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廣袤的神州浩土,本是正道大昌,邪魔辟易。青云門,天音寺,焚香谷為正道三大門派,領袖群雄。中原沃土,一片繁榮,百姓和樂。奈何獸神復生,天下局勢,開始變幻。獸神之亂,起于南疆,禍及中原。南疆十萬大山,獸妖盡出,暴戾之氣,席卷天下,神州浩土,一片慘象。尋常百姓,在南疆這等兇獸面前,無疑是魚上刀俎,任其宰割。一般修道之人,雖有除魔衛道之心,怎奈妖獸眾多,屠之不盡,心有余而力不足。且獸神稟承天下戾氣所生,乃世間至邪之物,尋常修道之人,根本非其對手,不幸遇上,便身死殞命。天下正道,會盟青云,在巍峨的青云山上,道玄真人憑借古劍誅仙,祭起誅仙劍陣,借青云山七脈之靈氣,攜天地之威,方將獸神重創,擊退獸妖。獸神退回南疆,而后再無音訊,獸妖之亂,至此方休。 而后,青云門一代掌門道玄真人,神秘失蹤。江湖傳言,道玄真人乃是因為兩次強行祭起誅仙劍,而遭心魔反噬,失去理智,遁入了魔道。然而江湖傳言畢竟只是傳言,在青云門眾弟子中,道玄真人那神仙般的人物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過,尤其是當其馭使古劍誅仙斬盡獸妖之時。 獸神之亂后不久,鬼王宗主萬人往在鬼先生的幫助下,將四大靈獸夔牛,黃鳥,燭龍,饕餮一一抓獲,以伏龍鼎為引,困于血池。如此日復一日,四大靈獸的靈力漸漸被伏龍鼎所吸走,四靈血陣漸漸完成。血陣大成之日,狐岐山發生劇烈震動,修羅之力現于人間,狂暴之力引發狐岐山山石倒塌,鬼王宗上下一片混亂,碧瑤不知所蹤。濃烈的血腥氣遍布狐岐山,令人作嘔,魔化鬼王受修羅之力掌控,喪心病狂,屠戮蒼生,青云山附近村莊,無一幸免。且修羅之力詭異奇邪,但凡被伏龍鼎血氣罩住的人,都能為其所用,魔化之人,不僅有河陽城尋常百姓,更有不少修道之人,浩蕩大軍,圍攻青云山。 在這正道危亡的時刻,青云門眾弟子眼中神仙一般的人物——道玄真人卻是遲遲沒有出現。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一次,焚香谷竟似是不知道這場大戰一般,竟然未派任何弟子前來青云山協助,而焚香谷谷主云易嵐,更是沒有出現。天音寺與青云門眾人力抗鬼王大軍,奈何魔教大軍無窮無盡,且大多是河陽城的普通百姓,其中還有不少曾是自己的同門,這叫正道之人如何能下得了手?魔教大軍悍不畏死,而正道之人卻是心有所系,不忍隨意屠殺那些迷失心智的普通百姓,天音寺與青去門眾人一退再退,已是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就在眾人都已經絕望的時候,通天峰后山傳來一聲低沉的長嘯,逐漸拔高,轉為激昂清越,聲裂金石直沖云霄。在嘯聲中,一道巨大的毫光沖天而起,如被禁錮了千萬年的巨龍,轟然躍出,馳騁九天,呼風喚雨而來,狂風呼嘯,天地變色,正是青云門弟子心中無以倫比的驕傲與寄托——古劍誅仙。攜劍之人,自然不是青云門失蹤已久的掌門道玄真人,究其身份,卻是少有人知道。 那一戰,對于青云門弟子來說永生難忘,誅仙劍陣對抗四靈血陣,鬼王戰敗,然其最后祭起修羅之力,天空之上頓時出現一道萬丈高的血影——修羅。青云門玉清殿前,眾人都在為天空之上的那道人影擔心。尤其是那位白衣似雪,冷若冰霜的女子,當其看到高空之上那道熟悉的身影被那天空高達萬丈的血影扔進漩渦之時,心中緊張地立時吐出一口血來,整個人昏倒了過去,看上去了無生氣。 靈氣充沛的青云山,在連續經歷兩次禍亂后,靈氣大毀。而人才輩出的青云,更是因為獸神之亂和鬼王之亂而變得人才凋零,各脈老一輩首座均是身死殞命,掌門道玄真人雖失蹤已久,但從最后一次誅仙劍陣的祭起,眾人已隱隱約約猜出,昔日神仙般的存在恐怕也已經拋下青云離他們而去了。青云門如今存活下來的,盡是年輕一代的弟子,要論修為,恐怕最高的也只有剛踏入上清境不久的陸雪琪了,要說祭起誅仙劍陣,那是絕無可能。估且不說誅仙劍下落不明,即使找到了,青云上下恐怕也無人能祭起誅仙劍陣。失去了誅仙劍陣的保護,如今的青云門可謂是岌岌可危,不過好在獸神一亂中,萬毒門與合歡派已盡數被滅,長生堂更是在之前就已被鬼王宗,合歡派,萬毒門聯手瓜分,而今鬼王宗大勢已去。神州浩土之上,除了蠻荒地區或許還有魔教余孽殘存外,恐怕是再也找不到魔教妖人了。 青云門,天音寺俱已是人才凋零,一切百廢待興。而焚香谷,在獸神一亂中,早在獸妖還未出山時,谷主云易嵐就帶著派中精銳弟子全數到了青云山上避難,門下弟子折損幾乎沒有;而后鬼王之亂,只是禍及青云山,云易嵐及焚香谷弟子根本未前來相助,更談不上折損門下弟子了。正道三大派,如今恐怕是以焚香谷的實力最為強大。 焚香谷如此行徑,意欲何為?碧瑤失蹤,張小凡真的能就此放下嗎?鬼先生臨終之言,要小環去救青云后山,是何意思?陸雪琪能放下青云小竹峰一脈首座之位,與張小凡長相廝守嗎?周一仙仙人指路,天下之事似是盡在他腹中,他究竟是何方高人?修羅之力現于人間,究竟是何征兆?魔教妖人,真的對正道再無威脅了嗎? 我們的故事,就是從這里開始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