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被迫覓王侯 第362節
他不是柳家人,他只是個姑爺,柳家出事牽累不到他。 而且他還是個讀書人。 這是他剛剛想說的話,但顯然無論他說什么,都改變不了眼前的情形。 混亂中,趙啟坤又瞥了一眼周圍,人群里,那個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現了,是他的兒子趙學景。 第469章 追問 柳幀被押出來時,趙學景正混在人群中,他得到的消息是豫王太妃密告馮家,這次動手的是皇城司的人。 趙學景正準備再看仔細些,一個熟悉的身影忽然闖入他的視線,他下意識地一怔,片刻之后回過神來,忙轉身藏入人群中。 走到小巷里,趙學景在遮掩下再次向外張望,被押走的人之中,有個在拼命地掙扎,嘴里發出嗚嗚咽咽的聲音,兩條腿像煮久的面條,軟綿綿的拖在地上,看著似比柳幀還凄慘,人比離開家時也瘦了兩大圈。 對,他沒看錯,那人居然真的是趙啟坤。 趙啟坤怎么會被牽扯進去?趙學景仔細一想就差不多明白了,那個被朝廷拿下的武將姓柳,他父親新娶的繼室也姓柳。 趙啟坤和大哥一家丟下娘和他們偷偷離開之后,他們之間的父子之情就沒了,這次出來,他也沒想著打聽趙啟坤的情形,所以在柳家人被捉拿時,他壓根沒往這上面去想。 猝不及防的父子相見,還是讓趙學景心中波動一下,不過很快他就放下了,他不會去管趙啟坤如何,路都是自己走的,誰也管不了誰。 若是換了娘和他們被抓,趙啟坤說不定還會歡喜。 趙學景還有不少事要做,看這大動干戈的情形,可能很快要起大波瀾。他得去城去告知謝大人。 …… 宗正府。 一頂轎子悄悄來到后門,太師帶著人一路走進去。 護衛打開一間屋門,坐在椅子上的豫王太妃立即站起身,臉上露出驚喜的笑容。 太師沒有急著走進去,而是等到大宗正到了之后,兩個人才坐上了主位。 太師將手中的匣子放在桌上,里面放著的就是豫王太妃上交的信函。 太師開口道:“已經讓人核對了筆跡,信函是國舅爺所寫?!?/br> 信函上命戍邊守軍,遲援豫王兵馬半日,造成豫王的武衛軍被圍困,并焚燒糧草,即便豫王人馬退守關隘,也無糧草可用,除非 豫王帶兵南下,舍棄兩城之地,但兩城內的百姓也會被戰火吞噬。 豫王太妃忙道:“信函是真,我說的也都是真的,我兒,大齊的豫王,就這樣被馮家加害了?!?/br> 太師抬起眼睛,那目光看似溫和,不起任何波瀾,卻也像一面鏡子,將人照的清清楚楚。 太師道:“李易一家早就被加害,你既然得了信函,為何不上交朝廷?” 豫王太妃臉上露出懊悔的情緒:“當時李易妻室已經瘋瘋癲癲,早就忘記了信函之事,整日抱著幼子的尸體走來走去,我請了郎中和法師前來,總算安撫住她,想要問她詳情,她卻又說的不那么明白?!?/br> “我讓人去查,得知李易是叛將,正要探聽其中是否有內情,結果那婦人居然上吊自縊了,信函還是婦人死了之后,從她身上找到的?!?/br> “我不知信函上說的是真是假,如何敢就這樣交過去?萬一是別人設下的陷阱該怎么辦?那李易畢竟是叛將,牽連豫王府和我兒該怎么辦?于是我派人拿著信函去找煜哥兒,誰知道等來等去,等回來的卻是煜哥兒陣亡的消息?!?/br> 太師沒說話,大宗正卻聽不下去了:“你糊涂啊,你早些將這些交給我,我去尋太師,說不定能派人救下豫王?!?/br> 豫王太妃伸手錘向自己的胸口:“都怪我,我也是亂了方寸,這些年明里暗里的針對,王府經歷的太多,就說與馮家的那門親事,甚至鬧到了朝堂上去,我誰也不敢相信,生怕給煜哥兒招來禍端,卻怎么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br> “煜哥兒沒了之后,我也曾來到宗正府,請求大宗正查清楚,可大宗正您說,煜哥兒是被身邊副將刺殺?!?/br> 大宗正點頭:“朝廷那邊傳回的戰報就是這樣寫的?!?/br> “朝廷的消息與信函上說的不一致,我就更不敢說什么了,更何況我就是說了,又有誰會信嗎?我已經失去了兒子,豫王府就等于失去了支柱,”豫王太妃說著激動起來,“就像我這次在馮家經歷那些折辱,在場有那 么多人在,卻沒有一個人替我說話?!?/br> 豫王太妃半晌才平復心情:“所以我不能說,煜哥兒送回消息,讓我照顧好豫王府,照顧好祁哥兒,我失去了一個兒子,是不是得顧著另一個?換了你們也會像我這么做?!?/br> 聽到豫王太妃說這話,太師目光一凝:“你說的祁哥兒……” 豫王太妃點頭:“就是我與王爺的幼子?!?/br> 太師道:“就是那個馮家說的,被你們留在勉縣的孩子?” “對?!痹ネ跆曇羝D澀。 太師端坐在那里,肅穆的面容中透著幾分威懾:“你為何要這樣做?” 豫王太妃倉惶一笑:“當年逃難的時候,先皇的張皇后和兩個嫡子都死在路上,而我因為要去給煜哥兒請郎中,中途離開,逃過一劫。我們對先皇有愧疚,本來決定先皇沒有嫡子出生之前,我們也不生孩兒,誰知道我意外懷了身孕?!?/br> “我愧疚也好,害怕也罷,那時候我跟王爺決定將孩兒養在外面,讓自己的陪房在外照應?!?/br> 豫王太妃說著從袖子里拿出豫王的親筆書信,信函是寫給大宗正的,里面將蕭祁的身世說清楚,瞞著蕭祁的原因,跟豫王太妃所說一般無二。 大宗正皺起眉頭:“僅憑一封信,恐怕無法證明蕭祁的身份?!?/br> 豫王太妃并不擔憂:“既然送出府了,我們也沒想著讓祁哥兒再入玉牒?!?/br> 大宗正還要問話,太師伸手阻止,然后他開口道:“后來先皇有嫡子出生,你為何還是沒有透露蕭祁的身份?” “因為那時候我們將煜哥兒找回來了,”豫王太妃看著太師,“您想一想,先皇的嫡子都沒了,我的兒子卻活著,我若是再說還有一個子嗣在外,先皇會如何思量?我們不敢冒險,也開不了這個口。本來就想這樣下去,讓祁哥兒做個富貴閑人,可是……老王爺重病時惦念祁哥兒,我偷偷安排人將祁哥兒帶回來,沒想到被煜哥兒撞了個正著?!?/br> 第470章 各懷鬼胎 大宗正知道會從豫王太妃嘴里聽到不少他們不知曉的秘密,卻沒想到有這么多。 太師道:“你是說,蕭煜知曉了他有個同胞弟弟?” 豫王太妃點頭,似是想起了兄弟倆見面的情形。 “大宗正和太師應該聽到我們母子不合的傳言,煜哥兒不但像我動了手,離家半年不歸,直到老王爺過世,他才回家奔喪?!?/br> 說完豫王太妃嘆口氣:“這事也不完全是假的,畢竟瞞了那么久,煜哥兒心里自然不舒服,但我們沒起什么爭執,煜哥兒向我動手也是沒有的事,我身上的傷,也是在追煜哥兒時摔倒的,跟別人無關?!?/br> “煜哥兒半年未歸家也是因為起了戰事,那些閑言碎語,都是那些人故意中傷煜哥兒的,我們煜哥兒為國為民,又孝順體貼,天底下再也找不到比他更好的孩子,我常常思量,若是煜哥兒能活過來,讓我抵命我也甘愿?!?/br> 太師抬起眼睛看向大宗正,大宗正立即咳嗽一聲:“我們在說你幼子之事?!?/br> 豫王太妃點了點頭,停頓片刻,平復了情緒才接著道:“煜哥兒勸我不要透露祁哥兒的身份,老王爺沒了,不知有多少人對王府虎視眈眈,祁哥兒在外對王府是條后路?!?/br>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還要在勉縣加派人手,護著祁哥兒周全,這樣他在前面征戰,也能安心些。后來勉縣許多人手,都是煜哥兒安排的,煜哥兒過世之后,我才開始接手,我一個婦道人家,做事沒那么仔細,大約就是這時候被馮家發現了?!?/br> 豫王太妃將來來去去講了個清楚,不等大宗正和太師說話,她起身一下子跪在地上。 “大宗正、太師,”豫王太妃眼睛通紅,“看在我們豫王府兩代為大齊搏命的情分上,救救我兒吧!” 豫王太妃聲音嘶?。骸拔乙彩呛苛?,任由他們積攢糧草,但我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害怕,怕祁哥兒會跟煜哥兒一樣被人害了,我也不求讓祁哥兒認祖歸宗,只要他能好好長大,娶妻生子,我死也能閉上眼睛?!?/br> “我們做錯了事,也 愿意聽從朝廷懲罰,只要朝廷能為豫王府留一份體面,其余的我們都可以不要?!?/br> 豫王太妃的意思,除了豫王的爵位之外,對蕭煜的封賞,譬如準入皇陵,以及那些榮恩都能舍去,畢竟這件事蕭煜知曉,人馬也都是他安排的。 太師看了一眼大宗正,大宗正立即吩咐人:“快將豫王太妃扶下去歇著?!?/br> 事情沒有了結之前,豫王太妃只能被關押在宗正府。 豫王太妃被攙扶下去,太師也站起身:“這樁案子非同小可,大宗正最好與宗親商議出個結果,也好隨時向皇上稟告?!?/br> 小皇帝懂得些什么?還不是太師做主,太師讓問,他就問出個結果好了。 太師離開了宗正府,大宗正這才命人去相王府送信。 老相王晚些時候才不慌不忙地進了宗正府。 “小叔,”大宗正上前一步,“您怎么一點不著急?” 老相王坐下捋了捋花白的胡子,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觀里的道人,仙風道骨不問凡塵。 “您可不能不管,”大宗正道,“這么大的事,我不知該如何下手?!?/br> 大宗正急得團團轉,老相王這才開口道:“不是告訴你了,就太照太師吩咐的去做?!?/br> “可是這次太師沒吩咐???”大宗正將太師問的話都復述了一遍。 老相王像是早就預料到了,端起茶來慢慢地品,仿佛大宗正的話,不過就是配茶的點心。 過了半晌,老相王才道:“太師這不是說的很清楚了?” 大宗正一眨不眨地盯著老相王:“您是說,太師相信了?”豫王太妃說的那些話,聽起來是很有道理,可連他都覺得其中另有內情,太師怎么可能如此輕易就相信? 老相王道:“不相信的話,為何問的那么仔細?” “太師問的這些,都是要回應給質疑之人的。他信不信不重要,只要對外有個交代,那就可以去查馮家了,這可能是太師最好的機會?!?/br> 大宗正向外看了看,然后壓低聲音:“小叔,那我們呢? ” 老相王道:“做好你自己的事,有些東西不用你去思量?!?/br> 老相王說完話站起身向外走去,要說那條路,他有好幾次機會能走,太祖在世時就有人慫恿過他,但太祖的子嗣眾多,他們這一支不可能入天下人的眼。三王作亂,他選了豫王。 豫王很多事都安排了,卻還是沒能真正踏出那一步,這讓他愈發看得清楚。 先皇過世,即便只有幼子,朝廷重臣也愿意扶持小皇帝,不會將目光落在其余宗室上。 這就是正統,就是規矩和禮數。 除非,手中握有足夠的權柄。 老相王長嘆一口氣,怎么老天總會將這條路擺在他眼前?前幾次他都沒有出手,可現在…… 豫王太妃扳倒了馮家,可她是不是忘記了,她還有一個致命的把柄,她可能忘了,蕭煜是怎么來的,她以為蕭煜死了,這樁事就過去了? 當年他會支持豫王,就是因為知曉這個秘密,萬一豫王沒成,他還有后路可以退。 可能連豫王都沒想到,先皇繼位之后,政局平穩,直到他死都沒能盼來機會。 可憐的蕭煜就成了一顆棄子,一直留在豫王身邊,甚至繼承了豫王的王爵。 真可笑。 如果他不說出來,大約永遠不會有人知曉,蕭煜根本不是豫王的子嗣,他是先皇和張皇后留下的唯一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