽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室外溫度到達四十度。 極端環境下事故不斷,比賽開始十分鐘內安全車就已經出動了三次。 而在車迷都為場上仍在疾馳的賽車捏一把汗的時候。 “格林減速了!” “喻星潭讓車了!” 兩個賽道巨頭幾乎同時摒棄了自己一貫的狂飆作風,接連讓兩輛車超了過去。 最后以第三和第四名的成績完賽。 “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