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潼關
(第二卷益州風云結束了,其實各位書友們也看出來了,和第一卷初涉三國一樣,前面兩卷都只是本書的前戲部分,沒有涉及太多的三國真正英雄人物,而第三卷逐鹿天下則真正是本書的*部分,這卷的大綱石頭都寫了兩萬多字,預計至少也得有五十萬字才會結束第三卷,相信一定會讓各位書友們看得大呼過癮,敬請期待?。?!最后,石頭一般是不會求票什么的,如果在各位看得過癮的時候,也有多余的鮮花什么請投一個,你的鼓勵和支持是石頭寫下去的最大動力,謝謝?。。。?/br> 弘農郡,位于長安與洛陽兩大都城之間。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武帝增設弘農郡。他先將天下第一險關潼關,向東遷移了三百里,重建潼關城于崤山之東,把秦代建立的潼關改名叫做弘農城,弘農城就是秦關。中平元年,朝廷為鎮壓黃巾軍而重置八關,其中將潼關列為八關之首,這說的是新關。 而弘農多山,三面環饒,北隔黃河,遙望河東。東是方圓百里的崤山,宜陽、新安、陸渾、東虢四縣被圈圍其中,地勢相對平坦,是弘農郡的大糧倉所在。西邊連著華山,絕壁橫伸,人跡絕蹤,更有聞名天下的潼關。而秦嶺從西南向東延伸出無數群山,像枯縱山、熊耳山和伏牛山等。曹陽縣,弘農郡等就是在群山包圍的平原上。 半月后,一隊人馬在潼關前停了下來。領頭的一人分外顯眼,騎著一頭巨大的白虎,四周百米之內,卻是沒有一只戰馬,只有步兵緊緊的跟隨左右,百米之外才是緊隨其后的騎兵大隊。 此時小白的背上也變了模樣,無良主人張天在其上面安了個巨大的鞍子,不僅分了兩排,而且還有靠背,下面弄了墊子,比直接坐小白背上舒適多了。 看著眼前威武的潼關,張天不由得嘆了口氣,“這歷史果然完全亂套了,沒有想到這黃巾軍還真的越打越厲害,都快打到洛陽腳下了?!?/br> 時間往回移,半月前,張天從大牢里回到刺史府的時候,從郭嘉等人處獲知消息后,還有一份讓自己進京勤王的圣旨,當下,張天便是心急如焚,當然張天可不是不是真的關心漢靈帝的死活,而是自己那心中掛念無比的幾個可人兒們可全部都還在洛陽城啊,一旦黃巾軍真的打進關中,傻子都知道,洛陽城絕對首當其沖,一旦打下洛陽城,不僅這江山恐怕真的要易主了,而黃巾軍是什么,就是一群土匪強盜,一旦入城,那會發生什么事情,張天不敢想象。 所以,張天無論是為了自己心中牽掛的人兒還是為了不讓黃巾軍真的得了這天下,使自己之前做的一切白費,這進京勤王都勢在必行。 當下,和郭嘉幾人商議后,張天立即起程,從虎嘯軍各營中抽調人馬,組成了這一只為萬人的部隊。 為什么只帶一萬人了,其實這個數量,張天是和手下們仔細商量后得出的最佳數字。 首先,現在關中戰事情況到底如何,只憑一道圣旨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黃巾軍真的是全面勝利,還只是略站上風,還值得商榷,這帶兵的數目絕對不能太多,都說伴君如伴虎,不然進京勤王不成,反倒被有心人抓個擁兵自重的罪名,那才真的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另外就是收到進京勤王的旨意的地方大臣們絕對不止自己一家,都說槍打出頭鳥,自己現在還是應該保持低調,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實力暴露在很可能以后就是敵人的面前。 最后就是這進京勤王最要緊的其實不是帶兵的數量,而是時間了,虎嘯軍的戰力自不必說,尤其是這段時間來,裝備上了兀突骨陸陸續續送來的藤甲裝備后,戰斗力直接上了一個臺階,面對那些大多由農夫亂民組成的黃巾軍,張天不敢說以一當十,但是只要不是兵力相差太過懸殊,張天都有信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且為了保證隊伍的機動性,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洛陽,張天這次要求出征的虎嘯軍將士們都配備一人雙馬,而提供一萬人使用的戰馬,現在已經算是益州的極限了,畢竟北方才是產馬之地,南方擅長的是舟船器械。 “我說老大,這潼關有什么好看的?你不是一直惦記著洛陽城中那幾位夫人嗎,那我們還不快點進關,過了這潼關,我們最多在急行軍一日,就能到洛陽城了,”就坐在張天背后的郭嘉不由得打斷了張天的回憶。 慢悠悠的喝了口酒,郭嘉瞪著一雙醉眼對張天道:“老大,不過不得不說,你這小白的背上坐著還真的挺舒服的,比坐馬車可舒服多了,什么時候也可我弄這么一頭白虎啊,你知道我這身子骨弱,可受不了這行軍打仗的顛簸之苦?!?/br> “少給我貧嘴了,你少喝點酒,你那身體自然就好的狠了,你以為像我家小白,是街邊賣的青菜蘿卜啊,那么好弄啊?!睆執鞗]有好氣的道。 不過對于郭嘉身體這件事情卻是放在了心上,不要看郭嘉現在健健康康的,但是歷史上的郭嘉可是只活到了三十五歲的,完全就是英年早逝,自己可不能讓這種事再發生了,等這期間事了,自己一定要去找個名醫給郭嘉看看,讓自己想想,現在這個華佗還有張仲景應該在哪里了? “好了,老大,你不要發呆了,我們趕緊進關吧?!惫翁觳慌碌夭慌?,最怕沒有酒喝了,趕緊岔開了話題。 “嗯,我去前面叫關,你叫人通知后面的興霸讓他率軍原地休息?!边@次進京勤王,謀士自己就帶了郭嘉,武將也只帶了甘寧和韓莒子周倉三人,還有一個也不知道算不算自己手下武將的鄂煥。 雖然自己現在手下有不少謀臣武將了,但是考慮到大多都是益州本地投靠過來的,還需仔細考察,而留守益州的人選絕對不能大意,不然自己好不容易打下的根據地丟了,自己找誰哭去,所以徐晃臧霸沙摩柯這些能獨擋一面的大將們都被自己留了下來,和益州那邊的法正王平嚴顏等人一起鎮守益州各地。 說道這里,張天也是有點暗自得意,自己現在手下文有郭嘉、法正、張松、黃權、呂凱、譙周、秦宓、馬鈞等人,武有徐晃、臧霸、周倉、韓莒子、沙摩柯、嚴顏、李通、甘寧、張嶷,孟茶那,還有個一直跟著自己,但是又沒有向自己效忠的鄂煥,可以說,張天手下現在也是人才濟濟,羽翼漸滿了。 而自己的直屬部隊,虎嘯軍經過這段時間的擴編過后,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上了幾個臺階。 首先便是最初的驃騎、農夫、死囚三營人數都擴編到了一萬人,全部裝備上了兀突骨送來的藤甲,而伙夫營也擴編至兩萬人,這兩萬人不能小看,用張天調笑李通的話說,那是“上的了戰場,下的了廚房?!?/br> 接著就是從兀突骨手上調來的,暫時有祝融唐月兒率領的一萬蠻軍,還有正在木鹿大王正在加班加點幫自己訓練的虎狼之師。 至于張天臨走之時委托馬鈞幫自己建立的“二炮部隊”可能就沒有那么快了,不過有神秘墨們做底子幫自己,應該問題不大,這樣算來,除開各郡縣的常規守備外,自己手底下,也就是自己的直屬部隊已經達到了六萬多人,這和當時自己帶著三千虎嘯軍闖益州時相比,已經天差地別了。 不過張天心里也有一點遺憾,自己現在最需要的人才,也就是郭嘉向自己推薦的程昱卻是沒有如期到來,也不知道是不是不愿意為自己效力還是什么原因在路上耽擱了,對此,郭嘉也說不出什么原因來。 就在張天準備往潼關下行去的時候,坐下的小白卻是大吼了一聲,變得很不耐煩起來。張天心中一緊,卻是突然停住了,郭嘉不由得問道:“老大,怎么了?又有什么事???” 張天此刻卻是一臉嚴肅,轉過身來,瞪著眼睛看著后面的官道前方,緊皺眉頭說道:“小心點!后面似乎有大批人馬往這邊趕來,而且度很快!看樣子有些不對勁!” 聽得張天這么說,郭嘉也是不作聲了,對于自己這個時常發呆的老大來說,或許其他什么都不靠譜,但是說道行軍打仗,在這方面肯定比自己這個文弱書生要靠得住。 郭嘉也是個聰明人,自然此時自己該干什么,急忙下了小白的虎背。 張天緊緊盯著前面的地平線,果然,沒過多久,就看到一陣塵煙從地平線慢慢升起,隨之而來的,還有一陣陣隱隱約約地呼喝聲。 張天的眉頭閃過一道寒光,連忙對已經下的虎背的郭嘉喝道:“奉孝!快!你不懂武藝,快退到潼關那邊去!關內應該有官兵!把我的令牌帶上!”說著,一手往腰間一抹,卻是取下了能夠證明自己身份的官牌,直接丟給了郭嘉,如果沒有什么證明身份的物件,恐怕郭嘉還進不得那潼關。 郭嘉也不說廢話,接過官牌之后,便是直接邁開大步,朝著潼關跑去,自己手無縛雞之力之力,在這里傻站著只會成為張天的累贅。 而張天待郭嘉離去后,急忙一拍虎背,拿著泰山,往后方甘寧等人帶領的虎嘯軍奔去,來者不知是敵是友,必須做好準備,迎接那些朝著這里沖過來的神秘軍隊。 當張天到了虎嘯軍前時,甘寧周倉等人也迎了上來,而這次帶來的一萬虎嘯軍也不愧為精銳中的精銳,早已經擺好陣勢,做好了迎敵的準備。 張天也不急了,為了不讓自己坐下的小白影響到虎嘯軍們的坐騎,再次往前了一百多米,向甘寧幾人做了一個暫時按兵不動的手勢后,獨自一人手持泰山擋在了官道的正中間。 很快,前面的那些人馬就已經露出了真面目,張天瞇起了眼睛,只見前面卻是一前一后有兩支隊伍。前面那支隊伍人數不多,最多只有不到萬人,不過看軍服,應該是官軍無疑其余,不過叫張天有點納悶的是怎么都是清一色的騎兵,難道現在這騎兵那么不值錢了,而后面的那支隊伍雖然因為距離的原因,還有些看不清楚,但能夠跟得這么緊,恐怕也是騎兵占多數。 不過兩支隊伍的度也確實是快,沒過多久,后面那支隊伍的真面目張天也是看清楚了,只是在看清楚的那瞬間,張天的眼中閃過一道寒光。只見后面那支隊伍的確全都是清一色的騎兵,人數大約至少有兩萬余人以上,除此之外,這支隊伍還有一個顯著地特征,那就是所有人的頭頂上都是包裹著一方黃巾。 黃巾軍!張天立馬就看出了這支隊伍的身份,說來也是奇怪,自從自己來到這個年代之后,自己最初的假想敵就是揭開亂世的黃巾起義,而張角也被自己視為頭號敵人,想不到今天終于要和黃巾軍交手了。 想起此,張天就是興奮非常,就讓我來會會你這黃巾軍,二話不說,眼看著前面這支被追趕的隊伍已經快要沖到自己面前了,張天當即便是高舉長槍,大聲呼喝道:“我乃是大漢軍直屬,益州刺史張天,奉旨前來進京勤王!”既然這支隊伍在被黃巾軍追趕,那想來應該是友非敵了,張天可不想打糊涂仗。 而那支被追趕的隊伍其實一開始就已經發現了前面駐立在官道中央的那個人以及后面那嚴陣以待的一萬虎嘯軍,正暗暗叫苦,還以為陷入了黃巾軍的包圍中呢。 這個時候,張天這一吼,卻是讓那些騎兵們轉悲為喜,連忙是加快了度,朝著張天這邊趕來,其中一名像是帶頭的騎兵高聲呼喊道:“快來幫忙!我們是涼州隴右都騎董卓麾下,也是奉旨前來進京勤王的!” “董卓?董卓也進京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