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施粥祈福
記住哦!(x。 。) 二丫有些不敢相信地掀開帷帳,急聲問道:“這是真的嗎,我真的有了身孕?” 得到太醫肯定地點頭,二丫輕輕撫摸著腹部,喃喃道:“終于”話未說完,就有些哽噎,眼中已是含了淚花?!? 。。) 楊夫人初聽此消息也是狂喜,又再次得到太醫的確認,想到明年就可以抱孫,心中更是樂開了花。對于二丫的失態形為,她倒是有些詫異:原來兒媳心里的壓力如此之大! 太醫倒是見怪不怪,這世家承爵的宗婦是必須要生出兒的,否則便失了爵位,所以往往她們的壓力很大,因這壓力又不易懷胎。所以一旦懷了胎都是欣喜若狂的,頻頻失態。 至于這位少夫人雖聽說備受楊浩的寵愛,不過為人媳婦,還是要有了嗣才算真正站穩了腳跟,況且她娘家的根基太過淺薄。 婆媳二人同時想到,前幾日二丫還為婆婆展示了鞭法,都嚇出一身的冷汗,幸好不曾有事。 尤其是二丫,雖然上次月事只來了一點點,她只當是因自己心情郁郁所至,未向這方面想,如今細算起來,竟是楊浩臨走那幾天才作下的胎。 楊夫人也擔心地問道:“這胎兒可穩當,是否要吃些安胎藥?” 太醫笑道:“這倒不用。少夫人這胎穩得很,這是藥就有三分毒性!我一會列個孕期不易吃的單出來,再有這幾個月注意不要太勞累過度運動即可?!?/br> 楊夫人是生產過的,這方面的事還是懂得一些的??粗t呈上的單,她點頭笑道:“有勞太醫大人了!只是這才兩個月,大人回去后,娘娘必會問起。還請大人幫著遞個話:這還不足三個月呢,暫不易張揚!” 太醫忙連連答應著,一時常嬤嬤親自帶人備好金銀布帛送了來。太醫知道這是為了討個好彩頭。便也不推辭,又說了些恭賀吉祥的話,才告辭回宮復命去了。 太醫走后,楊夫人便對二丫道:“這是你 第 231 章 的事。如今懷著胎可不許再如此太過傷神!也罷,如今你自家不能再分心管事,少不得我來,這院里人來人往的也不利于你休養,倒是你的小院里還清靜些。只是你院里都是些年輕的,就讓常嬤嬤過去伺候你!” 二丫忙謝過婆婆。楊夫人又對常嬤嬤說道:“大廚房人多手雜的,如今少夫人的身又嬌貴,實在不讓人放心,倒是讓人在她院里另砌個小廚房,再挑幾個穩重可靠的婆過去,隨時都能有熱飯熱菜的供應著,倒是便宜的很?!?/br> 常嬤嬤有些遲疑地說道:“這馬上就要過年了,少夫人又懷了胎,院里動土只怕有些不利,為穩妥起見,還該請人看了日再砌吧!” 二丫見楊夫人皺了眉,忙笑道:“倒也不必新砌一個廚房,兒媳院里倒有個小茶水房,讓人稍整理一下,倒也能用?!?/br> “那點地方夠做什么的,又要燒水又要做飯的,轉不開,實在不行,就在院旁邊砌!” 二丫細想了一下,這廚房砌在院外倒是有些不便,于是笑道:“那院里都是吃大廚房的,如果只備著兒媳的飯食倒也使得,那茶水房倒也不小,況且它旁邊的屋都是空著的,到時一并打掃出來使用就是了?!?/br> 此事便算是敲定下來,小廚房很快就整理出來,廚房里的人也選了出來。楊夫人親自去二丫院里,召集了下人們說道:這幾個月務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如果出了什么差錯,定然不輕饒,尤其是廚房里的人!等少夫人誕下小主,每人都有重賞! 二丫此時借著肚里的孩,真是過上眾星捧月的生活,不單是自己院里的人被楊夫人敲打過,便是整個侯府里,楊夫人也特意說了:凡事以少夫人院里為主,其他都統統靠邊站! 合府里的人也為侯府有后而高興,又因前邊楊浩的震懾、現在楊夫人的態度,對著二丫更是殷勤小意的侍奉,俱都贊嘆少夫人命好,進門不足一年就有了身孕。 衛嬤嬤對女兒嘆道:“真沒想到,那年那樣一個小官宦之女,竟如此有福氣!先前還只公把她寵上了天,如今在這府里,竟連夫人都退了一射之地了?!?/br> 衛玲兒眼神閃爍了一下,說道:“少夫人不管出身如何低,到底是圣上親賜的,如今再有了兒,這份榮耀也是該當的!母親以后不要再存了輕視的心,免得給自己招惹禍事?!?/br> 衛嬤嬤說道:“還用你來教訓我?我吃過的鹽都比你吃過的飯多,如何會看不清情勢,不過是感嘆一下罷了,這少夫人果是受命運眷顧的,連懷胎都是個巧頭,如今公不在家,竟是連通房都不用安排了?!?/br> 衛玲兒卻只管怔怔看著窗外,半響嘆道:“可不是有大福氣的人,尋著了這世間真正的偉男!公明明是個暴躁蠻橫的性,誰會想到他竟會如此寵溺妻,身邊一個侍奉的人都沒有,試問這世間又有幾人能做到!” 皇后也在 第 231 章 ,眾誥命便都猜測二丫有了身孕,果然未出正月皇后就賜給忠義侯府大堆的賞賜,說是弟媳有喜三個月了。 趁著新春之際倒是有不少的人也紛紛送禮相賀,二丫收禮收到手軟,她看著庫房里的堆成山的禮物,有些不安。如果是孩滿月酒或百日,眾人送禮圖個喜慶,可現在胎兒不過才三個月,如此卻是過了。 楊夫人也叫了二丫來,說道:“圣上娘娘因著新年高興,便特賞了許多東西,只是我想著這孩月份還小,怕是福氣太過,反而不美。每年冬里家里都會設了粥鋪施粥一個月,今年年景不好,食不果腹的人也比往家多了許多,倒是再多施上一個月,也好把福氣散與眾人,以求神佛保佑?!?/br> 二丫頷首贊同,又笑道:“母親如此惜貧憐老,孫們定能得神佛護佑!” 婆媳二人一時交代下去,二丫又對楊管家說道:“這是為小主祈福,施粥時務必要和氣,不可盛氣凌人,舍了米卻得了怨氣!” 楊管家忙笑道:“少夫人盡管放心,咱們家都是積善的人,并不會對領粥的人吆三喝四的!” 二丫正色道:“如此甚好!只是到底是關我腹中孩兒,所以這一個月里我會讓人去各粥鋪瞧著,若是有人膽敢借著我楊家的米糧充大爺,可別怪我到時不留情面?!?/br> 因為過了元宵節,諸大戶之家施粥的便陸續停了下來,倒顯得忠義侯府一枝獨秀,那些領粥的人便一窩蜂地擠了過來。 這日忠義侯府位于城南門處的一處粥鋪正施著粥,這里負責的管事看到面前的人擠成一團,便帶了幾個人過來吆喝道:“別擠,大家排著隊領,每個人都會有的,粥管夠!” 到底是人太多,只是前邊的還排著隊,后面的仍是擠成一團。管事走到隊尾,拍著一位雖衣衫襤褸卻有幾分文氣的中年漢,嘆口氣悄聲道:“一會你悄悄繞到我們鋪后面,別在這里擠了!” 那中年漢看了他一眼,忙會意地點點頭。一會瞅人不注意,便潛到了鋪后面。 管事早就等在那里,讓他進了鋪后面屋里,笑道:“你進來吧!看你的樣必是位書生了,這幾日了,我見你往往來的很早,卻總被人加塞,反倒是最后才得些冷粥!也是我們不能維護秩序所致,以后你只管悄悄過來,到底是讀書人,不必與那些粗魯漢擠在一處?!?/br> 漢忙陪笑道:“多謝大爺好心。實不相瞞,小的在城外倒是有間破屋,粥涼了也不要緊,到時熱一熱便是了,卻是不敢打擾大爺!” 管事擺手道:“什么大爺不大爺的,怪埋汰人的!一個奴仆罷了,倒是老兄是位讀書人,以后必是前途不可限量!也麻煩不了幾日,不過是因為城里其他的人家停了粥鋪,大家才有些慌神,故這幾日才會如此擁擠,等再過幾日就好了?!?/br> 管事說完便讓人去給他盛粥,這時卻聽人說道:府里來人了。 唬得那漢躲無可躲,便只好貼墻站著,又好奇看過去,只見幾個小廝并丫頭婆擁著一位頭帶幃帽穿著不俗的年輕女走來?!∮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