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密會
第九十三章:密會 秦宇順著聲音瞧了過去,正是劉玉詳氣喘吁吁的從宮內跑出來,秦宇奇道:“劉公公,怎么了?” 劉玉詳喘了口氣,笑道:“秦侍郎,皇上宣你進見呢?” 秦宇一臉驚奇道:“我?” “對?!眲⒂裨旤c點頭道。 “就我一個人嗎?”秦宇用手指著自己,同時看著正在不遠的地方轉過頭朝這邊望來的徐直清。 “是,皇上只是宣秦侍郎一個人進見?!眲⒂裣榉浅D托牡幕卮?。 秦宇臉色平淡,心中卻是奇怪,口上不含糊的道:“請劉公公帶路?!?/br> 劉公公見秦宇跟在后面,立即施展開了在宮中散步的絕技凌波微步,秦宇只得一路小跑的跟著,他一直奇怪,這劉公公年紀這么大了,但是腿腳還是這么利索,走步如飛的,莫非是練了葵花寶典?秦宇邪惡的想著。 徐直清看著秦宇一路跟著。劉玉祥進宮,表情復雜,若有所思的怔在那里。 劉玉祥一直將秦宇帶到了暖春。閣內殿門口,稟告了李玉基后,秦宇直接進入了內殿。 屋內連一個太監都沒有,只有。李玉基半依在床榻上,臉色憔悴,神色萎靡。秦宇急忙叩拜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br> 李玉基輕聲道:“秦侍郎,不用多禮,你近前來,到朕的。床榻旁邊?!?/br> 秦宇急忙站起身,感覺今日的李玉基有些怪異,秦。宇到了床榻旁,依然跪在李玉基的身前。 “坐在朕的身旁,朕有話要和你說?!崩钣窕従彽牡?。 秦宇低頭道:“微臣不敢?!?/br> “朕叫你坐你就坐?!崩钣窕谅暤?。 秦宇心中忐忑,這李玉基雖然他已經見過多次。了,知道自己在這個皇上心中應該是形象良好,但是這般和皇上平起平坐是臣子的大忌,秦宇猶豫著站起身來,正考慮要不要坐過去。 李玉基忽然雙。手撐著身子,想將身子坐的直些,但是這簡單的動作看起來似乎都十分艱難,旁邊沒有太監服侍,秦宇連忙上前,扶著李玉基,用一個枕靠墊在李玉基的身后。 李玉基握住秦宇的手,用不容置疑的口氣道:“坐下?!?/br> 秦宇不敢再推,只得半邊屁股坐在床沿,他的身材本來比李玉基高,但是將腰弓著,頭低垂。 李玉基看著秦宇拘謹的樣子,嘆道:“秦侍郎,我本來以為你初入官場,應該沒有這些習氣和顧忌,難道朕在你們心中朕的是一個不近人情的皇帝嗎?” 秦宇心中一驚,抬起頭道:“皇上對臣子仁厚,天下皆知,臣幾月前還只是一庶民,是皇上的大力提拔,臣才能有今天?!?/br> 秦宇這幾句話倒是說得真誠,他能有今天,除了各種機緣之外,李玉基的垂青是最重要的推力。 李玉基淡淡道:“秦侍郎,你知道朕為什么會將你從一個小小的郎中提拔成一個朝廷的三品大員?” “臣心中惶恐?!鼻赜罾蠈嵉恼f道。 “朕雖然沒有見過你,但是朕相信佳昌,他為什么推薦你,朕不知道,但是你沒有讓朕失望,無論是你提出的幾字真訣,還是此次江浙籌集錢糧,都超出了朕的期望,朕很滿意?!崩钣窕崧暤?。 “果然是四殿下推薦的,看來我分析的沒有錯,皇上在諸位皇子中最信任的還是四殿下,只是礙于祖制不能將皇位傳給四殿下?!鼻赜钚闹邢氲?。 朕很滿意四個字傳入秦宇的耳中,秦宇心中一喜,恭敬道:“皇上,做臣子的為替皇上辦好差事,本來就是臣子的本分,這次籌集錢糧和稅制改革并不全是微臣的功勞,都是靠丞相大人,諸位國公,還有六部的支持才能行,臣不敢貪功?!?/br> 李玉基點了點頭道:“你年紀輕輕就懂得居功不自傲,實在是難能可貴?!?/br> 李玉基看了看秦宇,忽然嘆道:“秦宇,你知道朕現在最擔心的事是什么嗎?”李玉基忽然改變了稱呼。秦宇心一跳,心中在想,如果自己是現在的李玉基,最擔心的肯定是傳位的問題,如果所托非人,不僅僅是對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更是對比天下黎民百姓,如果是選了一個楊廣一樣的人物,還對不起自己的媳婦和孩子,更對不起自己。 但是這個秦宇當然不敢直說,于是道:“皇上最擔心的事應該是稅制改革一事,此事關系到朝廷的根本,如果不能妥當執行,確實大有問題?!?/br> 李玉基看了看秦宇,緩緩道:“這稅制改革勢在必行,雖在短期內難有成效,但是要傷及朝廷的根本卻也不會,而且朕知道此舉可行,只要徐直清等人盡力而為,必不會出大問題,只是這稅制改革的成效怕是要好些日子才能看到?!?/br> “那皇上是擔心北面的遼人和南面的南蠻諸部?”秦宇繼續裝傻的問道。 “和遼人一戰早則一兩年,遲則三五年,朕說的是眼下?!崩钣窕谅暤?。 “臣愚昧?!鼻赜罡纱嘞韧督?。 李玉基哼了一聲道:“你不是愚昧,你謹小慎微,是不敢說吧?!?/br> 秦宇大驚,連忙跪倒在地顫聲道:“皇上,微臣不敢?!?/br> 李玉基有一絲慍怒,咳嗽了幾聲,有些不悅道:“秦宇,朕在朝堂之上聽了太多的違心之言,難道連你也不愿意和朕說說真心話嗎?” “微臣,微臣知罪?!鼻赜罴泵拥?。 “皇上,皇上目前最憂慮的是選誰來繼位?!鼻赜罱K于顫聲說了出來,說完這句話后,頭叩地不敢離開。 李玉基長舒一口氣,臉色緩和了一些,看著正在地上伏著的秦宇,嘆道:“秦宇,你起來吧?!?/br> 秦宇站起身來,看了看李玉基的神情,雖然依然有些嚴峻,但是似乎已經沒有剛才的慍怒,心中稍微安定一些。 李玉基輕聲道:“自古君王最難的一件事情就是繼位,你說的一點也沒有錯,朕有十個兒子,但是誰才是最合適的呢?” 李玉基仿佛在自言自語,秦宇在一旁低頭聆聽,不敢接話,只是偶爾眼皮上翻一下看一看李玉基的神情。 他記得當年康熙皇帝晚年的時候眾位皇子奪嫡位,康熙最后選了并不為大家看好的冷面王雍正,雖然后世有很多也是說是雍正篡改詔書等等各種陰謀論,但是在秦宇心中一直認為當年康熙是權衡了很多,最終選擇了雍正的。 一方面雍正雖然為人刻薄多疑,但是行事風格雷厲風行,不講情面,無論是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政策的實施,還是打擊貪腐都是于國于民有利的,彌補康熙晚年過于仁厚給官場造成的重重弊端,事實上歷史最后也證明了康熙的明確選擇,在雍正執政期間,國庫扭虧為盈,為康乾世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李玉基忽然道:“如果朕要你輔佐一個皇子,在朕的眾位皇子中你愿意輔佐誰?”李玉基看似輕淡的兩句,把秦宇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個問題如果回答對了,也許自己真的就輝煌騰達了,如果自己所說的人也是李玉基心中所選的人,自然前途不可限量。但是如果自己說的人不是李玉基要選的人呢?后果秦宇不敢想像。 秦宇背上,手心全是汗,似乎覺得李玉基雙眼盯著他,等著他回答,秦宇忙跪倒在地上道:“無論皇上選擇哪位皇子繼位,臣都自當盡心盡力的輔佐,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鼻赜钭罱K還是選擇一個中庸的回答。 他本來想賭一賭,說猜是四殿下,因為現在情形已經有些明朗了,皇上將天下兵馬大權交給了四殿下,應該就是要頂著違反祖制的風險為四殿下登基鋪路了,但是剛才四殿下又在文武百官面前發下重誓,一旦平定了南蠻,就不再戀棧,這一下又讓秦宇猶豫了。 四殿下可能是為了暫時平息眾位大臣的不滿而施的拖延之計,但是畢竟是當著滿朝文武說的那番話,以后要是食言,怕是也是非常難做的。 李玉基聽完這個回答居然沒有絲毫生氣的意思,臉色和悅道:“好,朕就是要你秦宇這句話?!?/br> 秦宇腦袋一懵,沒明白李玉基的意思。 李玉基一字一頓道:“朕想讓你秦宇成為輔佐新君的重臣,你愿不愿意?” 秦宇還沒明白李玉基的意思,口中絲毫沒有含糊道:“臣愿意?!?/br> 李玉基勉強的再撐了撐身子,沉聲道:“你知道朕為什么要選你?” 秦宇腦中靈光一閃,是啊,為什么要選自己,雖說自己這些日子表現出超出自己年齡的能力,但是畢竟是經驗不足,如果說要管理朝政,肯定不如那些老臣子來得好用。但是眼下朝中的重臣都是各自依靠了各種各樣的勢力的,太子身后的徐直清一派,二殿下在朝中更是黨羽無數,唯一的可能就是這李玉基選的繼位人不能用這些老臣,那也就是說目前這些看起來在朝中勢力大,活躍的皇子不是皇上心中所選的人,所以皇上才要給他找一些能夠一心輔佐他,背景又相對單純的人。