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做個紈绔 第209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我在線教做人[娛樂圈]、我的世界之開局無限資源、神寵進化:從召喚神龍開始、火影之我在木葉砸金蛋、網游:我的寵物能無限進化、網游:我有諸神賜福、[柯南同人] 柯南之人在酒廠按時下班、[綜漫] 和萩原談戀愛、穿回真千金后我靠玄學爆紅、[綜英美] 霸總總是格格不入
終于,夏尚書拿到籌集的款項,差點流淚。 嗚嗚嗚嗚—— 戶部尚書,說得好聽。 他都多久沒看到過這么多白花花的銀子了。 而明熙帝解決了一件頭疼的事,心情大好地回了福春宮,想要和小混蛋一起吃個晚飯,結果見了空蕩蕩的偏殿,他才反應過來,小混蛋還沒回宮。 就在這時,柳嬤嬤上前請完安,突然一臉為難地遞給明熙帝一封信。 “小郡王送進宮的,讓老奴呈送給皇上?!?/br> “?” 小混蛋,莫不是來討賞的? 這次小混蛋倒也難得做了一件正經事,賞賜點什么不過分的東西也不是不行。 明熙帝還在想給什么東西比較好,等一臉矜持地拆開信件,一看。 “......” 混蛋東西,就知道他沒那么乖! 還以為是懂事了替朕分憂。 呵呵。 原來是怕朕生氣,提前討好朕來著! 第一百三十章 出了盛京城,季睿帶著小九,和小全子小祿子,四人一起開始了四處浪蕩的日子。 他們也沒有特地制定路線,季睿是打算這幾年在大盛四處逛一逛,要是遇到不錯的地方也可以逗留個幾個月,甚至半年什么的。 他現在十四,差不多玩到十八再回盛京看看舅舅老爹他們。 其實.... 要不是盛京還有舅舅他們在,季睿都不回去了。 遇上喜歡的地方就直接住在那里。 想也知道不行。 哎—— 明熙帝可不知道某人打算玩到十八再回京看看,信上只說到了一個地方會給他寫信,遇到好玩的會給他寄一些回來,讓明熙帝放心,不要太想他和小九了,他和小九會想舅舅的。 明熙帝:“......”呵呵。 不過.... 明熙帝想了想,小混蛋出去游學幾年也不錯,他待在盛京城也不干正事,崇文館根本熏陶不了他。 也許,出去見見世面人還長大一些,成熟一些,少讓人cao心。 而且,明熙帝雖然有把握壓住局面,盛京城底下的水還是會越來越渾。他那些個兒子輕易不會死心,如果真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 明熙帝揉了揉額角,靠在椅背上閉目養神,接下來這幾年,他也沒精力管小混蛋的事。 過了一會兒,想到季睿不安分的性子,明熙帝又忽然睜開眼睛,露出有些牙疼的神情,他問道:“小混蛋帶著小九出盛京城,鎮國公可有派人跟隨?” 人心險惡,出門在外更是有很多突發意外。 小混蛋缺心眼,被人騙了還幫著人數錢都有可能。 明熙帝覺得,鎮國公應該會派幾個隨從跟著路上保護他們安危。 小九雖然力氣大,功夫還看得過去,到底兩人才十三四歲的少年,小混蛋又是個一點功夫不會,只會玩耍享樂的人。 鎮國公的護衛好歹都是上過戰場的,雖不及影衛,到底也不是一般的家丁能比的。 “回皇上,鎮國公沒有另派人保護小郡王和九皇子?!币坏郎碛扒臒o聲息跪在了明熙帝面前,恭敬回道:“只帶了宮里兩個小太監,小全子和小祿子?!?/br> 明熙帝:“......” 雖然知道季府的人不靠譜,但明熙帝還是語塞了好一會兒。 以前聽阿姐說過,季府小輩,從小被丟進軍營后也不怎么管,三四歲就敢不給長輩說一聲,去北境草原打獵玩。 草原狼可不是吃素的,那時候明熙帝就感嘆,好在季遠會生,兒子多,孫子也不少。 不然..... 還好,朕一直有派一個影衛暗中盯著小混蛋,加上那個叫小祿子的太監功夫也還算不錯。 不過只靠這兩人還是無法完全放心。 明熙帝想了想,忽然讓王明盛取了一樣東西過來,王明盛稍訝,壓下心頭那股波動,很快就把東西取了過來。 “你把這個送去,交給跟隨福寧的影衛,若遇危險情況,憑著此令可調遣周圍官府,不過,”明熙帝也嚴肅強調一句,“若非危機時刻,不得動用此令?!?/br> 免得那小混蛋知道了,拿著令牌耀武揚威,惹是生非。 “是?!?/br> 待安排妥當,明熙帝這才感覺放心了。 希望那小混蛋出去一遭,也能見點世面,學到點東西吧。 待解決了季睿這邊的事,明熙帝這才眸光冷冷地落在另一份秘奏上,面無表情地凝視了良久。 篤——篤——篤—— 不急不緩的節奏驀然敲響,明熙帝指腹一下一下敲在桌案上,眼底神色,令王明盛都不由得腳底生寒。 盛京城,終是要起一波風云了。 篤! 而這邊,季睿還不知舅舅給了小影衛一個保命的‘欽差’令牌,帶上小九三人,一路騎馬,走走停停,吃吃喝喝。 離開盛京,他就像是回了森林的鳥兒,那叫一個撒丫子狂歡。 只五個月,季睿就浪的樂不思蜀了。 這一路當然也不全是美好遭遇,要說遇到的意外也多。比如被攔路搶劫啊,夜宿黑店差點遭殃啊,有一次還誤入了土匪窩,還有好幾次遇上人/販子。 季睿四人一看就細皮嫩rou的,就算是天生小麥色皮膚的小祿子,因為常年待在宮中,那也養得水靈靈的。 總之,他們四個一看就是待宰的肥羊。 尤其是長得最好看的季睿,那家伙,簡直是行走的肥美小羊rou,心里有鬼的都想咬一口。 這幾個月,一開始路上還算風平浪靜,尤其是剛出盛京城不遠,路過幾個小城池的治安啊,民風啊都還不錯。 百姓們安居樂業,做點小生意,種點田,路上還能看到農作物長勢喜人,而農夫農婦們坐在樹蔭下話家常的畫面。 差點讓季睿都以為,大盛朝在他舅舅的治理下,也許也沒他之前想象的那般糟糕。 不過 隨著他們越走越遠,身后的盛京城也越來越遠,風景就有些變了。 路上還能看到不少長得好的糧食,可卻看不到農人臉上的笑容了,而一路上乞討的多了,流民也多了。 這批流民大多是從湖州過來的,也就是前段時間發生汛情的地界。 季睿拿出干糧遞給一位老翁,老翁連連道謝,叫來兒子兒媳把干糧給分下去。老翁年過六旬,舉家逃離故鄉,想去另一州府投奔親戚。 不到萬不得已,百姓是不愿逃離家鄉的,只要還有一點活下去的希望,他們都愿意努力一試。 “老伯,湖州那邊的汛情不是控制下來了嗎?”季睿問。 他離京前就聽說了,雖說一開始形勢挺嚴峻,好在大雨還是停了,也沒有發生比較大的堤壩決口,洪水泛濫。 說起家鄉的災情,老翁含著濁淚,連連嘆氣,“小公子有所不知,湖州大雨是停了,可咱們老百姓卻是活不下去了?!?/br> 原來,在大雨連續下了七天后,湖州就發生多處堤壩決口,官府倒還算反應迅速,調派人手去補去堵。 就在這時,雨水好似也停了。 眼看這災情算不得嚴重,湖州知府松了口氣,讓人趕緊把剩下決口修補好。百姓們也自然松了口氣。 可誰知過了沒兩天,大雨又開始了,雨勢比之前還兇猛。 湖州有幾處決堤,眼看災情嚴重,湖州知府不敢懈怠,八百里加急送了折子進京。朝堂那邊倒是反應也快,派了專業的止水人才去湖州。 而朝堂這邊卻不知,災情最嚴重的根本不是湖州,而是湖州鄰近的禹州,禹州是個小州府,老翁是湖州人士,卻是住在在兩州邊界。 湖州災情剛起時,禹州也有,不過禹州雨水量要小些,堤壩決口也不多,當官的就沒重視,派去探查的官差和修補的人也都應付了事。 誰知,這第二場大雨,湖州還沒亂起來,禹州先亂了。 一夜,只一夜就淹了三個縣。 禹州知州要是像湖州那樣,發現不對,早點上報,即便發生這樣的禍事,朝廷怪罪下來,要負的責任也不算大,大不了降職。 可是,一開始禹州就沒上報災情,因為不算嚴重,也沒湖州那邊降雨大。 像這種小災情上報上去,朝廷是不會撥款撥糧的,還會讓當地官府開倉放糧,如果糧食受損嚴重一點,還要免了當季稅收。 那怎么行! 又要掏腰包,還沒得克扣進賬。 所以禹州上下一致決定不用上報。 誰知,第二場大雨毫無預兆,禹州降水比湖州還兇猛,湖州知府眼看不對,立馬上報,可禹州這邊瞞過一次了,現在報只會被怪罪,正猶豫,想看看情況,也許又像第一次那般,沒幾天就停了呢。 結果,只一夜,禹州這邊淹了三個縣。 而且決堤的都是之前出現決口的幾個地方。 禹州上上下下都嚇死了,禹州知州也趕緊上報災情,只是,他哪敢真的報啊,只往小災情報。 而第二次兇猛的降雨,下了四天三夜,禹州官府上下戰戰兢兢,最終大雨好歹還是停了,可卻是淹了四個縣,鄰近好幾個縣也被波及,災情比湖州那邊可嚴重多了。 趁著雨停,禹州官府趕緊召集人手,一邊修補堤壩,一邊搶險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